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清 邵燕麗 張林 胡力源

目前我國處于脫貧攻堅的決勝時期,精準扶貧的推進需要發展普惠金融。小額信貸機構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有金融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有效的服務。這有利于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市場活力。本文聚焦于成都市小貸公司發展現狀,基于審計理論,分析小貸公司在籌資和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研究對策,旨在以高質量審計助推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更好地服務成都市區域經濟,早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一、成都市小額信貸機構發展現狀
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國家戰略。而小額信貸機構作為普惠金融體系下的重要手段,對貧困戶、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表1成都市小額信貸機構現狀
自2011年以來,成都市的小額信貸機構呈持續增長態勢,放貸規模逐漸擴張,表明小貸機構的規模不斷擴大,服務對象更具多樣化,發展態勢良好,在整個金融市場體系中影響力不斷增強。
成都市正式開展小額信貸公司試點工作以來,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已成為解決中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問題的主力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成都市實體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早日走向共同富裕,助推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
二、成都市小額信貸機構風險分析
根據對國內小額信貸機構風險現狀的文獻檢索,淺析國內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并通過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聚焦于成都市的現狀,探究其具體問題,概括出近十年以來成都市小額信貸機構在籌資、經營活動中的“貸款難,難貸款”根本性問題。
(一)籌資活動風險
1.融資方式
近年來,隨著中小微企業對融資需求的增加,融資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這推動小額貸款的進一步發展,但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可貸資金短缺便是小貸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導致了小額信貸機構資金供應不足,長期處于可貸金額低于市場需求的狀況,無法長期可持續化經營。
2.非法集資
由于小額信貸機構內部籌資有限,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程序復雜、要求異常高,且國家對此有明確的金額限制,政府撥款力度達不到小額信貸的融資要求。這使小貸機構資金供不應求,全國出現各種高回報的非法集資活動。成都市部分小貸機構也有出現此類現象,且愈演愈烈。這些活動主要以虛擬項目、借貸項目、街頭代理融資、代理融資、投資基金、網絡貸款等形式進行。
(二)經營風險
1.經濟效益低
小額信貸機構只能經營貸款業務,不能從事票據、委托貸款等其他低風險業務,經營范圍單一且風險高,利息收入成為其唯一來源。這種單一的盈利模式導致小額信貸機構經營風險偏高、經濟效益偏低。若無法對經濟效益進行合理的管控必將最終導致小額信貸機構陷入難以自拔的困境。
2.信貸風險高
信貸風險通常是指借款人在經營借款業務期間,由于各種無法預料的因素,導致業務實際收益與預期效果產生的偏差,從而發生各種損失的可能性。在金融市場的資金流轉過程中,貧困戶、中小微企業作為主要借款對象,其整體素質偏低,信用觀念淡薄,影響資金回收的不可控因素較多,違約風險、資金回收風險等偏高。
三、基于審計理論的對策分析
(一)加強政府審計、確保資金來源穩定合法
政府審計是監督金融市場資金來源穩定性、運營合法性不可或缺的手段, 對于保障我國普惠金融體系下小額信貸的穩健、合法運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部分小額信貸機構存在資金短缺、融資難的現象,進而導致其非法集資行為。政府作為監管金融市場的主體之一,應加強政府審計,一方面適當放寬小額信貸機構籌資的限制,拓寬其融資渠道,確保資金來源穩定;另一方面也應建完善籌資體系,加強監管力度,確保小額信貸機構籌資合法化。
(二)建立小額信貸機構經濟效益評價體系
經濟效益審計是在現有的財務審計的基礎上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所做的雙重審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 小額信貸機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經濟效益審計在小額信貸機構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面對當今小額信貸機構經濟效益較低的現狀,企業應建立經濟效益評價體系,定期評估經營現狀,以便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作出整改措施, 以增強小額信貸機構的盈利能力,提高經濟效益,促使其良性、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信貸風險審計、提高風險管控能力
信貸風險審計既是小額信貸企業進行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步驟,又是保證小額信貸風險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促進小額信貸企業取得實質性成果的重要手段。面對當前小額信貸機構信用風險高、資金回收率較低的問題。首先管理層必須從大局出發,強化風險意識,重視風險問題,明確風險責任,從而提高借款的放款質量,有效預防和降低信貸風險。其次要積極運用風險審計理論,建立健全有效的風險評價體系,不斷完善放貸程序及借款審批制度,加強貸前評估、貸后檢查。貸前培養員工的風險敏感性,嚴格審查借款對象,確保借款的投放效果,以達到有效控制可能誘發的風險問題的目的;同時必須重視貸后檢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評估可能出現風險的大小,以便及時采取風險預警措施,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降低信貸風險。
(作者單位:成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