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氣污染治理的政策工具變遷研究

2019-01-14 02:46:40周付軍胡春艷
江淮論壇 2019年6期
關鍵詞:系統性

周付軍 胡春艷

摘要:政策工具的選擇和使用直接影響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效果,文章借助內容分析法,從政策工具強制性、協作性和系統性程度三個方面呈現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的變遷情況。研究發現,2001—2018年間,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使用變遷在理念上逐步由單獨行動走向協同合作、思路上逐步由被動應付走向主動治理、場域上逐步由行政主導走向政社共治、動力上逐步由高位勢能推動走向主觀自覺治理。因此,文章建議未來應創新和增加經濟型和信息型政策工具使用,納入多元主體參與大氣污染防治提升協作程度,以整體治理思維化解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內部治理碎片化困局。

關鍵詞:長三角;政策工具;強制性;協作性;系統性

中圖分類號:D60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862X(2019)06-0134-008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40年來,長三角地區已成長為我國經濟發展龍頭,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穩步改善。然而,近年來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問題逐步凸顯,嚴重影響了長三角及周邊地區人民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大氣污染已成為長三角地區政府、社會和人民群眾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成效不僅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更直接關系人民群眾根本利益。[1]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和江蘇省等地方政府為應對區域大氣污染問題,出臺了一系列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囿于大氣污染的流動性和跨域性特征,區域協同治理是應對大氣污染問題的必由之路和最佳選擇。

政策工具的有效使用是政府治理效能的保障,大氣污染治理政策工具變遷是認識、把握和治理區域大氣污染問題的一個關鍵切入口。政策工具科學分類是保障政策工具有效選擇和使用的基本前提。當前的環境政策工具主要有兩種劃分方式。一是依據強制性程度劃分,有二分、三分和四分三種形式:二分類中,葉琴等[2]將環境政策工具劃分為市場型工具和命令型工具,李冬琴[3]將其劃分為命令控制型和市場激勵型工具,黃清子等[4]將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分為政府直接調整責任主體行為和政府間接調整責任主體行為等不同類別。三分類中,姜玲[5]、馮貴霞[6]等將其分為命令控制型、市場型、公眾參與型,經合組織[7]則劃分為命令控制方法、經濟手段和勸說式三種,趙新峰[8]、陳永國等[9]在研究京津冀大氣污染問題時又分為管制型、市場型和自愿型政策工具,楊志軍等[10]對改革開放以來43份環境政策文本進行分析時將環境政策工具劃分為市場化工具、命令控制式工具和信息發布三類。四分類中,世界銀行[11]將環境政策工具劃分為利用市場、創建市場、環境管制和公眾參與四類,張坤民[12]、豐月[13]等則將其劃分為命令控制手段、市場經濟手段、自愿行動和公眾參與四類。二是在強制性程度劃分基礎上對政策工具分類研究進行了擴展和延伸,其中以羅斯維爾[14]“供給型、環境型和需求型”的劃分最為典型。由此可見,學者已經對環境政策工具分類做了細致深入的研究。但是,隨著區域大氣污染問題呈現出越來越強的超時間性和跨屬地性特征,相應的環境治理政策工具研究也應對大氣污染政策工具使用的協作性和系統性予以關注。基于此,本研究從工具強制性、協作性和系統性程度等方面分析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變遷情況,在呈現區域大氣污染政策工具變遷特征與趨勢的基礎上,以期為未來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修訂)提供基本參考。

二、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變遷的分析框架

(一)政策工具核心概念界定

強制性程度是指工具所具備的行政干預能力的強弱程度。根據干預能力強弱可將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劃分為“管制型”、“經濟型”和“信息型”三類:第一,管制型政策工具具有較為明顯的強制性特征,也是政府干預大氣污染治理最為偏好的工具;第二,經濟型政策工具強制性程度適中,主要借助市場作用來應對區域大氣污染問題;第三,信息型政策工具是政府以外的社會公眾、組織參與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旨在將社會公眾、組織等納入到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行動中。

協作性程度是指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制定主體間的互動和配合程度。包括:第一,參與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的主體分布情況;第二,參與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的主體間協同合作情況;第三,各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制定主體頒布的政策法規覆蓋情況。

系統性程度是指大氣污染政策整體政策工具選擇和使用的系統化程度。具體來看,第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體系建設情況;第二,區域大氣污染防治信息系統搭建和共享情況;第三,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管理和使用;第四,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情況。

(二)核心觀測指標

研究以《北大法寶數據庫》和中國政府網為政策文本數據源,以“大氣”、“空氣”、“大氣污染”和“空氣污染”為關鍵詞,檢索2001年到2018年間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和江蘇省頒布的大氣污染防治政策文本,共計獲得政策文本359份。剔除低關聯度及重復文本后,共獲取有效文本268份,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和江蘇省分別為50份、57份、75份和86份。

“強制性程度”和“系統性程度”兩大指標主要采取文本內容分析法,結合Nvivo質性分析軟件查詢、搜索功能和人工文本閱讀方式進行文本內容解讀分析。軟件查詢、搜索和人工閱讀參考指標和編碼節點如表1所示,編碼和閱讀對象為某一具體的政策文本。“協作性程度”指標則采取文本內容分析方式來進行編碼和計算,通過統計政策文本的政策制定主體間聯合發文情況來反映政策主體協作情況,如同一政策文本中出現兩個及以上政策制定主體則視為存在政策協作。

(三)政策工具指標賦值說明

強制性程度賦值方式:政策工具所含內容在政策文本中出現一次,則賦值為1,最終值為出現次數累加值。協作性程度賦值方式:如果某份政策文本中出現多個政策主體協同情況,則將協助性程度值賦值為1,最終值為政策文本協同情況出現次數累加值。系統性程度賦值方式:如果政策文本中出現“體系建設”、“信息系統”、“資金管理”和“交流合作”等關鍵詞n次,則系統性程度值賦值為n,最終值為出現次數累加值。

(四)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變遷分析框架

綜上,本研究以管制型、經濟型和信息型政策工具變化來檢視政策工具強制性程度,以政策文本制定主體聯合發文情況來反映政策工具協作性程度,以體系建設、信息系統、資金管理和交流合作等指標來反映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系統性程度。

三、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變遷內容分析

(一)長三角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總體變遷情況

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隨時間演化變化較為明顯(表2)。第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總體上呈現為發端、增強、高峰和穩定四個階段。2001—2005年間,三省一市逐步開始重視大氣污染問題,但出臺政策數量較少;2007年開始,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逐步增加,在2010年達到小高峰,在2014年達到歷史最高峰;2014年后,大氣污染防治政策數量維持在較高水平。第二,三省一市大氣污染政策數量表現出明顯的階梯式遞減趨向,即2001—2018年間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大氣污染政策數量依次遞減。

(二)長三角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強制性程度

在政策工具強制性程度方面(圖1)。第一,三省一市均十分重視和偏好使用管制型政策工具,其使用頻率和數量顯著高于經濟型和信息型政策工具。第二,三省一市經濟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時間要明顯晚于管制型和信息型政策工具。經濟型政策工具最早是浙江省于2003年以排放收費、補貼/補助、排污權交易和生態補償等形式出現,2007年在江蘇省以排放收費形式出現,2010年在安徽省以排放收費、環境稅等形式出現。上海市直至2013年才以排放收費、補貼/補助和科技研發的形式出現。第三,信息型政策工具使用頻率高于經濟型政策工具,甚至在個別年份超過了管制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頻率。從政策工具使用穩定情況來看,信息型政策工具總體波動情況較大,管制型次之,經濟型最為穩定。

從管制型政策工具(圖2)來看,第一,管制型政策工具總體上表現為逐步上漲趨勢。其中,排放標準、禁令、許可等政策工具最早于2001年在上海市開始采用,直到2013年才開始使用督查/問責、整改等管制型政策工具。安徽省從2004年開始使用排放標準、禁令等政策工具規制大氣污染,2010年開始使用督查/問責和污染控制等政策工具,2013年將整改納入管制型政策工具箱中。浙江省管制型政策工具使用稍晚于上海市,但其工具箱中的工具種類是最為齊全的。相比之下,江蘇省管制型政策工具使用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漸進趨勢。其最早于2004年開始使用排放標準和禁令等工具,2005年增加許可類工具,2007年增加污染控制工具,2009年增加整改工具,2012年增加督查/問責工具。第二,2001—2018年間,管制型政策工具使用分別在2010、2014和2018年經歷了明顯的三高峰變化。有趣的是,中央部門在這三個時間節點上均頒布了具有指導性意義的政策文件,表明管制型政策工具使用與高位政策勢能存在緊密關聯。第三,2008年前,管制型政策工具使用頻率較低或未使用。2009—2016年間,浙江省管制型政策工具使用頻率最高,江蘇省次之,安徽省和上海市較低。2017年以來,管制型政策工具使用呈現加速上升趨勢。

從經濟型政策工具(圖3)來看,第一,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經濟型政策工具使用總體呈增加趨勢,但增長幅度不大。其中,上海市自2013年開始使用排放收費、補貼/補助和科技研發等經濟型政策工具,2018年增加了環境稅工具。安徽省自2010年開始使用排放收費、環境稅、排污權交易、生態補償和科技研發等經濟型政策工具,2013年增加了補貼/補助工具。浙江省自2003年開始使用排放收費、補貼/補助、排污權交易和生態補償等經濟型政策工具,2008年增加科技研發工具,2017年增加環境稅工具。江蘇省自2007年開始使用排放收費的經濟型政策工具,2010年增加了補貼/補助、排污權交易和科技研發等工具,并分別于2013年和2016年增加了生態補償和環境稅工具。第二,2001—2018年間,經濟型政策工具使用經歷了三高峰變化,這與管制型政策工具相似,可能受到高位政策勢能的影響。第三,2009年以前,經濟型政策工具幾乎未得到使用。2009—2012年,浙江省經濟型工具使用數量最多。2013—2016年,江蘇省經濟型政策工具使用數量最多。2017年以來,經濟型政策工具使用有增加趨勢,江蘇省最為明顯。

從信息型政策工具(圖4)來看,第一,長三角地區信息型政策工具使用表現為小幅上漲波動、總體穩定的趨勢。其中,上海市自2001年開始使用信息公開的信息型政策工具,2013年增加了公眾參與和宣傳教育等工具。浙江省和安徽省信息型工具使用較少,首次使用時間分別為2003年和2010年。江蘇省自2005年開始使用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等信息型政策工具,2007年增加了宣傳教育工具。第二,信息型政策工具使用經歷了兩次高峰波動,首次出現在2010年,2014年達到歷史最高峰。2015年以來信息型政策工具表現低迷,始終處于低頻使用狀態。第三,2009年以前,信息型政策工具幾乎未得到使用,2009—2017年間浙江省信息型政策工具使用數量始終高于其他省市,上海市、安徽省和江蘇省信息型政策工具使用變化趨同,波動不大。

(三)長三角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協作性程度

第一,省域聯合發文。從政策主體協同情況看,長三角大氣污染防治政策主體協作主要發生在省域范圍內。由圖5可知,上海市環境保護局是上海市大氣污染防治發文最多部門,其分別在2014、2017年聯合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關于抓緊落實本市工業行業空氣重污染應急工作方案的通知》和《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市大氣考核企業清潔生產工作的通知》。2018年與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共同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本市餐飲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和浙江省聯合發文情況如圖6所示,安徽省和浙江省大氣污染政策制定主體間協作性程度較低。其中,安徽省政策主體協同情況僅出現一次,為合肥市環境保護局和中共合肥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國禎杯”大氣污染防治好新聞評選活動方案》的通知》。浙江省同樣只有一次政策主體聯合發文情況,為中共湖州市委辦公室和湖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共同發布《關于印發<湖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治霾318)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江蘇省聯合發文情況如圖7所示,江蘇省聯合發文情況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出現兩次政策主體聯合發文情況,分別為中共徐州市委和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發布的《關于提升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工作的意見》以及中共南京市委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印發<深化藍天計劃控制大氣污染實施方案>的通知》。

第二,跨域聯合發文。如圖8所示,2014年三省一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長三角地區重點行業大氣污染限期治理方案》,針對長江三角洲地區大氣污染問題出臺大氣污染治理協同行動方案。2018年長三角地區人民政府進一步擴展了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協同范圍。該年度三省一市人民政府與生態環境部(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中央層面各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長三角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進一步將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協同范圍由長三角區域擴展到中央層面各部委。

(四)長三角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系統性程度

從政策工具使用系統性程度(圖9)可知,第一,總體上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使用系統性程度逐年增強。其中,上海市自2001年開始關注交流合作方面的政策整合,2013年增加了體系建設、信息系統和資金管理等政策工具。安徽省2010年開始使用體系建設、信息系統和資金管理等政策工具,2015年增加了交流合作方面的政策整合措施。浙江省2003年開始關注體系建設、資金管理和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整合,2012年增加了信息系統的政策整合措施。江蘇省2010年開始關注體系建設、資金管理和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整合,但始終未出現信息系統方面的政策整合措施。第二,長三角地區政策工具使用系統性程度經歷了2010和2014年兩次整合高峰,政策工具系統性程度表現出較為明顯的“間斷—均衡”變化。第三,2009年以前政策工具系統性程度不明顯;2009—2017年間,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使用系統性程度最高,江蘇省次之,安徽省和上海市政策工具使用系統化程度最低;2017以來,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系統性程度呈上升趨勢。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1.治理理念:由單獨行動走向協同合作

政府政策工具使用理念是政府執政理念在具體政策領域的反映,客觀上也是政府行為模式在某一具體政策領域的呈現。長三角地區政府在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使用方面已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合作治理趨向。其一,長三角地區政府部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箱在不斷擴容,主要表現為在持續優化管制型政策工具基礎上,不斷增加經濟型和信息型政策工具,既反映出地方政府持續致力于優化和創新大氣治理政策工具組合,也表明地方政府在依據時代和地方社會發展實踐變革工具使用理念和模式,推動政策工具逐步由原來的單一控制模式轉向多元政策工具合作模式。其二,跨域協同治理理念和模式正逐步生成。各省市早期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局限于省域范圍,未曾出現涉及省域合作和聯動的文本描述,表現為典型的獨斗式治理思維。然而,近年來三省一市大氣污染防治政策越來越多地提及區域聯動、區域共治,甚至聯合出臺相關政策開展大氣聯防聯控行動,這表明長三角地區政府和社會跨域協同治理理念正在逐步形成。此外,近年來中央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以及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等區域性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的實施,也在客觀上加速了長三角地區協同治理理念的生成。

2.治理思路:由被動應付走向主動治理

從前文分析來看,早期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主要依賴于管制型政策工具開展大氣污染治理行動,較為依賴禁止、督查問責、整改等事后懲戒性工具的使用。實際上反映的是政府經濟發展優先、環境治理靠后的逆向治理思維,以“維穩”的心態來治理大氣污染,其本質上是將大氣污染防治視為一種服務于經濟發展的被動式逆向治理,主要目的是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輔助支撐,而非保護生態環境。伴隨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和大氣污染問題頻發,政府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使用目的正在悄然變化。一方面,大氣污染防治更多地使用排放收費、環境費、排污權交易、生態補償以及科技研發等經濟型政策工具來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大幅提升了大氣污染治理成效。另一方面,經濟型政策工具將市場思維帶入到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對于引導企業減排降污,轉變產業發展模式,加速生態型經濟發展模式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此外,相比于事后管制型工具,科技研發等經濟型政策工具更多地指向事前主動性預防和引導,即通過事前稅率設定、排污限額分配以及支持企業科技研發投入,促使社會企業轉變思維理念,逐步由被動應付走向主動預防。

3.治理場域:由行政主導走向政社共治

從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變遷來看,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工具在開放程度方面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主要變化在于引入了更多社會主體參與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中,極大地提升了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參與度和政策工具開放性程度。2009年以前,信息公開、公眾參與以及宣傳教育等信息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匱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早期大氣污染防治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門主導進行,群眾、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程度較低。這既有人民群眾及組織環境治理參與意識和環境保護知識不足的原因,也有政府治理思維的影響,未能給多元主體參與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相應參與渠道和平臺,形成了早期大氣污染防治以行政為主導的局面。2010年以來,長三角地區政府不斷地增加和強化信息型政策工具,使得信息型政策工具使用力度一度超過了經濟型政策工具。這既反映出政府大氣污染治理思維正在逐步轉變,開始尋求社會力量的參與和支持,也反映出在政策工具具體設計上擴充了政府環境治理信息公開渠道、擴寬信息公開范圍,以確保社會更加便捷地獲取環境治理信息參與其中。同時政府還引入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等新型治理模式參與到大氣污染防治中,充分借助市場力量助力大氣污染防治,提升治理效果和質量。

4.治理動力:由高位推動走向主觀能動

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分別在2010年和2014年經歷了兩次政策高峰。值得關注的是,中央層面分別于2010年和2013年頒布了兩份奠定大氣污染防治總基調的政策文本。地方政策工具使用高峰與中央綱領性政策頒布時間契合不僅說明高位中央政策對地方大氣污染防治具有極為明顯的導向作用,也反映出中央政府大氣污染防治的決心和勇氣,直接倒逼地方政府加速污染整治。與此同時,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經過多年探索和努力,已然形成相對成熟的治理政策體系,高位政策勢能對長三角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導向作用正在逐步削弱,這表明地方政府以中央政策為指導,更多地從實際出發,不再單純依賴中央政策指導,實際上也反映出長三角地區政府大氣污染防治主觀能動性作用正在逐步顯現。顯然,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動力來源已逐步由早期階段的高位政策勢能推動轉向主觀能動治理階段。

(二)研究建議

1.創新和增加經濟型和信息型政策工具的使用

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較為偏好管制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管制型政策工具具備見效快、執行力強和低成本的優勢,能夠在短時間內產生較為明顯的政策效果。然而,這種運動式的大氣污染防治模式不具備可推廣性和可持續性,要想實現區域大氣污染的持續改觀,還需要借助經濟型和信息型政策工具予以輔助和強化大氣污染治理效果。因此,政府既要充分利用經濟型工具發揮市場杠桿力量引導企業和社會公民積極參與環境保護,也要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利用科技手段減少排放,提升大氣治理效率。信息型政策工具方面,政府不僅要加大大氣污染防治相關信息公開力度,讓信息突破政府和企業二維邊界,進入社會組織和公眾關注視野范圍內,而且應注重擴寬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和宣傳教育渠道,創新信息傳播、公眾參與的形式。

2.納入多元主體提升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協作程度

社會組織、企業和公眾是大氣污染防治取得成效和實現可持續治理的關鍵性參與力量。在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這種實踐活動中,必須貫徹共享理念,必須堅持公正導向。[15]長三角地區應當逐步納入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大氣污染防治,以協同理念為指導、整體推進為原則,應對區域大氣污染問題。這樣可以激活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活力。政府一是要為環保類公益組織的發展提供更多政策、資金支持,創設良好發展環境;二是應出臺環保類社會公益組織管理辦法,從組織架構、職能、資金使用和管理、人員安排和活動開展等方面規范其發展,真正發揮公益組織“公益性”作用。此外,將企業納入大氣污染防治協同行動,這樣既能夠充分聽取和掌握企業生產經營需求,緩解企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與張力,也有助于提高企業環保意識,借助設備更新、使用較為成熟的環保節能和綠色技術[16]、生產變革等方式從源頭控制大氣污染。同時,通過補貼或減稅等措施對企業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導致的損失進行補償。從微觀視角上要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要在大氣污染防治與公眾個體行動之間建立價值關聯,鼓勵公民積極參與環境監管實踐并培養保護環境的公共精神。[17]這就需要政府部門通過信息公開、宣傳教育等方式使公眾認識到個體行為改變對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一旦公眾認識到參與的重要性,諸如公共交通出行等環保行為有望成為自覺。

3.以整體治理思維化解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內部治理碎片化困局

囿于大氣污染流動性、跨域性與行政區劃屬地管理之間的張力,屬地性大氣污染防治模式已無法滿足區域性大氣污染治理需求。因此,政府需要以整體性治理理念為導向,探索構建跨域性質的跨域大氣污染治理合作機制。比如,在體系建設方面,借鑒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模式,構建跨域性組織機構,著力協調解決省際合作和協同創新問題;在信息系統方面,可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區域大氣污染信息監測和共享平臺,打破省際信息壁壘,強化省際空氣質量監測、機動車管制和污染信息發布方面的溝通與合作;資金管理方面,著重協調省際間利益機制和補償機制,依據大氣污染防治損益確定資金配比,促進資金跨域流動和效益增值;在交流溝通方面,利用好諸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等高水平、高層次對話平臺,推動大氣污染治理區域化、一體化。

參考文獻:

[1]彭緒庶.綠色經濟促進創新發展的機制與路徑[J].經濟縱橫,2017,(3):54-58.

[2]葉琴,曾剛,戴劭勍,王豐龍.不同環境規制工具對中國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的影響——基于285個地級市面板數據[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8,28(2):115-122.

[3]李冬琴.環境政策工具組合、環境技術創新與績效[J].科學學研究,2018,36(12):2270-2279.

[4]黃清子,張立,李敏.元治理視域下大氣污染防治的政策框架及工具優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9,29(1):126-134.

[5]姜玲,葉選挺,張偉.差異與協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政策量化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7,(8):126-132.

[6]馮貴霞.大氣污染防治政策變遷與解釋框架構建——基于政策網絡的視角[J].中國行政管理,2014,(9):16-20,80.

[7]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環境管理中的經濟手段[M].張世秋,李彬,譯.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8-9.

[8]趙新峰,袁宗威.區域大氣污染治理中的政策工具:我國的實踐歷程與優化選擇[J].中國行政管理,2016,(7):107-114.

[9]陳永國,董葆茗,柳天恩.京津冀協同治理霧霾的“經濟-社會-技術”政策工具選擇[J].經濟與管理,2017,31(5):17-21.

[10]楊志軍,耿旭,王若雪.環境治理政策的工具偏好與路徑優化——基于43個政策文本的內容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3):276-283.

[11]K·哈密爾頓,等.里約后五年:環境政策的創新[M].張慶豐,張世秋,嚴琛,譯.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8:10-11.

[12]張坤民,溫宗國,彭立穎.當代中國的環境政策:形成、特點與評價[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2):1-7.

[13]豐月,馮鐵拴.管制、共治與組合:環境政策工具新思考[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4):50-57.

[14]Roy Rothwell .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Towards a national policy framework[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1985,12(3):113-130.

[15]李琳,曾建平.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倫理旨歸[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6):41-46.

[16]李偉娜.產業結構調整對環境效率的影響及政策建議[J].經濟縱橫,2017,(3):54-58

[17]徐忠麟.社會資本理論視域下我國環境監管的困境與出路[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6):120-129.

(責任編輯 郭 清)

猜你喜歡
系統性
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特點
系統性紅斑狼瘡誤診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對于單身的偏見系統性地入侵了我們的生活?
例談歷史試題的系統性設計——以宋朝相關的歷史試題設計為例
超聲引導經直腸“10+X”點系統性穿刺前列腺的診療體會
DNA免疫吸附治療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觀察
系統性硬化病患者血漿D-dimer的臨床意義探討
CD40-1C/T基因多態性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相關性研究
系統性紅斑狼瘡并發帶狀皰疹的護理
西南軍醫(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6
論《文心雕龍·體性》篇的系統性特征
名作欣賞(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国产欧美性爱网| 亚洲aⅴ天堂| 69综合网|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网| 毛片免费在线| 亚洲成人www|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日韩视频福利|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国产精品|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丁香综合在线| AV在线天堂进入| 在线国产毛片|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久久伊人色|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91毛片网| 玖玖精品在线|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在线丝袜| 成人中文在线| 国产97视频在线| 人与鲁专区| 久久国语对白| 天堂av综合网|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亚洲男女在线|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视频二区欧美| 欧美色香蕉|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任我操在线视频| 高清不卡毛片|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午夜爽爽视频| 国产微拍一区|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h网址在线观看| 97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a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