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霞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內容的簡要說明
首先,需要清楚的是,我國新政府會計制度是為了優化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收支管理而頒布的。新制度的推行既能有效反饋現存財務形式,又能及時反饋收支出入狀況,并且擴大相關制度的應用范圍,豐富關于資產清算等業務的財務核算工作內容。不僅新設了關于正建項目、無形資產、破產清算等財務核算項目,還增加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政府物資撥款等會計項目。使得新政府會計制度能更清楚明了的掌握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除此之外,新制度還增加了有關待償債、凈資產與資產基金內容的項目,使得相關單位能夠對凈資產有著更為清楚的認識,核算出最為完善科學的凈資產核算信息。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財務核算的具體影響
(一)優化固定資產核算形式
隨著新制度的推行,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核算形式上也發生了優化與升級,對于固定資產的相關價值確認方面進行了革新。首先,固定資產被新制度分成兩個環節來進行,分別是初始確認與再確認。初始確認的重點工作在于對某固定資產的市場價值進行估算與確認;而再確認強調的就是該固定資產的后續開支的評估。在入賬方面,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必須以公允價格進賬,而在無法確定公允價格時就依照法律合同價格進賬。與此同時,新制度規定,固定資產的財務核算必須遵守雙基礎體系的原則,使用平行的方式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既合并又區分開來。在必要時,也可以將涉及到現金開支活動的財務核算交于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共同處理。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于固定資產核算形式的優化與創新,使得事業單位更能精確無誤地處理固定資產核算業務,進一步控制事業單位的支出成本,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二)方便會計核算財務數據
新政府會計制度不僅對固定資產核算形式采取了調整,還嚴格規定了事業單位財務核算的相關信息內容,統一了事業單位的財務核算標準,進一步方便了會計核算財務數據。與此同時,由于權責發生制的有效實施,事業單位會計進行財務核算,能夠更具權威性、科學性與精準性,也為之后進行財務復檢等形式提供了信息保障。除此之外,新制度還添加了收入與支出等有關要素。簡而言之,就是將屬于當期財務的必須在當期完成,這不僅有利于全面提高核算數據的可靠性,還有利于將同期數據進行同比與環比,提高有關數據的關聯性。而新制度中對于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相關核算細節,如折舊、提現、攤銷等內容都進行了新規定,有了新要求,這點上文有所詳細介紹。
(三)提高事業單位財會管理水平與技術
由于權責發生制的推出與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也進一步規定了事業單位關于收入與支出費用的處理細節,不僅有利于將各式各樣的財務收支進行歸整,還有利于提升事業單位的財會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財政撥款資金的使用效益。新制度還要求事業單位內部根據企業自身情況,構建全新的財務與預算績效雙重管理制度,以期得到高水準的財務核算管理服務。同時,根據新制度規定,負責編制財務報表與預算報表的負責同志,要全權承擔報表出行后的相關責任,保證相關報表的精準性與無誤性,使得報表能夠有效反饋出該公司實際的財務情況,為政府機關提供實時準確的有效財務數據。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存在的阻力
(一)增加了資產核算與管理壓力
從某些方面來說,新制度還是保留了傳統制度下關于資產核算與管理方面的部分優良要素,比如對于資產管理的基礎業務的要求與權限就未發生轉變。但新制度還是完善了事業單位關于資產管理事業的相關細節,并安排了更高水平的任務。比如,在資產的層面,事業單位在核算時就將基礎性投資合并進了單位內部報賬,享受項目獨算的權利。根據權責發生制的具體規定,新制度還要求資產核算必須加入來往金額的款項證明,以長期投資的要求來計算資產。上文也強調了,新制度格外關注城市基礎建設投資的資產核算,比如保障性建房、公共事務辦理等。在負債清算的層面,事業單位需要提高計算負債數額、受理負債案件清算等技術水平。在凈資產結算的層面,新制度根據具體情況,將數據分為了盈余計算、基金專用、利益調整等重要關于凈資產計算等內容。總而言之,新制度的推行,很大程度上回導致事業單位的資產核算壓力逐步增大。
(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隊伍的不專業阻礙新制度推行
眾所周知,一個部門、機構的工作人員直接決定了該部門、機構的辦事效率與辦事質量。現階段,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推行也需要依靠踏實能干、且具備專業知識與政治素養的專業人士。由于事業單位的特殊制度與待遇,部門員工缺乏對自身素養的及時提高,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進而導致某些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缺乏與時俱進的專業知識,進行不規范。不合約的行為。因此,事業單位的財會人員專業素質影響了新制度的推廣與實施。
四、新制度推行的相關應對措施
(一)構建新形式、信息化的財會管理平臺
伴隨著新制度的推行,有關企業的財會核算體系或制度都會隨著財務核算模式與基礎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因此,事業單位在財務核算與預算管理兩方面就要求加入更有效、更便捷的管理平臺與核算模式。現階段正處于新舊制度的交換時期,需要依靠人工核算與智能核算共同進行。上文也提到關于雙基礎體系的原則,必須解決平行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等問題后,再進行系統或平臺的優化或調整,進而完善財務核算與預算管理等信息的網絡化與信息化。現階段,事業單位想要推行新政府會計制度,就必須建立健全新形式、信息化的財會管理平臺,新平臺不僅需要技術支持,還需要會計相關信息和核算數據的支持。與平臺設計人員聯系,盡可能地制造出能夠同時服務于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并提供相關數據的信息化財會管理平臺,進一步保障事業單位財務核算的科學性與精確性。值得注意的是,該平臺還需符合兩點要求,一則是要求新平臺必須契合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二則是要求事業單位的個體平臺必須與全國總平臺相關聯,盡可能地在不丟失、不遺漏、不重復數據的前提下將平臺搭建完畢。
(二)規范事業單位財務核算范圍
眾所周知,事業單位的相關經濟事務是根據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開展的。而隨著新制度的推行,事業單位相關財產審核清算、財務清理等工作也需要進行不小的調整。新制度規定,對于之前長期掛賬而導致應收款長期難以回收的款項或投資,需要及時的進行處理回收,并且提供出詳細的、能夠說明本事業單位的資產情況的財務報表,進而保證年末的財務工作報告能夠真實、準確且可靠。除此之外,新制度還要求事業單位在進行資產清算與自查業務時,需要根據自身特點與具體情況進行梳理,進一步確定自身的財務核算業務內容。
(三)加強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隊伍建設
新政府會計制度在對相關規定、模式、內容進行修改的同時,對事業單位財會人員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新要求,對財會人員發起了新挑戰。這就要求我國事業單位員工需要繼續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建設,努力提高財務核算水平與質量。企業方面,也需要加大對內部員工的理論培訓與實踐鍛煉,盡可能地培養出于新制度要求相匹配的專業人才。同時,建立健全績效管理制度,將財會人員的財務核算質量、效率與員工績效、工資掛鉤,努力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介于新制度是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事業單位在能力范圍內還可以建立其他機構進行交流學習,分享經驗。
五、結語
總而言之,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核算方面帶來的影響利大于弊,事業單位如果能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適合自身具體情況的應對措施,就能利用新制度帶來的有利影響,大大提高財務核算的質量與水平,進一步提高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益,為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作者單位:阜新市自然資源事物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