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安,馮敏鈴,張定煌,劉銘揚,張益文,鄒學仁
(中山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廣東 中山528400)
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煤、石油、木材、煙草、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機物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揮發性碳氫化合物,是重要的環境和食品污染物。美國環保署(EPA)已將16種PAHs確定為環境優先控制污染物[1]。環境中的PAHs可以通過降雨等方式進入土壤,而且一般土壤中PAHs中的含量較低,給研究PAHs的分析方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尋找適合PAHs的提純、純化及分析方法對在土壤中PAHs的來源調查、分布特征和遷移轉化等研究工作至關重要。目前國內外對土壤中多環芳烴的研究已越來越多,準確的檢測方法是研究PAHs環境行為的重要手段。
PAHs前處理提取方法主要有QuECh ERS法、超聲波萃取法、加速溶劑萃取法、索氏提取法等,QuEChERS法與超聲波萃取法前處理雖簡單、便捷但土壤的結構和性質復雜,對PAHs并不能完全提取。相對而言,加速溶劑萃取法與索氏提取法是近年來萃取土壤污染物的新方法。加速溶劑萃取法是在提高溫度和壓力的條件下,加快有機溶劑萃取的方法,但因加壓時容易出現漏液,需定期更換部件。
GC/MS常用于PAHs檢測分析,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法(GC-MS/MS)通過監測目標物1-3個特征離子(母離子)裂解生成子離子的二級質譜(選擇反應監測模式SRM或多反應監測模式MRM)進行檢測[2],基質干擾少,比GC-MS僅檢測目標物一級質譜電離產生的特征碎片離子(SIM),選擇性、準確性和靈敏度更高[3]。
研究綜合考慮,使用索氏提取法作為土壤的提取方法,采用加熱浸泡與淋洗同時進行,能充分加快萃取過程,且能批量處理樣品。結合硅膠小柱凈化,開發了全自動索氏提取-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法測定土壤中18種PAHs的新檢測方法,對土壤中常見的18種PAHs進行高效、可靠的檢測。
2.1.1 試劑
18種PAHs標準品(美國Accustandard公司);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正己烷(德國merck色譜純)。
2.1.2 儀器與設備
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儀(Agilent7890B-7000C美國安捷倫公司);全自動索氏提取儀(德國Gerhardt Soxtherm 412);電子天平(Precisa公司);旋渦混合器(上海精科XW-80A);氮吹儀(天津恒奧HGC-24A);超純水制備儀(Millipore公司Mini-Q);硅膠小柱(Agilent 1mg/6m L)
2.2.1 樣品處理
采集農田土壤,樣品深度均為15 cm以內的表層土壤。將采集的土壤除去石子、植物根莖等雜質,用木錘將成團土塊打碎,自然風干,研磨粉碎過100目篩,用塑料樣品瓶-18℃密封保存。
2.2.2 提取
準確稱取10 g土壤樣品置于干凈濾紙筒,加適量脫脂棉平鋪于土壤表面。將濾紙筒固定于不銹鋼架放入提取杯中,加入80 m L正己烷和乙酸乙酯(1∶1v/v),以混合溶劑液面超過土壤表面約0.5 cm左右為宜。將提取杯裝入全自動索氏提取儀中,設定萃取參數:提取溫度110℃、熱浸提時間25 min、淋洗時間30 min。控制吹氣次數使提取杯中剩余溶劑5 m L左右,將其轉移到試管中,再用2次3 m L正己烷清洗提取杯,洗滌液裝于試管,50℃氮吹至近干,用正己烷定容至5 m L,旋渦混合,備用。
2.2.3 凈化
將硅膠小柱用6 m L正己烷預洗,棄去預洗液。待液面到達填料表面時,迅速加入上述5 m L殘渣溶解液,不收集。再用2次5 m L正己烷和二氯甲烷(1∶1v/v)洗脫,擠干,收集。50℃氮吹至近干后,用2 m L正己烷溶解,過0.2μm濾膜,待測。
2.2.4 儀器工作條件
色譜柱:Agilent HP-5MS(30 m×0.25 mm×0.25 μm);進樣口溫度:250℃;載氣為氮氣,1.2 mL/min;不分流進樣;進樣量:1μL。程序升溫條件(見表1)。

表1 程序升溫條件
質譜條件:離子源230℃,四極桿150℃;離子源及電壓:電子轟擊源(EI)70 e V。數據采集:多反應監測掃描(MRM)模式,保留時間、定量離子對及碰撞能量(見表2)。

表2 18種PAHs化合物質譜分析優化參數
實驗比較了甲醇、丙酮、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和乙酸乙酯(1∶1v/v)作為多環芳烴的提取液,結果表明:甲醇、丙酮的加標回收率低,甲醇不能完全提取二苯并(a,h)蒽;丙酮則對萘、蒽回收率低。二氯甲烷、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加標回收率都有較高的回收,但在使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1∶1v/v)為提取溶劑時,加標回收率最高,18種PAHs相對穩定重復性好,且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與儀器使用溶劑一致,方便使用。最后選擇正己烷和乙酸乙酯(1∶1v/v)為本試驗的提取溶劑。
對18種PAHs化合物進行保留時間及離子對的單標確認,再優化儀器參數將濃度均為100μg/L的PAHs混合標準溶液進行分段掃描,在18種PAHs中苯并(b)熒蒽、苯并(j)熒蒽、苯并(k)熒蒽這三種化合物在HP-5MS柱上無法分離,采用分段掃描結合不同離子對目標化合物進行定性定量,通過選擇多反應監測掃描模式(MRM),得到18種PAHs的總離子流圖(見圖3)。

圖3 18種PAHs的總離子流
由于購買的18種PAHs標準品出廠濃度不一致,可先用正己烷將18種PAHs標準品單獨配制為1000 μg/L,-18℃保存,有效期為1個月。用正己烷配制工作液上機測試,配制濃度為2、5、10、20、50μg/L的PAHs混合標準溶液,按2.2.4儀器工作條件進樣檢測,以混標的濃度為橫坐標,各定量離子色譜峰的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r2均大于0.997。最低檢出限按最低濃度點2μg/L的響應值與空白樣品中的噪聲響應的3倍計算(S/N=3)。結果表明,18種PAHs的方法檢出限為0.09~0.32μg/kg(見表3),能滿足土壤中微量PAHs分析檢測。

表3 18種PAHs的標準曲線方程、相關系數和方法檢出限
以不含多環芳烴化合物的土壤作空白基質添加50、100、500μg/kg混合標準品做添加回收試驗,每個濃度做3個平行,樣品放置過夜讓土壤充分吸附標準溶液,同時做空白試驗。結果表明,添加平均回收率在80.2%~92.4%,相對標準偏差(RSD)為3.2%~8.9%,回收率及重現性良好(見表4)。說明該方法具有較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可以滿足相關檢測要求。

表4 18種PAHs加標回收率和精密度
采集中山市某地區48個農用土壤進行測定,按照本方法的儀器條件進行測試。根據Maliszewska-Kordybach在1996年提出的土壤污染分類標準[4~8],含量低于200μg/kg的為未污染,200~600μg/kg的為輕度污染,結果表明,本次采集的48個土壤樣品中18種PAHs化合物有個別有檢出,但含量均低于200μg/kg,表明該地區未被PAHs污染。
本文建立了全自動索氏提取-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法測定土壤中18種PAHs的檢測方法。采用全自動索氏提取和硅膠小柱對樣品進行前處理,配合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儀高靈敏性進行檢測,該方法較高的靈敏度和精密度滿足實際樣品檢測的需要,可以作為常規殘留檢測方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