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花
摘 要:“人之初,性本善。”所有小學生在沒有經歷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內心都是純潔的、善良的。有些小學生之所以被稱之為“后進生”,主要是由于自身的學習成績所導致的。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是自己主觀不夠努力,而教師作為學生靈魂上的工程師,應該盡力從小學生的角度去努力激勵后進生,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濃烈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轉變成為進步生。
關鍵詞:后進生;教師;關愛;幫助
一、要充滿愛心和信任去關注后進生
冰心先生提到:“愛是教育的前提,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從身邊無微不至的關心開始,這樣才能和小學生做到零距離接觸,產生親近感。教師作為小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者,學校里的依靠,要用滿腔的熱情與良好的職業道德去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后進生,讓他們在班級里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是關鍵。
集體活動是滿足每一位小學生自我價值的體現,所以班主任要在活動中讓每一位小學生都參與進來,尤其是后進生,更要讓他們發揮出自我獨特的價值,這樣可以讓他們在班級中多一份自信,從而改變自己在同學們心中的印象。我們的教師就是黑暗中的蠟燭,要照亮、溫暖班級的每一位后進生,讓他們感受到學校教育中的那份愛。
要真正以關愛和信任對待班級的后進生,善于發現后進生的最有愛的一面。每一位小學生都會有自身的光芒,需要老師們留心去觀察,生活從來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后進生在受到教師的表揚之后,都會有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他們也會在生活方面去幫助班里的其他學生。這樣形成學習上的一對一互助,生活上的一對一幫扶,有助于有一個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做知心朋友,多交心去關愛后進生
教育家夏丏尊一直強調:“教育沒有情愛,就成了無水之池。”
教育一直在改進,就是一直在關注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成為學習與生活的主體,教師應該正確地引導,家長應該正確地監督,只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才能讓小學生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對于后進生轉變為進步生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師經常在自習課以及課間深入后進生的學習與校內外生活中去,與后進生深入交談,讓后進生說出他心中的自卑之處,從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后進生由于家庭條件不好,回家還有幫助父母干活,沒有合理的時間進行學習,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這樣的小學生可以與學生領到進行溝通,給學生提供一點經濟上的支援,幫助學生度過暫時的難關,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去。
我們班有一位后進生,經常完不成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每次考試的成績都是班里的倒數,并且每次上課總是說話,從來不專心聽講。于是我經常找他去聊天,了解他的最近的生活狀態,讓他時刻進行自我反省,明白自己的錯誤之處。稍微有些改進,馬上進行全班的表揚。這樣,他的學習得到了明顯的改觀,他也不再去打擾別人,上課也會聚精會神地聽課,他明白了老師對他的關注,也懂得了老師對他的關心。
三、要尊重他們的自尊心
維護每一位小學生的自尊心是做好后進生工作的必要前提。小學生最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尊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前進的潛在力量,是前進的動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純潔的心理品質。”作為教師必須要明白學生自尊心對于學生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是小學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小學生雖然心理年齡不夠成熟,但是在全班同學面前他們都是很要強,生怕自己不如別人,所以處處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與表揚,所以要時刻關注他們的變化,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然而,他們學習成績沒能達到家庭及老師的要求,并因此被責罵,他們的心靈會受到傷害,所以老師要去鼓勵他們,讓他們得到人格上的尊重,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去學習下一個內容,建立自信心。
當然,教育后進生的工作是教師的一項專業技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轉化后進生也不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一點一滴地去和他們建立密切的關系,讓教師成為后進生的好朋友,他們就會打開心扉,改變自己的壞習慣,從而讓后進生這一特殊的學生群體早日變成進步生,以及優秀的學生,在班級中也發揮他們的能量,是我們教師最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程紅兵.誤讀美國教育:中國英才教育批判:訪美國托馬斯·杰弗遜科技高中[J].人民教育,2011(17).
[2]楊金玉.活動課程簡論[J].課程·教材·教法,1994(4).
[3]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4]胡慶芳,程可拉.當代美國中小學研究性學習的模式研究[J].教育科學,2003(5).
[5]陳鶴琴.陳鶴琴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