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茜 祁爽 盛家興
當前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越來越快,對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增加,本文從中高職課程體系有效銜接出發,分析了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必要性,并對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體系建設進行研究,有利于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物流管理人才,促進物流行業的發展,給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員提供一些經驗和建議。
一、引言
市場供給側結構的改革的不斷加深促進著企業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企業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量增加,要求的質量也越來越高。中高職院校是為企業輸送專業人才的主要基地,在此種背景下提高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教育顯得格外重要,能夠增加中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促進物流行業的發展。
二、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必要性
(一)緩解高職生源參差不齊的狀況
我國對職業教育的認識程度加深,越來越關注中高職課程銜接,促進了中高職課程銜接模式的發展。物流管理專業對學生的要求較高,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控更高的專業基礎技能。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普通的高中畢業學生和中職院校的學生,他們對物流專業的基礎有很大的差別,普通高中畢業生此前并未接觸過物流方面的知識,專業基礎較差,而中職院校的學生在中職階段有扎實的基礎,開展科學有效的物流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有利于普高學生建立專業基礎架構,也可以促進中職學生鞏固專業知識,順利完成過渡時期,讓基礎不同的學生都可以沒有障礙的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能夠促進中職學生的長遠發展
中職院校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大多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專業能力,忽略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使得學生在進入工作時大多從事實際操作方面的工作,嚴重阻礙了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如果學生想要從事其他工作,那么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而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專業能力,也十分看重對學生分析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選擇就業時不單單只從事操作方面的工作,也可以選擇其他方面如管理等性質的職業,擴展了學生就業方面的渠道。
因此,開展中高職物流專業課程銜接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操作和管理能力,提高其從事工作的質量,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個人發展,增強高職院校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三)因行業特點有開展銜接的必要
就物流行業來講,其工作特性是屬于勞動密集型,工作時間長,需要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且休息時間短,而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年齡小,身心發展還未完全成熟,高強度的勞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在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后,當前很多學生屬于獨生子女,家長對學生普遍溺愛,導致許多學生吃苦能力較弱,在中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沒有選擇繼續從事物流行業,使得物流管理人才的大量流失,也不利于物流行業的發展。
因此,開展中高職物流專業課程銜接,鼓勵中職院校物流專業學生進入高職學校繼續教育,鍛煉其吃苦耐勞能力,磨煉其意志,培養其綜合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三、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體系建設研究
(一)合理定位銜接人才培養目標
在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時,合理的定位中高職學生的培養目標有利于促進其科學有效的開展銜接課程。中高職院校在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很多相似之處,如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但兩所院校也有不同之處,如高職院校也注重學生的分析管理能力,而中職院校差一點。不同的教學課程使得中職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時會出現與課程脫節的情況,嚴重影響了中職學生的繼續教育,阻礙了其發展。
因此,中高職院校要進行主動地企業調查,了解物流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探究出企業未來需要的專業能力和工作職位,立足于學生的就業發展需求,分析各個階段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科學的制定出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目標,實現人才的無縫對接,促進學生的就業發展。
(二)建立專門的課程銜接運行機制
我國中職院校一般由屬地政府管理,而高職院校則由省一級的政府管理,由于中高職院校的管理系統不同,相互溝通不足,缺乏統籌管理,使得中高職院校課程銜接出現脫節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學生繼續教育的進行。
為此,教育部門應該出現協調,制定合理的銜接規劃,做好頂層建設,政府部門要根據教育部門的科學規劃采取相應的措施,做好統籌管理工作,進行的專業布局,合理規劃專業課程銜接,對中高職管理系統加強監督和評價,推動中高職院校教育改革,建立專門的課程銜接運行機制,促進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的發展。
(三)加強課程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的載體和依據,教材質量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質量。目前我國的中高職教材編制仍是照搬學科化的課本,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中高職院校的教育屬于職業教育,應重視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而現存的課程教材阻礙了其職業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畢業后的就業。
因而中高職院校要打破傳統的照搬學科化教材,創新教材編寫模式,根據學生職業化的需求,采用單元項目化的編寫模式,使課程教材滿足學生的就業技能要求,讓學生在未來工作中更好地適應崗位。在中高職院校課程銜接的教材編制時,教材中單元項目要有層次的進行,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做到循序漸進,實現有效的課程銜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的發展。
同時中高職院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讓企業參與到教材開發上來,企業的專業人員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企業的用人標椎和能力要求有很深的了解,能夠讓一線的最新技術成果融入到教材中,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四)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的水平與素質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因而中高職院校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能讓學生更好地吸收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促進學生職業化發展。教師應積極提升自己的實踐和專業能力,掌握物流管理專業新的發展趨勢和技術,利于課余時間到物流行業相關企業進行實踐,了解生產和工作運行的程序以及最新工藝的發展,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另外,目前中高職院校的新教師大多數是來自普通高校的應屆本科、碩士畢業生和博士生,專業知識面比較廣,但是沒有在行業企業的一線工作一定的時間,專業實踐經驗較薄弱,新教師同時還缺乏專業的教學訓練,缺少教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中高職學生正值青春的年齡段,易出現叛逆等心理,教師應如何正確與學生的相處,這些情況在此前教師并為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因此,中高職學校要重視對教師的培養,與企業進行合作組織教師到企業實習,提高教師的實踐和專業能力;開展教師的交流和演習,定期安排教師到專業的機構進行教學課程學習活動,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可以增加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提高教師對中高職課程銜接的理解和認識,有利于促進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水平和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重要性,應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體系,合理定位銜接人才培養目標,加強統籌管理工作,建立專門的課程銜接運行機制,加強課程教材和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促進物流行業的發展。(作者單位:1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2湖南軟件職業學院;3.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