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強,劉大偉,張亞楠,,呂士成,邵梓豪,劉鴻麗,李洪山1,
(1.江蘇省海洋灘涂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重點建設實驗室,江蘇 鹽城224051;2.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江蘇 鹽城224057;3.鹽城市海洋灘涂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 鹽城224051)
生態旅游是一種全新的以生態景觀觀賞和體驗為內容的自然旅游方式,它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大前提。想要開展生態旅游項目,就必須將保護環境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先行條件,鳥類多樣性及其棲息生境嗜好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參數之一[1]。因此,開展生態旅游區鳥類多樣性及其棲息生境嗜好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動物學科相關工作者雖早有對鳥類與嗜好生境關系的研究,但他們的研究方向多數集中在鳥類群落組成及物種多樣性分析等方面,且研究重點側重于單一稀少物種,顯然對物種多樣性不利。以鹽城濕地為例,大部分相關論文是關于丹頂鶴等珍稀物種的種群變化、生境選擇、生境斑塊及與景觀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明確鹽城濕地生態旅游區鳥類種類組成及其嗜好棲息生境種類,從而為鹽城濕地生態旅游區景觀構建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供建議。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地處江蘇省中部沿海地區,主要職能是保護丹頂鶴等瀕危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棲息場所即灘涂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區所在地受自海洋來的季風影響,降水量充足,四時分明,溫度宜人[2]。保護區的核心區是一片保存完好的蘆葦濕地和灘涂濕地,是一些珍貴稀少鳥類及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棲息場所;緩沖區和實驗區基本屬于半自然或人工濕地及農田,進行曬鹽、水產養殖和農業生產等活動,這些地區同作為棲息的場所和豐富的食物資源來源地,對鳥類及其他生物生存繁殖起到了巨大幫助。
2.2.1 陸地鳥類
調查及統計的方法采用樣帶法,步行調查統計法。樣帶單側寬度的設置:樣帶單側度定為100 m,長度均定為3 km。在天氣晴朗、風力不大(一般在3級以下)的條件下進行調查[3];在清晨或傍晚鳥類出沒最高峰時期調查最佳;以1~2 km/h的步行速度邊移動邊進行調查。
只調查并記錄位于面前及兩邊的鳥類(包含向著身后飛行越過樣帶的鳥類,而向著身前飛越過樣帶的鳥類則不記錄)。如在鳥類繁殖期間進行調查則將觀察或聽見的一只雄性成年個體鳥類記為兩只;如未見到雄鳥,則將見到一窩卵或雛或一只成體雌鳥也視作一對。記錄所觀察到的個體離樣帶中線的垂直方向上的距離。對于集群活動的鳥類群體,將每一個群體視作一點,并記錄鳥類群體中心點到樣帶中線的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樣帶以外的個體或群體也要進行觀察和記錄,并且記錄下它們在中線的垂直方向上的距離。
2.2.2 濕地水鳥
對調查區域內鳥類的絕對種群數量進行觀察記錄。記錄的方式應該是以實體動物為主,在鳥類繁殖季節,可通過記錄鳥巢數量的方式[4]。在計數鳥巢時,把每一個鳥巢視為兩只鳥。
用雙筒或單筒望遠鏡進行觀測和統計。若是鳥類群體數目過大或者鳥類群體處于取食、飛行、行走等運動狀態時,則以5、10、20、50、100等為計量單位來粗略統計鳥類群體總數。
經調查分析,保護區共記錄鳥類405種(表1),隸屬于21目57科,其中物種數量在10種以上的目有:雀形目(Passeriformes)149種,占總數的36.79%;鸻形目(Charadriiformes)86種,占總數的21.23%;雁形目(Anseriformes)36種,占總數的8.89%;隼形目(Falconiformes)36種,占總數的8.89%;鸛形目(Ciconniformes)21種,占總數的5.19%和鶴形目(Gruiformes)15種[5],占總數的3.70%。

表1 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鳥類組成
從生態類群來看,保護區林鳥主要由鳴禽類組成,約占鳥類總數的37%;而濕地中水鳥基本上為涉禽和游禽,分別占到總數的25%和19%;猛禽類在保護區內也有一定的數量,約占保護區鳥類總數的11%左右;其他種類的鳥類相對而言數目較少,其總體數目約占保護區鳥類總數的8%左右。
從居留型來看,保護區內有候鳥30種,在保護區鳥類總數中占7.41%;夏候鳥56種,在保護區鳥類總數中占13.83%;冬候鳥119種,在保護區鳥類總數中占29.38%;遷徙經過的旅鳥204種,在保護區鳥類總數中占的50.37%。在保護區內繁殖的鳥類有66種,占鳥類總數的16.30%。留鳥和夏候鳥比例相對較小,這和保護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生境有關:①鹽城海岸線長,是候鳥沿海岸線南北遷徙的必經途徑,所以旅鳥種類非常豐富;②鹽城灘涂平坦遼闊,底棲生物量大,為過境的旅鳥提供了停歇和補充營養的場所,同時也吸引涉禽和水禽云集來此越冬。另外,近年來開發的養殖塘在冬季更為一些鳥類,特別是雁鴨類創造了良好的棲息地和食源地,這些都是形成冬候鳥較多的因素。
實地考察中主要選取了保護區中養殖塘、蘆葦叢、鹽沼生境和人工濕地這4種主要生境進行調查。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生境遇到的鳥類的種類和數量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3.2.1 養殖塘
種類最豐富的鳥類類群依次為雁鴨類、鷺類和鷗類,遇見數量最多的類群依次是雁鴨類、鷺類和鷗類,而遇見頻次最多的類群依次為鷺類、雁鴨類和鷗類。
3.2.2 蘆葦叢
種類最豐富的鳥類類群依次是雁鴨類、鷺類和鸕鶿類,遇見數量最多的類群依次是雁鴨類、鷺類和類,而遇見頻次最多的類群依次則是鷺類、雁鴨類和類。
3.2.3 鹽沼生境
種類最豐富的鳥類類群依次是鸻鷸類、鷺類和鷗類,遇見數量最多的類群依次是鸻鷸類、鷗類和雁鴨類,而遇見頻次最多的類群依次是鸻鷸類、鷺類和雁鴨類。
3.2.4 人工濕地
種類最豐富的鳥類類群依次是雁鴨類、鷗類和鸻鷸類,遇見數量最多的類群依次是鸻鷸類、鷺類和類,而遇見頻次最多的類群依次是鷺類類和鷗類。
總體而言,無論是從鳥類的物種豐富度、遇見數量還是遇見頻次來看,4種主要生境中主要鳥類類群均是鸻鷸類、鷗類、雁鴨類和鷺類。

表2 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4種主要生境鳥類類群組成
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是生態旅游的基本要求,了解鳥類多樣性及其棲息生境嗜好,合理規劃濕地開發,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在平衡生態為基礎的濕地建設中具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