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耘可
(保定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0)
如果要對機械制造自動化下一個定義,那就是通過實現機械的自動作業,去除人為因素,以此提升生產力,同時減輕人們的作業負擔。并且人為操作實現不了的精度,機器卻能夠輕而易舉的實現,這使得產品的一致性得到了保證。實事求是,國家目前的機械制造自動化程度還不夠高,技術方面依舊不夠成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故而,對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進行探討顯得極為重要。
在機械制造的發展歷史中,柔性化系統的出現無疑是革命性的。它的優勢在于能夠充分結合市場環境與使用者需求,對生產系統進行針對性的改善,進而使得產品能夠更好的迎合市場。在生產環節,我們可以使設計與生產進行更好的結合,然后借助計算機技術進行控制,強化企業對信息的管理能力,進而以最小的代價完成對數據的處理工作,讓企業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市場,根據市場變化規律進行戰略調整,使得產品有更強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柔性機械制造的出現,使得企業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的優化,同時還能夠提升產品的制造精度和一致性,實現產品品質的升級,為企業制造更多的利潤。對于柔性機械制造系統而言,通過與自動化技術的結合,可以更好的發揮自動化技術自身的價值,減輕人員的作業強度,提高產品生產效率,與此同時,也能夠完成人員作業所不能達成的特殊任務,在確保人員安全性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所謂的機械制造的智能化,實際上就是充分發揮智能技術的價值,將其落實到各個生產任務中,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撐下,盡可能模擬人類的思維,逐漸替換掉人工作業。機械制造智能系統的使用,讓我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到了智能化的魅力。比如,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能夠自行對操作命令進行監測,測算可能存在的失誤,對系統的運轉進行合理預防。智能機械制造系統最大的優點在于,其能夠在任意時刻對參數進行必要的調整,也就顯著的增強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外部環境發生突然的變化時,能夠靈活的進行應對,進而保證整個系統的運行不被影響。相較于以往的機械制造系統,智能機械制造系統在各方面明顯更勝一籌,它能夠進行自主學習,以此來提升系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當前階段,人們越來越關注機械的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技術開始被運用其中,這都使得智能系統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在自動化技術的基礎上,又研發出來CAD、CAPP等智能化技術。
機械制造中虛擬技術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兼有計算機技術、聲像技術、現代機械生產工藝技術等,與此同時,在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還發展了建模技術,進而形成了一個更加多元化的系統。虛擬機械制造技術可以實現對實際生產環節的模擬,它基于信息技術與仿真技術等,對實際生產涉及的人與物進行最真實的模擬,進而找出產品在真實情況下最可能暴露的問題,通過模擬發現之后,就能在還未投產之前進行修正,避免實際生產時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由此不僅可以極大的縮短研發周期,還能夠減少成本的投入,形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虛擬制造工藝中使用自動化技術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首先能夠完成對產品的自動化設計,然后就是確定機床參數以及各種補償,進而提升產品質量。
機械自動化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機床布局以及工藝設備都在不斷的革新,一直使用以前的布局與設備是無法實現技術上的提升的,更不能滿足現代化生產需求。參照當前國家的生產能力,只有大力革新低成本自動化技術,才能夠有效地帶動機械制造自動化能力的提高。經過分析發現,低成本的自動化技術能夠實現成本上的縮減,這是毋庸置疑的,企業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經濟利益。與此同時,尖端的自動化技術必然要尖端的設備去實現,而尖端的設備又需要尖端的人才去操作,只有將傳統的工藝技術和當代自動化技術進行整合,才能夠使得機械制造自動化的轉化更加具有效益。
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涵蓋內容甚廣,不僅涉及計算機技術,還有微電子技術等配套工程。我們需要在大力發展機械制造自動化的同時,健全基礎配套工程,使得機械自動化技術在發展過程中具有更強大的技術支撐。
綜上所述,機械自動化技術對國家制造業的發展意義重大,其也為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充分利用機械自動化技術,才能有效提升國家制造業水平,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由此也能夠帶來經濟水平的提高,為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打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