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鈺怡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經濟領域的不斷深化發展,互聯網技術正在不斷的優化升級,并逐漸的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在經濟全球化的國際大背景下,如何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的狀態下,實現電子商務與國際經濟貿易的完美結合,成為當前黨和國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環境下,電子商務在我國國際貿易經濟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怎樣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提出建議。
在當前的大背景下,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優化升級。而一國的經濟發展不能只依靠國內市場的發展,還應該積極開拓外部市場,努力開拓國外市場,發展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經濟貿易。本文從電子商務的優勢特點出發,對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存在的問題與現狀以及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發展國際經濟貿易的具體策略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一、電子商務的優勢特點及存在價值
電子商務的產生與發展并不是毫無根基的,它是依托在互聯網技術上應運而生的。電子商務的特點主要包括交易的迅捷性、便利性、有效性以及交易的準確性,這些都是電子商務與傳統國際貿易模式相比存在的優勢。但是電子商務模式與傳統貿易模式相比的最大優越性是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縮短了交易時間,節約了交易成本,更有利于貿易的發展。此外,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因為電子商務的覆蓋范圍較往常相比更為廣闊,它可以實現不同地區之間的資源置換,促進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進一步改進國際貿易管理模式,促進國際貿易的現代化、科學化、智能化,引導國際經濟貿易朝正確的方向發展。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加強了地區之間的交流,諸如倉儲物流、國際運輸、文化交往以及人員流通等方面的發展,以經濟的發展促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進全球化的發展腳步,不斷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提高我國的話語權與綜合國力,推動全面發展。
二、當下我國國際貿易在電子商務的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一)法律法規不健全,缺乏相應的保護
健康良好的經濟環境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來維護,但是當前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經濟貿易領域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與尊重,而是自始至終都沒受到法律法規的完善的保護。電子商務是在拉動內需的基礎上產生的,最初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國際經濟增長。而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優化升級,外部需求的發展也可以依靠電子商務模式來拉動,甚至還會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電子商務在國內發展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國家有關部門也就更無暇顧及涉外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的建設。而缺乏法律法規的有效保障,國際經濟貿易在交易的安全性、物流發展、電子發票、稅務問題、虛假交易、假冒偽劣產品等方面都會產生嚴重的問題,不利于國際貿易經濟的整體發展。此外,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發展國際貿易經濟需要涉及到外國法律的適用與協調。在當前的背景下,我國還沒有真正做到涉外法律與外國法規的協調發展,這就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發展的國際貿易經濟中留下了安全隱患,同時不利于國際貿易經濟的發展。
(二)貿易模式陳舊,貿易觀念落后
當前,雖然電子商務模式在拉動經濟增長等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在國內關于電子商務模式的爭議還很大。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發展國際貿易經濟,人們的發展觀念還是傾向于傳統的貿易觀念,還是愿意采用原有的貿易模式。一方面,是相關部門與社會群眾已經適應了原有的貿易體系,不愿意做出改變。另一方面,是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發展國際貿易經濟需要建設新的貿易體系,新型貿易體系的建設需要耗費極大地人力物力,且在短時間內無法看到明顯的效果。這就使得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沒有把眼光放長遠,仍然因循守舊,堅持傳統的國際貿易發展模式,這不利于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的發展,也不利于國家經濟的綜合發展。
(三)配套設施不完善,網絡技術落后
雖然最近幾年我國的網絡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是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當下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硬件設施與互聯網技術方面都有著不小差距,這嚴重制約著我國電子商務背景下國際貿易經濟體系的發展。此外,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經濟體系的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配套建設共同發展。但是在當前諸如跨國物流體系建設、國際網絡體系建設、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倉儲系統的完善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問題,無法支撐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經濟體系的正常建設與順利運行。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對國際貿易經濟體系的建設存在的消極的影響,不利于國際貿易經濟體系的建設,也不利于我國在國際社會上話語權的提升。
(四)貿易主體缺乏,貿易水平低下
雖然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進行國際經濟貿易體系的建設是由國家牽頭進行的,但是最終國際貿易事業的發展還是要依靠企業作為貿易主體來進行。在當前的環境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可以在電子商務背景下進行國際經濟貿易的企業數量少,其中一方面是企業缺乏國際貿易的資質與相關的經驗,無法進行電子商務背景下的國際經濟貿易;另一方面是具備相關貿易資質的企業出于對貿易風險的顧慮和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不愿意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發展國際經濟貿易。這就導致了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缺乏實施主體,不可能總是依靠政府來牽頭運營,這不利于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經濟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以至于無法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與話語權。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經濟的發展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保障貿易安全
首先,國家有關部門需要針對國際貿易領域與電子商務領域的法律漏洞,進行有針對性的修補完善,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以法律來保證國際經濟貿易的安全。同時,國家有關部門還應該積極與國外有關部門加強交流,對于國際經濟貿易領域的職責劃分、管轄范圍、權利歸屬以及刑罰標準等方面進行細致的溝通,明確相關的法律規范,為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保駕護航。此外,國家有關部門還需要出臺相關政策,大力促進國際貿易經濟體系的發展。例如,促進信用證體系的建設,提高信用擔保水平;提高銀行的貸款支持力度,加大資金支持;減免稅收,減輕企業負擔。通過這些舉措,促進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經濟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不斷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與話語權。
(二)加強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促進貿易發展
首先,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發展國際貿易經濟的首要因素就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所以國家有關部門與相關企業應該積極進行信息網絡技術的研發,推進網絡技術的優化升級,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網絡信息技術之間的差距,為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國家有關部門應該進行互聯網交易平臺的建設,推動電子信息系統的不斷優化升級。同時,國家有關部門還應該積極推動物流體系的建設,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大力推進物流系統的應用升級,不斷縮短區際、國際間的物流運輸時間和運輸的安全性,保證貨物安全與準時到達,建立健全貨物運輸體系,加強體系的科學化建設,為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此外,國家有關部門還應該積極進行各地倉儲系統的建設,不斷調高國際經濟貿易的效率,促進貿易水平的提升,不斷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與國際話語權。在此之外,除了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還需要國際有關部門進行支付系統的開發運營。需要加強國內外企業與銀行、基金證券公司等商業機構的合作,促進跨國支付系統而開發,保證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經濟貿易的資金安全性,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增加國際經濟貿易的期待值與行業發展信心,不斷促進國際經濟貿易體系的建設,推動我國話語權的提升與國際地位的提高。
(三)轉變原有的貿易觀念與貿易模式
原有的國際經濟貿易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當前的國家貿易發展的需要。為此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大力促進貿易觀念的轉變,相關企業也應該積極轉變觀念,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程度,并且提升自身的網絡技術水平,積極引進相關的人才與技術設備,為企業進行電子商務背景下的國際經濟貿易提供良好的基礎。此外,國家有關部門還應該促進貿易模式的轉變。由原來的傳統貿易模式,轉變為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的新型貿易模式,并積極引入第三方作為擔保,保證國際經濟貿易的安全性與可行性,不斷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使企業可以在新型的國際經濟貿易模式下創造更多的利益,既可以滿足全球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可以保證自身的利益水平,并有效的促進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與完善,不斷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與國際話語權。
(四)加強主體建設,提升貿易水平
根據前文所說,當前我國進行國際經濟貿易的主體方面存在的缺陷與不足。為此,需要國家有關部門針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首先,國家應該在高等學校教育工作中開展國際貿易專業課程,并配備優秀的師資力量,為當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培養優秀的人才,不斷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同時,還需要對相關企業進行培訓,提升企業的國際經濟貿易水平與國際經濟貿易經驗,使企業主體可以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占據有利地位,取得更好的企業效益,深化企業的轉型與發展。此外,國家有關部門還需要出臺相關政策,為企業的國際經濟貿易保駕護航,避免企業落入國際經濟貿易的陷阱,減少企業損失,推動企業主體以更高的國際經濟貿易水平和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國際經濟貿易體系建設中來,推動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與話語權。
四、結語
本文從當前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國際貿易經濟發展的現狀出發,分析了電子商務的優勢特點以及存在的意義,對當前國際經濟貿易中存在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缺乏相應的保護;貿易模式陳舊,貿易觀念落后;配套設施不完善,網絡技術落后;貿易主體缺乏,貿易水平低下等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對國際經濟貿易體系的建設具有積極地意義。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加強體系的科學化建設,帶動我國國際經濟貿易更好的前進,為今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和空間,同時給予相關精神和物質的支持。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