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主任醫師 楊進剛
很多人對心血管的危險因素都耳熟能詳,比如吸煙、高血壓、肥胖、糖尿病、高膽固醇、缺乏運動等。但為什么心血管病風險依舊如影隨形?那可能是忽視了以下5種潛在的危險因素:
一項對148篇文章30萬人進行的研究表明,社會孤獨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煙15支,甚至比不運動所帶來的危險還要嚴重。另一項包含70項研究涉及340萬人的分析結果表明,孤獨、社會隔離和獨居都與早死風險增加有關,其危害相當于肥胖和每天吸煙15支。
社交媒體能拯救孤獨嗎?不能。一項美國研究顯示,刷微信或使用其他社交媒體超出2小時,孤獨感增1倍。
一項對近25萬美國老年人進行的研究表明,居住在草木豐茂的綠色環境能養心,各種心臟病風險均降低,總的風險降低19%。另有研究顯示,與住在綠植最少環境的人相比,住宅周圍滿眼綠色的人患急性心梗的風險減少了25%,患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減少了20%,患心力衰竭的風險減少了16%,患房顫的風險減少了6%。
為什么綠色環境有益心臟?一項發表在《國際環境健康研究》的研究表明,只要在花園公園之類的環境呆個20分鐘,就會讓幸福感提升約64%。情緒好自然有益心臟健康。
良好的睡眠對于維護心血管健康很重要。關于睡眠的研究也很多,比如西班牙PESA研究顯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或一晚醒來多次,均會增加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風險。還有研究顯示,一晚的睡眠不足就會致心率和血壓的增加,以及應激激素水平提高,從而置心臟于危險中。
2016年美國心臟協會(AHA)特別發布聲明稱,睡眠時間短、睡眠時間長以及睡眠障礙均與不良心血管代謝性疾病密切相關。
壓力,是現代生活的一種常態。而中美學者進行的一項研究提示,壓力的危害堪比垃圾食品。這項研究發現,那些暴露在壓力中的雌鼠,其與消化和代謝密切相關的腸道菌群的改變與進食高脂食物一樣。
人不比小鼠好多少。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許頂立等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工作壓力大會增加58%的腦卒中風險。而對于患有冠心病、中風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男性來講,工作壓力大更是雪上加霜,早死風險增加68%。
就是小孩也一樣。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兒童期如果承受較大的壓力,成年后罹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中國每年有160萬人因空氣污染而死亡,占中國總死亡人數的17%,死因主要是心臟病、肺病和腦卒中。
最近在Lancet發表的中國疾病負擔報告顯示,PM2.5是影響國人健康的第四大危險因素,前三位分別是高血壓、吸煙和高鈉飲食。
怎么減少空氣污染的影響?靠刮風吹不太靠譜。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等在JACC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在中國污染嚴重的城市,使用空氣凈化器對心肺功能有益。使用室內空氣凈化器的受試者的炎癥及血栓生物標志物水平明顯降低,且收縮壓和舒張壓也有所下降。
另有研究顯示,有名的地中海飲食可緩解空氣污染的危害。這種飲食模式強調多吃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堅果類食物,其次才是谷類,并且烹飪時要用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來代替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尤其提倡用橄欖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