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媚
摘 要:信息技術的出現為幼兒園德育教育工作開啟了全新篇章,推動幼兒德育教育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挑戰。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幼兒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從德育教育資源引入、德育教育課程拓展、德育教育課程活化三方面入手,以此提高幼兒園的德育課程教育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園;德育教育;新視角
一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幼兒園德育教育內涵
(一)信息技術內涵
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壯大進一步推動了社會進步,先進信息技術逐漸融入到各行各業之中,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模式,同時也顛覆了社會大眾的生活、學習方式。以教育行業為例,信息技術的融入改變了枯燥乏味的傳統教育氛圍,使得教學手段更為豐富完善、教學模式更為多元開放,并且給德育教育工作注入了全新活力,進一步推動了幼兒德育教育工作的發展壯大。
(二)幼兒園德育內涵
幼兒園德育教育工作是建立在社會公德基礎上依據幼兒身心特點制定的道德品質培養、行為習性養成的社會活動。幼兒自出生開始就處于社會關系網絡之中,掌握基本社會公德是必不可少的禮儀與要求。幼兒教育作為孩子啟蒙教育初始階段,是其行為養成、性格塑造、品質培養關鍵時期,需要因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
二 信息技術環境下開展幼兒園德育教育含義
(一)幼兒園德育教育重要性
在幼兒園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手段,幼兒園需要依照幼兒身心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目標與計劃,提高幼兒情感認知、思維品德的同時幫助其養成良好交流溝通及邏輯思維能力,以便滿足當今社會的全方位人才培養需求。德育教育包含了人與社會、自然、人類的全部行為準則,是幼兒教育不可獲取的一部分,只有掌握了基本德育素養才能在現代社會立足。幼兒因其心理、年齡特點,極易受到外界環境及周邊成人的影響,合理的德育教育手段能夠推動幼兒知識技能、思想情感的穩步提升,因此越早接觸德育教育越能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簡言之,幼兒德育教育能夠引導幼兒養成分享、交流的社會習慣,在遵守道德規范的基礎上與他人形成和諧融洽的社會關系。
(二)信息技術對幼兒德育影響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很多前沿技術理念、先進電子產品帶進人們的工作學習及日常生活之中,幼兒教育課堂也逐漸融入很多信息技術元素,這對傳統德育教育模式帶來了很大沖擊與挑戰。幼兒園管理層需要順應時代發展創新德育教學理念,從閉塞單調的教育模式轉變為多元合作的全新方式,將信息資源合理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通過有效的數據檢索與利用獲得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信息技術的融入發展為幼兒園德育教育工作開啟了全新篇章,如何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幼兒素質的全面培養與提升成為了社會熱點議題,信息技術的出現使得幼兒德育教育更為智能化、數字化。幼兒園目前使用的網絡互動平臺進一步拉近了“院校-幼師-家長”的距離,不僅實現了數據信息的順暢交流、無縫共享,同時也讓幼兒教育工作更為公開透明。
三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幼兒園德育教育新視角
(一)幼兒德育教育資源引入
德育教育資源指的是課程設計、方案實施、效果評估這一系列教育元素,可謂幼兒德育課程順利開展的基礎所在。教育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有助于提高德育教學效果與質量,傳統的德育教育資源具有落后、閉塞的缺點,不利于幼兒的身心素質培養,信息技術的出現大大豐富了德育教育資源種類及數量,使得德育教育工作變得更為生動、智能,多樣的資源形式貼近幼兒生活的同時進一步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例如為了糾正小班幼兒自我意識太強的錯誤行為,幼師依據小班幼兒身心特點開展了“一起玩耍,更加開心”的教育活動。本次教育活動目的在于教育幼兒養成友好分享、和諧相處的交往模式,幼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以往拍攝到的幼兒活動視頻、照片篩選展示給幼兒,并通過適時的語言引導讓幼兒明白與人分享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創設一個活動情境,鼓勵幼兒參與其中、引發幼兒交流討論,并引導其以換位思考的方式明白和諧交往的益處。這種有別于灌輸式德育教學的授課方式更能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教育內容從小班幼兒日?;顒尤胧?,有助于幼兒邏輯思維、表達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能潛移默化的提高幼兒社交能力。
(二)幼兒園德育課程拓展
德育課程設置合理與否直接關乎著幼兒園日常教學質量與效果,課程資源只有不斷的拓展延伸才能滿足不斷增加的幼兒德育教育需求。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成長的幼兒具備更強的認知能力,更能感受到來自學習的樂趣。傳統的幼兒德育教學工作表現為資源單一、模式死板的特點,嚴重制約了幼兒德育教育工作發展,信息技術的豐富充盈大大彌補了這一缺陷,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德育課程資源。幼師通過網絡檢索的方式能夠快速知曉前沿德育教育理念、學習最新德育教育技巧,并結合幼兒身心特點優化德育課程設置,以此提高德育課程趣味性。電視廣播、網絡媒介的出現進一步豐富了德育教育課程資源,這些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幼兒成長生活之中,為德育教育的深入發展提供了諸多助力支持。以某些幼兒愛亂扔玩具的情況為例,幼兒園可以通過在校園網平臺開設論壇的方式,集合全體幼師智慧就這一現象進行討論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開展“遵守紀律”的德育教育活動;通過微信、QQ等線上交流平臺與幼兒家長取得聯系,集合一切力量共同督促幼兒成長。這種德育教育模式擺脫了時間、空間束縛,不僅能夠獲得更好宣傳效果,同時也能大大提高德育教學效果與質量。
(三)幼兒園德育課程活化
幼兒園德育課程若想實現活化管理需要集合一切力量共同努力與奮斗,這就要求幼兒園管理層需要與所在社區、幼兒家庭取得緊密聯系,以通力合作的方式為幼兒德育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通力合作的教育模式是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必然趨勢,也是幼兒德育教育高效順暢進行的基礎所在,信息技術的出現讓這種交流溝通更為智能便捷,也進一步提高了德育課程活化效果。以六一兒童節的親子活動為例,幼兒園可以通過線上交流渠道向幼兒家長發送邀請函,并鼓勵家長及幼兒參與到活動規劃設計工作中,通過對反饋建議的收集整理,確定最終活動方案。這種德育教育活動規劃方式有助于實現信息資源的科學整合、合理利用,線上平臺聯絡形式縮短了前期交流溝通時間,提高了德育教育活動時效性,同時也能及時解決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等問題。綜上可知,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德育教育活動設置工作能夠擺脫傳統教育束縛,有助于幼師及時獲取各種稀缺資源,家長及幼兒在參與活動規劃的過程中也能獲得成就感、歸屬感,進而幫助幼兒強化自我認知,獲得更好的素質培養效果。
結語:
幼兒啟蒙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品德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幼兒教育作為德育教育起始階段,需要引起幼兒園及家長的高度重視。幼兒因其心理年齡特點,其性格養成、習性培養極易受到周邊環境及成人習慣的影響,因此加強幼兒園德育教育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社會大環境的不斷變化,幼兒園在制定德育教學計劃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要素,找準切入點拓展德育資源、活化德育課程,借助多方手段創建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平臺,以此實現信息技術與德育教育的完美結合,確保幼兒德育教育工作高效順暢進行。
參考文獻:
[1] 林敏. 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園德育教育的新視角[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4): 20-22.
[2] 薛曉琴. 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園德育教育新視角[J]. 科學大眾,2017(8): 118+130.
[3] 王恒. 基于立德樹人背景的幼兒德育教育探究[J]. 科學咨詢,2019(3): 45-46.
[4] 宿麗娟. 創建德育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 學周刊,2019(7): 21-23.
[5] 徐曉燕,武芳. 幼兒德育隱性課程開發的問題和對策[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4): 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