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琪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教育事業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而學前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人們對其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應該將學前教育作為優先發展的目標,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為社會提供更多具有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一、引言
發展學前教育,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幼兒園門檻問題,為更多孩子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同時需要出臺相應的政策,降低幼兒園收費標準。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強化幼兒園管理工作,提高幼兒園的教育水平。本文主要對經濟環境下,如何優先發展學前教育進行分析。
二、重點解決“入園難”問題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一些地區的教育事業建設還沒能跟上步伐,尤其是學前教育更是如此,入園難的問題仍然存在并且難以解決。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有必要建立健全學前教育的辦學體系,以政府部門進行牽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允許公民公辦,提升公辦幼兒園的發展質量、為民辦幼兒園發展提供引導,多重舉措共同出擊解決入園難的問題。首先,要采取手段提升公辦幼兒園的辦學規模,以中小學布局空余作為公辦幼兒園建設和發展的契機,行政單位等需要利用集體資產扶持公辦幼兒園發展;其次,引進政府購買、政策傾斜、減免租金等方式,為民辦幼兒園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支持。對報備并且通過審批的民辦幼兒園免征一部分營業稅、在民辦幼兒園用水用電等方面給予價格優惠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另外,還應該借助鄉鎮中小學和村辦中小學的輻射力量,鼓勵小型鄉村進行聯合辦園,保證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取得突破性發展。另外,為了適應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在一些貧困邊遠地區可以設置臨時的學前教育試點,由發達地區選派優質的能力突出的幼兒教師團隊,安排他們深入邊遠地區進行巡回支教,以大篷車、學前教育試點會議等方式,為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嬰幼兒提供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
三、全力解決“入園貴”問題
目前,中國的經濟建設雖然已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是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意識到各地區之間確實存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一部分地區的經濟條件導致了學前教育入園貴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以財政預算形式保障學前教育的資金指出,讓教育經費更多的朝著學前教育傾斜,保證其在地區教育財政經費中能夠占據合理的比例,公辦幼兒園的年度學生人均撥款需大于二十元。第二,要解決學前教育成分分擔的問題,逐漸建立一個政府、社會、家庭共同投入的合理化投入體系,政府部門可以采取減免稅費、基于土地政策優惠等手段,促進社會資金向著學前教育傾斜,對確實存在家庭貧困問題的幼兒提供免費的學前教育。第三,要對公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進行調整,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態設置公辦幼兒園最高收費標準,明確規定幼兒學前教育機構收費類別、資金管理辦法。同時還要促進幼兒園收費公開透明化發展,允許媒體及社會對收費進行監督,對確實存在的亂收費問題嚴懲不貸,同時還需要聯合審計教育部門,對學前教育專項經費進行審查,保障學前教育的發展。
四、強化管理,提高育人水平
在新的經濟環境下,人們的生活溫飽需求基本都得到了滿足,關乎到家庭乃至于民族未來發展的教育事業開始廣受關注,特別是學前教育作為幼兒的開蒙教育更是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不斷提升學前教育辦園水平勢在必行。從目前來看,很大一部分地區的學前教育機構在硬件設施建設上都已經合格,但是設備優質不代表辦學優質,為了從根源上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我們需要推行以公辦幼兒園為核心、輻射和帶動民辦幼兒園辦學質量發展的體系,同時要就不同學前教育機構的功能加以分析,保證各個學前教育機構的功能得到優勢互補,保證本地區學前教育的整體性發展。另外,要從學前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入手,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提升管理工作入職門檻。以更高的標準要求機構的管理人員,采取組織培訓、外出觀摩這種雙向的素質提升策略,保證學前教育辦學的管理質量。同時,要給學前教育機構的教師以更可觀的待遇薪酬,從而保證他們在工作中安心發展、不斷創新,為提升學前教育機構管理質量做出積極貢獻。
五、結語
總而言之,學前教育的發展質量不僅僅影響著幼兒的成長,更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是事關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的社會事業。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還不夠成熟,存在入園難入園貴、管理質量低下的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爭取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動學前教育的優先發展。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