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
一、經濟大發展下我國學前教育服務發展的方式
學前教育的發展,使兒童、家庭和社會經濟的利益保持一致,發展學前教育對這些主體都有積極意義。其不僅能夠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正規教育,也能夠使家庭參與到幼兒的教育中,同時也能夠降低家庭撫養負擔,還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其能夠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推動綜合國力的提升。
(一)推動了婦女素質的提升
優質的學前教育能夠使用科學的方法開展教育,為兒童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而且也拉近了學校和家長之間的關系,使婦女從撫養孩子中解放出來,增加了婦女的工作時間,推動了家庭教育的社會化,能夠讓婦女走出家庭,更好地開展工、學習,進而提升了自身素質。
(二)有利于貧困家庭脫貧
幼兒園最初是在貧民窟中產生的,學前教育以其合理的收費讓更多的家庭選擇將孩子送入幼兒園之中。多數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的父母會將更多的費用投入到提升自身素質、尋找好工作上,這樣的父母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晉升,進而獲得穩定的收入,有利于貧困家庭的脫貧。
(三)緩解了老齡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
當前,我國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勞動力人口增長緩慢。優質的、可承擔的學前教育對父母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系十分重要。學前教育的發展能夠降低家庭的撫育負擔,進一步支撐了我國延緩退休的政策,保持了當前勞動力人口總量的穩定,降低了老齡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
(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學前教育是公共投資的一種,這種投資不僅能夠緩解勞動力短缺,同時也能夠對不利兒童和家庭給予一定補償,穩定了收入,同時也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從地方經濟的發展來看,學前教育的發展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環境之中,而幼兒教師也多為本地人,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了更多的消費,進而有利于地方經濟的持續發展。
(五)帶來了一定社會回報
學前教育是正規教育的起點,優質、公平的學前教育能夠改善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為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幼兒成年后成為勞動力的素質更高,同時也提高了他們身心健康程度,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另外,學前教育雖然不是義務教育,但它使義務教育的預備階段,家庭對義務教育的投資能夠提高義務教育的效果,而且其對未來家庭的投資回報率也很高。
(六)提高了國家競爭力
幼兒在最初就接受平等、優質的學前教育符合了幼兒的身心發展實際,能夠對幼兒身體健康、情感和智力等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勞動力素質,推動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學前教育是培養國家后備人才的重要事業,投資學前教育就是投資未來,就是在為國家積累財富和力量。特別是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學前教育的投入能夠提高人口素質、減少犯罪問題的發生。
二、經濟大發展下我國發展學前教育的對策
(一)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
為了充分發揮學前教育的整體作用,應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實現城鄉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特別是在貧困地區,要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保障貧困地區的幼兒能夠接受優質的學前教育。要充分利用國家的有關政策完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
(二)健全學前教育服務體系
健全學前教育服務體系應重點關注縣鄉學前教育的發展,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選擇相應的發展模式。要保持幼兒園的適度規模,根據需要進行建設,盡量施行午托或全托制,降低家庭撫養負擔。
(三)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
一方面,國家應不斷優化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專業幼兒教師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應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的有關研究,提升專業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幼兒教師的投入。應提升幼兒教師的待遇,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投入到學前教育事業中,保持幼兒教師隊伍的穩定。此外,還要加強幼兒教師的培養,定期開展培訓,不斷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以更好地服務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四)社會各界要關注學前教育的發展
一方面,要加大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宣傳,使更多的家庭和父母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讓更多的幼兒接受專業的學前教育。另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自身職能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監督,確保幼兒能夠身心健康,避免受到不法侵害。同時,還要鼓勵、引導和監督民辦幼兒園的發展,使其能夠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為幼兒成長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環境。
三、結語
在經濟大發展下的形勢下,各行各業都在積極行動,以實現國民經濟的平穩過度和發展。從學前教育來看,政府有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意義,加大財政投入,加強引導和監督,不斷提升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使學前教育更好地服務幼兒、家庭和社會,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