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的電子商務就已經產生,并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發展起來,帶動中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互聯網技術不斷成熟,在應用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電子商務對互聯網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而且傳統企業因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轉型。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問題,諸如不能準確界定納稅主體,無法有效地控制電子商務涉稅信息等等,由于網絡空間是虛擬的,在網上交易也會存在隱蔽性,關于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法規依然是空白,這就必然會導致電子商務的稅收流失,這對于征稅部門而言,在稅收監察以及管制上就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本文的研究中,針對當前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現狀;對策
電子商務是信息時代充滿活力且發展強勁的新興產業。伴隨著中國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國內外的研究成果起到了理論指導的作用,而且這些成果已經用于實踐中,不斷地積累經驗,在技術上成熟。從營業稅征收上來看,由于該項工作沒有適應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沒有將各項制度落實到位,導致一些問題出現。比如,由于電子商務稅務登記監督制度沒有從電子商務發展的角度出發予以完善,就會導致電子發票沒有得到普及和推廣,出現稅收的流轉缺乏的問題。中國的電子商務稅收問題已經成為需要直接面對的問題,不僅要對登記制度予以完善,還要將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起來并予以完善,建立稅務信息平臺,對于電子商務平臺需要承擔的職責予以明確,交易平臺安全穩定地運行,這些對中國電子商務的穩定有序發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中國的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發展速度快速提高。2017年上半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量已經超過了1300億元,與2016年相比較,增長26.3%,比上年相比,增長率達到21%。可見,電子商務交易的發展實力是不應該低估的。以四川為例,中國電子商務在國際上有很強的競爭力,雖然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但是,電子商務先進的技術和為用戶提供的便利,在市場上占有很高的額度。上海零售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化,從2013年以來,就已經超過廣州,持續五年都保持交易量穩定增長。
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是龐大的,在全球在線零售業市場占有50%的份額,其中,阿里巴巴占有的市場份額是最高的,可以達到26.5%。電子商務適應時代而快速發展起來,雖然交易量不斷增加,但是,從稅收收入上來看,并不是很樂觀。根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電子商務零售業的增值稅以及個人所得稅上都出現了虧損,而且虧損的總額非常高,達到了近640億元,虧損規模還在不斷增長,增長率已經超過25%。
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所得稅虧損的增長率也在上升。2018年,虧損額超過了900億元。相信任何人聽到這個數字都會感到驚訝,從中可以明確看到,電子商務稅收虧損是非常嚴重的。
二、電子商務企業稅收征管存在的問題
(一)電子商務的涉稅信息很難掌握
按照傳統的稅收征管制度,納稅人應當按照相關的法律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送企業注冊地、法定代表人等有關資料,明確企業的營業的場所,以便屬地管理,避免出現流轉稅流失的問題。電子商務則存在著特殊性,其是在網絡虛擬空間中實施交易的,交易主體不再采用實體管理的方式,而是采用在線交易的方式,因此不會存在地域限制的問題,使得商業登記制度不能發揮作用。關于電子商務企業的涉稅信息,稅務機關是難以控制的。
以淘寶店鋪為例,有關其經營地址的信息是難以辨認真偽的,淘寶賣家不僅是經營一家店鋪,而是可以同時經營多家店鋪,對于經營所在地可以編造,這事就使得納稅的屬地歸屬難以界定,稅收征管工作不能有效展開無法實施。
一些網絡交易是帶有隱蔽性的,電子商務要避開納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按照傳統的納稅模式,是持有原始憑證的,電子商務的發展,數據信息電子化,紙質憑證和發票不復存在。應用先進的網絡技術,一些交易數據是帶有隱匿性的,網絡的開放性,決定網絡山的數據信息修改是很簡單的事情。稅務機關不能對交易的真實性予以驗證,交易是否合法也不太了解,這樣就很有可能造成稅收征管漏洞。
電子商務企業、交易平臺和稅務機關之間是相對獨立,各自承擔各自的責任,這就必然會導致涉稅信息不能暢通。按照現行的稅務稽查制度,沒有對并涉稅信息實現共享,稅務機關不能對控稅源有效掌握,就難以獲得良好的征管效果。
(二)電子商務缺乏較強的納稅意識
電子商務的入行門檻較不是很高,比如,C2C電子商務,諸如淘寶、微商等,都是在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中應運而生,商家看到了好的前景,就紛紛到網絡平臺上開店鋪,商家的素質有好有壞,且沒有樹立納稅意識,不懂得納稅人員需要承擔的義務,更不知道納稅是自身需要旅行的職能,因此,會抱有不正確的態度。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些商家對于個人利益過于關注,甚至存在偷逃稅款的問題,對納稅誠缺乏信度,較低的遵從度使他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愿意學習和掌握財務方面的知識。由于電子商務企業稅收征管上依然存在漏洞,商家就會充分利用這一點為自己謀私利,影響了稅收征管工作的正常進行。
(三)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法律存在不完善性
電子商務稅收訴訟法存在著空白。從現行的稅法內容來看,沒有明確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內容。關于電子商務方面的稅法還沒有進一步完善,僅僅依賴于地方性的法律是很難實施電子商務稅收管理的,部分與電子商務稅收法律法規相關的問題僅僅局限于原則上,諸如電子商務是否需要征稅,關于征稅的實施過程以及如何操作等等,都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使得電子商務納稅不能得到法律的約束。
比如,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出臺了有關電子商務稅收的規定,主要內容包括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需要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稅務登記,但是關于登記的條件以及稅務登記辦理需要哪些手續以及辦理的方法都沒有明確規定。要使得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受到法律保護,面對法律上的漏洞,就使得電子商務平臺運行中難以受到法律控制,成了逃避稅收的灰色地帶。
電子商務稅收立法方面,由于進程比較緩慢,就使其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稅收的法定原則對各項稅收要素起到了支配的作用,包括稅收的調整以及對稅收征管體制的完善等等方面,都要按照法定的原則進行,這就需要落實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法,而且還要進一步細化。由于立法存在著滯后性,使得稅收征管法難以有效實施,這就說明,電子商務稅收的立法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對電子商務稅收的立法進程不能與電子商務同步,立法的速度緩慢,就不能使得立法的內容和立法的形式與時俱進。由于立法工作沒有有效落實,就會導致稅收流失問題日趨嚴重,所以,稅收立法程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加強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有效策略
(一)規范稅收征管業務
其一,對登記制度予以完善,使得稅收管轄權更加明確。電子商務企業在進行網上交易之前,就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稅務機關進行工商登記,還要按照規定進行稅務登記,將IP地址以及營業的地址提供出來,將營業的地點寫明。稅務機關對于登記的信息要嚴格審核,包括經營資質以及所登記的詳細內容都要審核,以做好屬地管理工作,之后發放稅務登記。稅務機關按照稅務登記號對電子商務實施跟蹤管理,按照相關的法律對網上交易信息進行查詢,對于企業資金使用情況予以查詢,避免出現稅務損失的問題。
其二,對電子發票系統予以健全,對網上申報程序進一步完善。在網絡交易中,傳統紙質發票嚴重受阻,不能真正意義地起到以票控稅的作用,電子發票是必然的趨勢。稅務機關參考原來的發票制度,將專門的電子商務專用發票制定出來,在具體執行上要與紙質發票的開票流程保持一致,以在征管上發揮作用。
(二)建立電子商務稅務誠信檔案
將電子商務舉報投訴網站建立起來,接受公眾的監督,電子商務在全社會監督環境中運營,可以避免出現偷稅、漏稅的現象。對于逃稅的電子商務企業,要將其記入到稅務誠信檔案中,而且對該企業的行為向媒體公布,隨著企業的信譽度降低,失信企業在網上的資金流轉也會受到限制,對其經濟利潤產生影響。稅務機關采取強制執行措施要求逃稅的企業在的期限內補稅。將懲戒制度建立起來,對電子商務行業起到警示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稅收征管執行難度。對于逃稅的電子商務企業,稅務機關要強化稅收監管力度,對積極主動納稅申報的電子商務企業要予以必要的獎勵,以資鼓勵。在監督管理中做到賞罰分明,不僅電子商務企業積極主動納稅,還有助于促進電子商務企業的自律性。
(三)對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法律體系予以完善
其一,按照營業稅、所得稅以及房產稅等稅收的相關規定,對于稅收的行為已經詳細規定。電子商務交易在本質上并沒有改變,不需要另行稅的引入征稅種,從而提高電子商務程序法的使用效率。最為關鍵的是,要對電子商務的特點充分考慮,做好工商登記、電子發票管理工作,嚴格要求網上申報,稅務的審計程序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執行,對于稅收征管的要求要明確,并按照具體的操作流程進行。
其二,按照相關的法律規范對電子商務企業的運行情況全面了解。比如,將電子商務法制定出發,發布有關電子商務企業的信息,進行網上交易,簽訂電子合同,采用第三方支付的方法等等,法律規范要要發揮行為引導作用,以建立良好的經濟環境。
其三,對網絡安全法要予以健全。在確認電子發票合法地位的基礎上,包括數字簽名、電子票據、網上防偽以及交易隱私等等,都為電子商務提供了一個相對的網絡環境。
結論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有好的一面,同時也存在弊端。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可以刺激消費,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促使社會經濟在網絡環境中快速發展。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交易是存在隱蔽性的,由于稅收意識淡薄,稅收征管法律上不夠完善,就會留下很多的漏洞。對于稅收征管而言,這是不小的挑戰。中國稅務機關要對當前的市場環境予以適應,從業務發展的角度出發對稅收征管業務予以規范,尋求與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電子商務企業要樹立稅收意識,有關的政策要不斷完善,使得國家稅收征管體系切實地發揮作用,促進電子商務產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瑤瑤,任高飛。“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探討[J].財政監督,2017(01):97-100.
[2]張中帆.基于第三方平臺的完全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研究[J].吉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3]阿莉雅·巨艾提.中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法律制度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析學禮會科學版,2016(06):127-133.
[4]蔣麗萍.關于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的研究[D].蚌埠:安徽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5]程越.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存在的問題及治理研究[J].時代金融,2017(08):24-23.
[6]司月峰.電子商務企業的稅收流失及征管問題研究——基于濟南天橋區的案例分析[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7]胡涵。“互聯網+”背景下電子發票管理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8]何宏.關于電子商務企業稅收征管問題的探討[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1):14-16.
[9]宋皓.完善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的探討[J].財政監督,2017(08):79-83.
[10]李海芹.C2C模式電子商務稅收問題探析[J].企業經濟,2016(04):121-125.
作者簡介:
牛春艷(1980.10-? ),女,漢族,海南海口人,鄭州大學,本科,海南省財稅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財經管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