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摘要】本文對長期以來公路工程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多年工作實踐,從設計、管理、施工到后期日常運營等各方面提出合理的改進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公路工程;環保問題;改進措施
長期以來公路工程建設領域粗放型的建設帶來如水土流失、自然環境破壞、噪聲污染等諸多環境問題,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與國家提出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交通強國要求不相協調,引起社會及交通行業廣泛關注。面對公路交通建設中存在的環保問題,結合現今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與評價,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環境污染,恢復路域生態環境,是現今公路建設者應當思考和探討的主要問題。
1、公路工程建設中環保問題現狀與原因
1.1水土流失問題
公路建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時也會影響甚至破壞周圍的地標結構,受到工程施工措施的影響,公路建設施工中水土流失現象較為普遍。施工中因暴雨天氣的原因,導致水土流失發生幾率較高,尤其是山區公路施工中,水土流失問題更為明顯。公路建設和施工中還會損壞原有的生態環境,進而引發更加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再者,公路建設中因坡度比較大且地質構造不佳,使得開挖地面和填方位置的路坡通常處于暴露狀態,若遭遇暴雨天氣極易引發滑坡、塌陷和水土流失等問題。若在處理的過程中應用大劑量的炸藥就會產生地層松動等問題,進而引發十分嚴重的安全隱患。
1.2公路帶狀延伸對當地自然景觀的破壞問題
公路帶狀延伸對公路區域的自然景觀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進而引發較多的環境問題。公路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帶狀延伸對自然風光和公路沿線生態景觀均會產生較為顯著的影響,且帶狀延伸也會影響沿線的生態走廊,進而縮小生物生活棲息的空間。
1.3公路通車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公路通車運營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十分明顯,如阻斷生態環境的連續性,進而致使交通事故頻發。車輛行駛中會出現較大的噪音和較多的尾氣,若其直接排放到大氣層中,則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甚至會對沿線的氣候、土壤、水質等產生較大的影響。
1.4原因分析:
長期以來工程建設領域重視工程實體質量與安全已形成慣例,導致從設計、管理、到施工企業對環境保護工程建設比較漠視。從設計方面分析,設計人員只注重工程實體設計,而對環保工程及施工過程中環境保護措施未進行詳細設計;建設單位方面,由于要節約有效的建設工程資金,在招投標階段,就沒對環保工程投入過多的費用,2018年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之前,工程量清單中就沒有體現環境保護費用,因此施工企業在投標時很少考慮環境保護費用。施工企業方面,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如果要對諸如生活污水、泥漿池排放、施工揚塵、廢料棄置等采取環境保護措施,由于沒有這筆專項資金,就要擠占一部分工程建設資金,所以環保投入就會盡量減少。綜上原因,所以就形成長期以來公路建設中上述環境保護薄弱環節。
2、公路工程建設中加強環境保護的必要性
公路建設為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關注關心的、涉及切身利益的問題。長期以來公路工程建設重工程實體質量輕環境保護等問題較為突出,公路建設給周邊環境帶來的破壞等環保問題受到民的關注。
3、公路建設環保問題改善措施
3.1加強設計階段環保工程設計質量
在公路工程設計階段,應做好合理的線路規劃工作,加強環境保護工程設計,確保線路規劃方案選用的合理性,降低施工中對自然地貌、景觀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三者的融合發展。如果在公路線路規劃中,遇到穿越山脊的情況,在線路規劃上應以曲線模式為主,并減少高填深挖現象,以減輕對周邊植被的破壞,加強自然景觀的連續性。
3.2增加環境保護工程資金投入
建設單位要牢固樹立環保意識,增加公路工程中環保工程專項資金投入。在工程招投標階段,根據新的清單范本,結合當地政府對工程施工環保的要求,對工程量清單中環境保護費用做出相應要求,將環境保護措施費用盡量列為不可競爭費,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求監理單位嚴格監督施工企業環保措施到位,并按實計量。
3.3噪音污染的合理管控
一方面根據公路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噪音污染問題,有針對性的制定科學合理的管控措施,降低噪音污染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公路交通工程的順利進行。如針對公路交通建設中爆破工程帶來的噪音,可通過優化施工技術的方式,對爆破產生的噪音予以控制,降低爆破分貝。另一方面可通過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和養護來降低機械設備運行中噪音的產生;如開展定期養護工作、做好潤滑措施等,從而提高機械設備運轉效率,降低摩擦中噪音的產生。
3.4大氣污染控制
公路工程建設中大氣污染多來自于施工場地、拌合站、施工便道揚塵等對大氣造成的影響,應根據施工實際有針對性的制定合理防控措施,降低粉塵、二氧化碳、汽車尾氣等有害物質的排放,保證環境質量。例如,在施工過程中粉塵污染的控制上,可通過灑水降塵的方式避免粉塵擴散;針對現場機械設備運轉中產生的粉塵,可通過開展設備養護工作降低廢氣產量。
3.5水污染的控制
公路工程建設中,對水源的需求量較大,如不實施有效處理,產生的水污染問題將極為嚴重。由于施工產生的污染含有的有害成分較為繁雜,為了加強污染控制,應不斷完善集中控制及處理工作,通過設置集水池、沉淀池等方式,合理運用凈化處理技術,將生產和施工中產生的廢水實施循環處理,并通過逐層過濾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這樣處理后的污水排放到環境中,能夠有效降低對周邊水源的污染和影響。
結語:
公路工程建設除了要保證工程實體質量外,還應加大工程建設中環境保護力度,有針對性的開展環境問題治理工作,做好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將生態環保理念貫穿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養護全過程。推進生態選線選址,強化生態環保設計,避讓耕地、林地、濕地等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國土空間,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嚴格控制施工中環境保護工程質量,提升公路建設的整體價值,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的共同發展,將我國公路建設成真正的綠色低碳環保的交通廊道。
參考文獻:
[1]張程.公路交通工程建設中環境保護問題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7).
[2]李少禎,肖利明.加強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設施建設探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