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天津 300350)
高職院校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國家建設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歷史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高職院校是中國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把對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提高到新的歷史高度,除了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技能外,還應該加大對學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力度。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自覺承擔著弘揚中國文化的重任。
文化是日常交際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概念。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文化是一種思想,是人們從事某種活動的靈魂。文化屬于模糊語言的范疇,它可以指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飲食文化、語言使用文化、傳統習俗等。學術界對于文化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文化的內涵。有的學者認為文化是交際者思維與行為的共有程序;有的則認為文化是可以進行多種釋義的術語,在人們日常交際中可以靈活的使用。為了更好的進行后續研究,文章中的文化是指交際群體所形成的共有價值、觀念、思想體系、傳統習俗等,其能夠有意無意的支配交際群體的思維與行為。
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是一個對高職學生文化態度、文化知識積累、文化能力提升的綜合文化育人過程。近些年,國家對于文化自信也越來越重視。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是文化的參與主體,學生思想活躍,學生整體的文化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國家、整個民族的文化自信現狀。學術界,大多數的學者認為文化自信建設對于國家和社會建設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可以說,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但在文化強國上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文章中的文化自信是指交際群體對于自身文化所持有的認同和自信感,交際者會有意無意的在日常交際中踐行自身的文化價值和觀念,并對自身文化因素進行自主傳播。
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在自身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建立健全相關的文化自信培育機制,使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很好的傳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文化自信在高職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創新,文化只有在適應新的環境的過程中演變出新的內涵或形式,豐富自身,才能夠很好的被繼承和發展,確保自身不被淘汰。高職院校學生應該成為中國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應該勇于承擔中國文化創新的責任。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參與文化活動,并對文化進行相應的改造和創新。高職院校應該充分的認識到,高職人才培養不僅應該讓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掌握相應的技能,同時也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文化創新能力。擁有高度文化自信的高職人才,有能力也有利于宣傳和傳承中國文化的精髓。
對于文化的使用者而言,高度的文化自豪感有利于自身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同時,高職院校人才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其產生文化自豪感的基礎和前提。經過與高職院校學生訪談后,高職院校學生普遍認可自身需要進一步的增進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悠久、輝煌的文化。因此,如何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讓高職學生保持對中國優秀文化的崇敬和自豪是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的問題。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教育,使學生首先了解自身文化,認可自身文化,踐行自身文化,從而更好的增強學生的文化自豪感。
在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先進文化代表了一個文化發展和前進的方向。在中國的文化發展過程中,不僅有豐富的文化積淀,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現階段中國先進文化的最典型代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也是對中國文化的吸收、發展和創新。高職院校應該培養高職人才對中國文化充滿信心,充分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并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保護者和守護者。高職院校人才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夠讓學生自覺的追隨先進文化,從而成為宣傳和發展先進文化的主要群體。
對于當代高職院校學生而言,學生周圍充滿了各種形式、不同的文化及文化產品。因此如何使自身能夠吸收優秀文化的精髓,摒棄糟粕文化的侵蝕是大學生社會適應的一個基本技能。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應該提升學生對文化的鑒賞能力,確保學生按照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相向而行。高職院校的人才是中國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主力軍和重要群體,加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在當下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作為青年一代,高職院校學生擁有對中國文化高度的自信,就能夠很好的抵御其它文化對自身的否面影響,有利于中國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的預期自身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對自身的文化更加充滿正面憧憬。這種強烈的文化預期行為又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對自身文化產生高度的認可,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特別是近些年,通過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在接觸一些域外文化的過程中對自身文化的自卑感,同時也可以抵御對域外文化的盲目追風和崇拜。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高職人才文化自信的過程中,既要制定相關的文化自信教育目標,同時也應該幫助學生更好的梳理中國文化發展的未來方向。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掌握、理解和實踐上,高職院校應該確保學生能夠清晰的認識到國家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使學生能夠自覺傳承、宣傳先進文化。
近些年,國家對于國民文化自信的重視越來越高,文化自信也成為了當代中國“四個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建設和改革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歷史使命,理應在人才培養中注重對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使培養出的人才成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文化自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人才的文化創新,增強學生的文化自豪感,有利于促使學生追求中國最先進的文化,理性審視域外文化的影響,正確把握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因此,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機制中,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對高職人才的文化自信培養,這也是高職院校的時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