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新經濟時代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新經濟時代基于經濟和知識經濟的全球化優勢,給予經濟主體各類交往助力。新經濟時代對應了技術和商業技術,改革的發展是基于知識經濟的全球化經濟發展趨勢,帶動了幼兒教育發展的新局面。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幼兒教育對于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的重要意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幼教事業取得突出成績的保障。
一、前言
為進一步推動幼兒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決定》,有關部門需要做出很多積極的努力。學前教育在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人才培養機制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戰和要求,教育的基礎前沿工作需要幼兒教育和幼兒園改革的并行。
二、明確幼兒園的目標和特點
明確幼兒園發展的目標明確,其機制轉化和觀念的轉變,才能確定幼兒園教育和學前教育的改革方向,根據有關教育目的和目標的不同,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只考慮教師發展需求,忽略學生本位思想的傳統觀念,研究幼兒教育怎樣以幼兒為主要的落腳點。教育目標是培養全面而具有個性的人才,而現代幼兒教育要求其辦學模式應該從德智體美等幾個方面加強特殊學科的要求。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和特點是加強教育的創新性,并不是說每一個安靜聽課的孩子就是在積極的思考,注重教師主導作用,并且充分的得以自我展示,有個性化的暴露,才符合現代教育的初衷。
三、根據幼兒本身的發展特點來確定幼兒園教育的方式方法
幼兒園發展必須要通過幼兒自身的活動來展現其個性化的發展歷程,對于孩子不能放任自流,但是對于孩子的實際發展也應該給予適當的有約束性的活動機會。幼兒的思維發育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接觸外界的事物和人、吸收各類信息,才能夠使幼兒獲得直接性的生理體驗,發展其直覺的發展思維,并且從創新的角度結合生活實踐來確定適合幼兒園教育本身的方法。
四、幼兒園的教育體制應該是因材施教的教育體制
在幼兒園內,一個幼兒園班級里的幼兒可能面臨年齡參差不齊的情況,其各自的長處缺點愛好有所不同,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千差萬別,揚長避短。害怕幼兒增強其教育難度和工作量,對于頑皮的孩子進行科學的分析,就可以發現幼兒的個性化體現出非常不同的特點。因此,對于不同的孩子進行因材施教,分析幼兒在進行不同教育方式時所面臨的問題,才能夠給予幼兒以充足的機會,積極愉快的幫助幼兒實現幼兒期內的快速發展,及時的發展幼兒的智能和潛能,把握其終身發展的觀點。
(一)制定科學的教育周期
幼兒園的改革應該從教學周期的合理改善開始制定,符合幼兒生理特點的教育周期,實現更為精簡實用的教育綱要,對于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學習能力,勞動習慣等等各方面能力培養,應該呈現出系統化有步驟化的過程。幼兒在通過自身動作和身體表達來表達自身情感和思考的過程中,體驗如繪畫創作,音樂創作投的體驗,在科學的教育周期里,教師指導幼兒扮演一定的角色,幼兒可以在此無拘無束的實現成長。
(二)實現教育多元化的發展
幼兒的實際改革與發展,不應該緊緊的依賴幼小銜接,而是應該在幼兒發展的各個不同年齡階段都給予新的訓練內容。結合幼兒的實際年齡,盡可能的鼓勵幼兒獨立創造的發展個性,對于學習的困難和學習結合性的內容提供綜合的聯系機會。對于目前幼兒的發展來說,不能單純的實踐綜合的發展,而是應該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法,從音樂教育,美術教育,日常行動,教育,種植教育等各個角度,提倡專門的訓練示范講解中,融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聯系并且加強集體活動和實踐能力的養成。
(三)搭配合理的教具和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和教學的搭配,應該實現更加具有直觀感受的教育方法,盡可能的吸引兒童的興趣,幼兒在獲得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過程中,其動手動腦活動能力都將進行顯著的發展,尤其是對于教具的制作,應該考慮到其具體的形象,色彩環保和材質,在幼兒進行多種多樣的玩法的過程中,教學內容應該通過教具和教育方法來進行綜合實現。合理的安排和執行生活及游戲制度,養成幼兒日常生活組織的良好習慣,需要一定教育方法的輔助和配合。
五、結語
因材施教,是目前信息化社會幼兒教育和幼兒園改革所必須要做到的原則,幼兒的各類活動和師資力量的培養是密不可分的。有良好的教育隊伍,提升教師的思想素質,結合多元化的教育手法和教育手段,是幼兒園改革的核心。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