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乾
摘 要:進入日新月異的21世紀,由于課程標準和教材的不斷改革與完善,教育教學的目標和內容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學重心也逐漸從傳統的圍繞問題展開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向轉移。創新是個人、集體,也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發達的源動力,對作為最重要基礎學科的語文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偉大使命,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生創造力;策略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能讓學生找到主動學習的樂趣,并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對此,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作出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動手實操是學習的基礎,也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探索過程,通過具體的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主動權,通過手、眼、腦各感官的參與和知識建立起更清晰的印象,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打下良好基礎。如,在《少年閏土》一課中,先讓學生預習,按課文中閏土的形象準備相關道具,搜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如可以通過閱讀、上網或是訪問其他等途徑搜集與作者魯迅先生相關的故事,上課時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搜集到的資料,可以按內容分類,或是按形式分類,學生分組按課文情境進行角色扮演,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化。這樣才能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樣才能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二、培養學生發現和質疑問題的能力
任何創新的前提都是質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并盡可能多地營造“提問”氛圍,引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和對比,多動腦多動口,課堂中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已學內容互相進行實踐探討,將教學過程由老師指導變為學生自主,實現學生人人參與,互動交流,人人成為實踐者、觀察者、探索者;這樣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還能讓他們在探索中實現個人的自我表現欲望。如: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這兩句詩的前后聯系,為何要用“雪”和“鉤”來形容“沙”與“月”,“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后兩句與前兩句的轉折點在哪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聲?試著將前兩句換成別的形容詞看看效果,通過在課堂上互動的形式,培養和發現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
三、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讓學生結合已學內容寫學習心得與日記,每學習一個單元小結一次,并以“如何更好地學好和提高語文成績”為主題在班會中進行交流,要求學生在分享的同時思考,引導他們發現與分析他人與自己的思維方法的不同之處,學會歸納和總結也是教學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將學習過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才能形成有效的知識鏈。
四、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思考是生命的靈魂,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動思考和探索,需要老師正確引導并精心策劃教學內容,營造適合思考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搭建探索的平臺,這就需要老師不斷學習和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思路,結合實際設計出更精彩的教案,并根據學生過往學習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制作有效的課件,在教學過程中捕捉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隨機引導,在有效的學習環境下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態度。
五、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全面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的課后作業,是鞏固學習成果的必要手段,也是老師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作業的布置也要與時俱進,在傳統的書本作業中適當穿插布置網絡作業,基于網絡作業的趣味性、開放性,一系列的闖關和PK的過程中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這也是一種與時代相結合的新型學習方式。利用網絡資源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創新意識。數據量大、查詢分析復雜是大數據分析的兩個特點,它與傳統的數據庫應用相比能更多地處理數據,更快地分析數據庫。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最大的弊端在于學生一離開學校,對于有疑問,或者對課程有不夠明白的地方沒辦法及時答疑解惑。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教師不僅可以通過線上信息化迅速解答,還可以通過拍攝短視頻的方式將課堂知識點總結后拍攝給學生復習,學生也可以同樣通過這樣的方式與教育者們進行“交流”。這樣不僅讓學生復習一遍所學知識點,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還可以用這種方式發現自己在學習中所欠缺的部分,也更方便記錄疑惑,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和老師同學共同探索答案。因此教育者們不應該忽視或對網絡教學模式避而不談,因為網絡教學模式的興起必定有它的可取之處,教育者們應該利用網絡,在課堂結束留下疑問,讓學生們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來搜索答案,以此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創新是一種能力,是高層次的思維活動,能讓個人和社會受益無窮。創新是觀察、操作、思考、歸納總結的產物。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策略,認識創新意識的重要性,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之間的合作,提倡探究式教學,打造創新性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趙影.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策略探討[J].好家長,2017(37):108.
[2]王雪聰.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策略探討[J].新校園(旬刊),2017(11):108.
[3]賈海紅.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策略研究[J].祖國,2018(7):18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