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莎靜
(九江職業大學護理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高職基礎護理課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必修的專業課。基礎護理課對大部分學生來將比較困難,主要是其以理論內容為主,雖然教材有插圖作為輔助說明,但是學生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內容,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立足課程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實際情節,結合教材版本的特點,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工作。
高職基礎護理課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必修的專業課和教學的重點內容。傳統教學模式下,高職基礎護理課教學通常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的引導開展教學工作,其主要的教學思路是:基礎護理課的教學難度比較大,偏重理論,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學生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現象,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采用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可以保證學生學習的效果處于較高的水平上,加上課堂的一問一答的方式提醒學生注意力集中,效果比較理想,而且教師課堂操作比較簡單,只需要按照教材內容講解即可,學生死記硬背就可以達到一定的水平。這種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遏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對基礎護理課的內容多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生之間成績差異比較明顯,不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習慣。
此外,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了高職教育的標配,針對基礎護理課是集圖、文、聲、像一體的特點,多媒體教學被廣泛應用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需要照本宣科,而是結合電子教材內容開展教學工作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下,部分教師對多媒體教學形成了依賴,將“照本宣科”轉為了“照屏宣科”,嚴格按照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導致每一個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沒有重點標示出來,沒有突出知識點,每一頁的多媒體都好像電影畫面一樣,學生學習完成后對課堂內容沒有印象,也沒有形成有效筆記,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
高職基礎護理教學的知識點比較多,因此必須要組織學生對內容進行課前預習,幫助學生提前了解知識點和內容,提升對內容了解程度。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學生預習主要是以看課本為主,讓學生勾畫出相關的概念和內容,學生預習既沒有重點,也缺少預習的興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前會簡單對下節課的內容進行講解,提出重點和難點,同時提供微視頻地址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觀看,教師根據教材的重點進行微視頻的錄制,每一個微視頻控制在5分鐘左右,學生可以利用課下的零散時間進行微視頻的學習,既幫助學生提升了對內容的了解,形成了對重點和難點的初步印象,而且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對預習的抵觸心理。
如《住院環境》教學中,其重點是醫院環境的要求,難點是醫院常見不安全因素與方法措施。常見不安全因素與方法措施內容比較多,分散在章節的各個部分,預習難度比較大,學生缺乏預習的積極性。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將常見不安全因素與方法措施提前錄制成微視頻讓學生進行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微視頻快速了解常見不安全因素與方法措施,從而在課本中進行勾畫,既幫助學生了解了組織架構,也提高了學生的預習效果,教學效果比較理想。
以學生為主的課堂組織形式是翻轉課堂教學的標志。因此,高職基礎護理課程教學中應積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分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分組教學要求教師要對班級學生有一定的了解,按照4-6人一組的方式進行分組,分組過程中要做好優等生和后進生的安排,保證每一個小組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嚴禁后進生扎堆和優等生扎堆的現象。分組教學實施以后,教師應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工作,每一個小組設置小組長和副組長,協助小組內部進行分工,通過先進帶后進的方式,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生的參與性。
如《醫院感染》課程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組織小組自主學習,了解醫院內感染、清潔、無菌技術等基本概念和常用的無菌操作技術,通過小組自主學習方式,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要融入到具體的課程內容學習當中。以隔離技術為例,每一個小組成員都需要完成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內部做好分工,對基本知識、隔離原則、隔離種類和常見隔離技術進行學習,學習完成后進行互相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取長補短,效果比較理想。這種學習模式下,每一個學生都需要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才能與其他人交流,學生本著為其他學生負責的意愿也會主動參與到小組學習和交流當中,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
高職基礎護理課程教學中應注重課后構建有效性實踐性作業體系。當前,高職基礎護理教學中,課后作業很少會預留,多是以實踐課為主或者是以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為考核方式。學生課堂學習之后,在課下不進行復習和預習,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完成教學工作以后,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做好課后作業的設計的工作,課后作業要突出有效性和實踐性的原則,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學習的內容,鞏固和提升學生學習成績。課后有效性和實踐性的作業構建,需要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要突出教材內容,同時要引導學生將所學內容應用于實踐,幫助學生提升個人能力,因此課后的作業不僅要以試題的方式存在,還應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可以組織學生到實踐基地的社區門診、醫院門診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提升個人能力,也可以讓學生組織調研工作,通過調研提升對課堂內容的了解。此外,課后的作業應注重層次性,根據學生個體能力的不同,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既要有必做習題,也要有“選做試題”和拓展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需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成為了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這種教學模式勢必會產生因小組學習能力差異,學生個體學習能力差異而造成的知識點的遺漏,造成學習成績不理想,這也是部分教師不愿意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在基礎護理課程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時,應注重課堂和課下的指導,課堂上的學習問題容易解決,小組內通常會形成對個體的幫扶,從而解決學生遇到的共性問題,但是對學生個性化的問題則容易掩蓋。教師在課下應通過社交媒體做好學生個性化問題的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彌補知識漏洞,提升學習成績。
部分學生在基礎護理學習過程中,出于多種原因的影響,容易出現隨大流的現象,也就是小組人都會了,自己不會也要裝會,造成個人知識體系出現漏洞。因此,教師在課堂應積極通過QQ群、微信群進行指導,鼓勵學生私聊自己或匿名對自己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進行師生交流,對學生進行個別的指導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以后也應提供微視頻,讓學生對遇到的問題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再次學習,對遇到的知識和內容進行鞏固和提高,同時還可以提供一些最新的例題讓學生進行作答,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從教學的主導者轉為教學的引導者,在發揮引導作用的同時,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形式,充分尊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通過微課程學習、小組學習、課下師生互動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