張冬梅
隨著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程度的不斷深入,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在逐漸擺脫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以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習慣為出發(fā)點,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教學目的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激勵性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激勵、激發(fā)等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音樂課堂的距離,確保音樂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完成音樂教學任務。筆者結合實際教學工作,對激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性進行了粗淺的探索。
一、激勵,在學習榜樣中的有效性
小學時期是塑造學生健全心智的重要時期,加上小學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容易對成功人物產生崇拜與模仿心理,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抓住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榜樣激勵對學生進行榜樣教育。從古至今,從中國放眼國際,音樂家們?yōu)槲覀儎?chuàng)作了眾多流芳百世的音樂佳作。在音樂課堂上,選擇性地向學生介紹一些音樂榜樣人物,穿插在歌曲學習與欣賞中。
比如,我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中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先生的故事。冼星海20歲左右才開始拉小提琴,初到巴黎學習音樂的時候,被同學們嘲諷拉得太難聽,自己的溫飽也很難解決,只能居住在簡陋的、低矮的閣樓中,就是在這樣困難的環(huán)境中,冼星海先生一邊努力學習,通過不斷練習使自己的拉琴技術飛速進步,一邊在巴黎的餐館等地打工賺取學費與生活費。就是憑借著對音樂的熱愛與自強不息的精神,冼星海先生創(chuàng)作了包括《黃河大合唱》在內的眾多優(yōu)秀的作品,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的戰(zhàn)爭時期鼓舞了無數(shù)的英雄兒女。
我也常常為學生介紹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在音樂創(chuàng)作后期,耳朵失聰,就是在這種幾乎不能夠聽到任何外界聲音的情況下,貝多芬創(chuàng)作出了聞名于世的《第九交響曲》。偉大的音樂家很多,他們都是通過自己的奮斗與堅持才取得了日后的音樂成績,并為人類留下了眾多的音樂瑰寶。
在課堂上進行激勵時,老師要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合理選擇榜樣,真正起到榜樣激勵的作用。
二、激勵,在師生互動活躍氣氛中的有效性
加強師生互動,是教育改革中一個需要重點推行的課堂教學方式,激勵,有利于師生在音樂課堂上互動,帶動課堂氣氛,有助于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欣賞。例如,在學習新歌的時候,我會帶著樂器來到課堂,演奏歌曲給大家聽,為了使學生盡快學會新歌曲,加深對新歌的掌握,我通過多種互動方式與學生一起參與到歌曲的演唱中來,我唱上句,讓學生接下句,然后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合唱。在教學互動中,我常常運用肢體語言與神態(tài)交流,時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時期的歌曲一般都充滿童趣,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演唱的過程中加入適當?shù)膭幼鳌1热纾趯W習《上學歌》的時候,每一句歌詞都對應簡單的肢體舞蹈,唱到“太陽當空照”的時候,教師可以用雙手組成圓形的形狀,舉過頭頂,類似一輪太陽掛在天空,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樣的動作是十分有趣的,學生都會試著去模仿教師做出的這種動作。動作與歌詞是相對應的,有助于孩子們快速學會歌曲。再比如,在學習《幸福拍手歌》的時候,隨著歌曲的進行,我鼓勵大家動起來,帶動學生一起做出相應的動作,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消除孩子們上一節(jié)課的疲勞。讓孩子們在愉悅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會歌曲,感受音樂的魅力,也會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激勵,在提高音樂學習興趣中的有效性
激勵孩子,可以提高音樂課程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幫助學生提高音樂欣賞水平,增強學生的音樂體會,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的時候,我要做的就是匹配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水平。制定合理的目標,同時靈活運用激勵機制,會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競爭激勵方式,利用小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比如,在學習新歌的時候,我將班內的學生分成小組,要求每個小組內的學生按照自己的學歌技巧迅速地掌握新歌。到規(guī)定時間以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唱比賽,看哪個小組的學生演唱得最為整齊,學會新歌的學生最多,再根據(jù)比賽成績給予相應的獎勵。
有時也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觀看音樂劇、歌曲視頻,也可以實地帶領學生觀看音樂會,并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搶答,也可以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觀后感,表達出他們觀看節(jié)目時的感受與疑問,評選出優(yōu)秀的觀后感與全班同學分享,幫助學生提高音樂欣賞水平與音樂素養(yǎng)。在這種激勵性的競爭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特長在音樂課堂得到發(fā)揮,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勵孩子是教學改革過程中一次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實踐,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加上激勵。這一教學方式的運用,不僅對音樂教學的開展大有裨益,也能夠進一步激發(fā)教師自己的教學潛能,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培養(yǎng)音樂欣賞水平并挖掘學生深入學習、研究音樂的潛力,以此保證音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