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頡
摘 要:隨著我國國力不斷增強,各行業所需人才量也不斷增多,因此近年來我國一直在進行教育分層分類工作,一些新的學科與專業成為眾多學子的選擇。但是隨著新專業的深入建設,高等教育需要制度化、規范化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關鍵詞:教學團隊;教學質量;教學管理
一 規范檢查與督導教學秩序工作
良好的教學環境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溫床,也是提高年輕教師教學水平的良好環境。因此,教研室應注意加強對教學秩序的檢查與督導,完善定期全面檢查與日常巡查制度。通過定期全面檢查與日常巡查方式,掌握教師實際教學情況并及時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教研室還應該注重抽查制度,包括對教師的命題質量、評閱與評分質量等進行抽查,并督促教師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檢查教學秩序不是單純的給教師挑錯,其本質是維護與強化教師的責任意識,也是教師形成嚴謹教學意識的一種歷練。目前教研室創新設計了一種新的督導模式,建立一支覆蓋教師與學生的隊伍,并搭建一座貫穿各級監察組與學生督導工作的信息橋梁,從多方面、多角度督導教師教學工作,直接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二 通過競爭機制,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競爭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除了鼓勵教師參與省級、校級的競賽之外,教研室也應該積極開展教學競賽活動。在開展競賽活動時,教研室應該組織教師進行觀摩與點評,學習先進經驗,改正自身不足。教研室也可以通過競賽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短板,經過實踐證明,通過競賽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方面成果顯著。
為此,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始將以教研室為教學團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重要課題,開始研究。
三 加快多樣化與制度化的教師互助機制建設
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我們可以通過教研室,構建一個老教師與新教師能夠互相學習,攜手共進的互助機制,并且還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小組、討論小組、學術講座等形式完善互助機制。在互助機制實際運行中,老教師定期去新教師的課堂聽課,并依據自身教學經驗對新教師存在的問題提供調整意見。新教師也需要定期聽老教師授課,學習老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除了這種新老教師互幫互助,加強各教研室、各院系以及其他部門的交流也是互助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將公開課機制制度化、定期化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針對教師進步階段與需求,對教師進行專門指導,確保切實提高企教學水平。我們以廣東財經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為范例,目前該學校已經開始建設教師互助機制,教研室主任與有經驗的老教師,每學期至少要對六位不同的教師進行指導,通過深入這六位教師的課堂,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并提供改正意見。教研室每學期也會開展公開課活動,組織年輕教師觀摩學習或組織老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點評,全面提升教師教學質量。
四 加強實踐創新能力,提高課堂廣度
教師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活動不能只停留在課堂內部,空洞的課堂教學局限性會嚴重影響高質量人才培養活動。因此教師應該從教研室“走出去”,通過實踐學習,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為此,教研室應該加強與外界合作力度,為教師實踐學習提供堅實基礎。通過鼓勵教師在合作單位或實踐基地掛職、鍛煉,可以有效提升教師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同時通過實踐學習,也可以創新理論環節。這種創新能力不僅科研活動需要,教學活動中同樣需要,教師只有自身明確理論知識與實踐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的強化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水平,另外這種帶有實踐背景的教學活動,也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確保為社會貢獻高質量人才。我們依然以廣東財經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為例,教研室組織過教師與企業的交流活動,通過實習、交流、課題聯合研究等方式,教師明確了企業需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學生也喜歡這種有現實背景的理論教學,從而提升學習積極性,有效加強了學習質量。通過這種合作,企業也得到教研室培養的優秀畢業生,真正的實現了通過教研室組織,將各方面因素結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提供高素質人才的目的。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社會各界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應該加強教研室建設,帶動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此,教研室應該完善教師互助機制,鼓勵老教師帶領新教師共同進步。加強對教學秩序監督工作,提高教師責任心,確保教師形成嚴謹教學意識。通過競爭活動,激發教師積極性,直接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通過實踐活動,明確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為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提供保障。通過以教研室為教學團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加強上述措施建設,以教研室為基礎,將多種形式結合起來,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許曉東,趙幸.“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反思與重構[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9):24-29.
[2] 張應強.高等教育質量建設:創新體制機制與培育質量文化[J].江蘇高教,201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