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盛涵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近年來,隨著我國未成年人群體犯罪率的不斷提高,未成年犯服刑期間的教育和考核問題日益引發社會的普遍關注。通過服刑教育等方式對其進行全方位地改造,最終轉變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人才。
(一)加強未成年犯教育及考核是發揮犯罪矯正作用的重要途徑。未成年犯在服刑期間接受犯罪矯正,就是要對其“三觀”進行徹底改造,達到“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目標。只有通過加強教育引導,讓未成年犯接受到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課程教育、職業技能教育等,實現對其思想觀念及實踐能力的全方位改造,讓其深刻認識到觸犯法律的錯誤和危害,才能夠從思想觀念的深處牢固樹立“知法、守法”的觀念,實現犯罪矯正的預期目標。
(二)加強未成年犯服刑期間教育及考核是幫助其重新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通過加強對未成年犯服刑期間的教育可以實現思想觀念層面的深刻改造,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和能力,特別是能夠解決服刑期間暫時脫離社會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通過全面接受教育,未成年犯在刑滿釋放后具備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精湛的職業技術水平,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重新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通過加強教育質量考核,則可以確保教育達到預期目標。
(三)加強未成年犯服刑期間的教育和考核是新時代各級司法機關的重要職責。按照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未成年犯違法犯罪行為以懲戒教育為主,而突出教育和考核職能無疑是遵循立法宗旨和原則的重要體現。通過強化教育和考核功能,讓未成年犯在服刑期間接受高質量、系統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質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將他們培養和改造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一)未成年犯教育體系不完善。現階段未成年犯服刑期間的教育主要由各地的未管所或監獄管理部門負責。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要求,大部分地區的未管所或監獄管理部門在開展未成年犯教育的過程中都是各行其是,教育的方式、內容各異,導致了教育的效果也不完全相同,水平參差不齊,對于未成年犯服刑期間的總體改造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未成年犯教育質量考核機制不健全。當前在未成年犯服刑期間教育和考核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教育質量考核機制不健全。首先是考核主體不明確。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并未就未成年犯服刑期間教育質量考核的主體進行明確規定,很多地區的未管所或監獄管理部門實質上承擔著考核主體責任,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考核質量難以實現公正客觀。其次是考核標準和方式不統一。由于缺乏統一的要求,各地區在開展未成年犯教育質量考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標準和方式不統一的問題,考核質量指標體系設置千差萬別,科學性不強,考核結果很難全面、真實、準確地反映出教育質量。最后是缺乏考核結果應用機制。很多地區在進行了教育質量考核后,僅僅將考核結果進行了通報,但是卻未能納入司法機關績效考核的總體體系之中,針對考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也沒有督促整改機制,導致考核往往流于形式,結果應用不理想。
(三)其他司法機關的參與度不高。正如前文所述,當前大部分地區的未成年犯服刑期間教育和考核工作都由當地的監獄管理部門負責。實際上,未成年犯服刑期間的教育和考核是各級司法機關應盡的責任。例如,各級檢察機關負有監獄檢察職責,未成年犯服刑期間的教育問題是未管所或監獄管理部門履職的重要內容,因此各級檢察機關應當將其納入監獄檢察的范圍之中。但是從現階段的司法實踐來看,檢察機關針對這個領域所采取的專門性舉措不多,其他如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等的參與度也不夠。
(一)構建科學化的教育體系。要強化頂層制度設計,參考同年齡段義務教育課程教育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及標準,在國家層面盡快制定一套統一的未成年犯服刑期間教育體系,明確目標任務、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等等,讓未成年犯服刑期間的教育問題真正納入到制度化的軌道之上,從而讓各級司法機關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有章可循,統一高效。
(二)著力加強教育質量考核機制。首先,明確未成年犯服刑期間教育質量考核的主體。根據現階段司法實踐,建議由各地政法委統籌負責此項工作,并根據司法機關的相關職能組成聯合考察組,統籌安排考核工作,解決考核主體不明確的問題。其次,要明確考核方式和標準,建立效果導向機制,將教育質量考核進行延伸,通過跟蹤服刑期滿后未成年犯的現實表現作為教育質量考核的主要依據。最后要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將其納入當地司法機關績效工作總體評價體系之中。
(三)提高其他司法機關的參與度。要鼓勵和引導其他司法機關依法依規參與到教育和考核工作之中。各級檢察機關要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并將其作為教育質量考核的重要手段,通過下發檢察意見等將考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強化整改和問責機制,確保考核真正發揮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