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亞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 102249)
馬克思主義自其傳入中國以來,就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在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馬克思主義拯救了當時處于水深火熱的中國人民。新中國成立之后,馬克思主義成為了中國人民富裕強大、奮發向上的思想武器,在改革開放40年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豐碩,這些成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所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指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自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碩果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個時間段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指導作用,本文也旨在梳理改革開放40年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時代變遷問題。
鄧小平理論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時提出的,當時中國剛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動蕩,在思想領域迫切需要撥亂反正,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同時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發生劇烈的變化,和平與發展成為整個世界的主題。在這樣的國內與國際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才能夠指導中國獲得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理論基礎,當時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現實依據。鄧小平理論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多個領域,是繼毛澤東思想之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及今后的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社會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些共產黨員在思想上出現了一些認知偏差,同時腐敗的問題也在日益凸顯。在整個世界層面,蘇聯解體給社會主義國家留下了很多教訓,不過在整個發展潮流之中,機遇還是多于挑戰。在2000年,“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由江澤民同志提出,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在黨的建設方面提出了眾多具有現實意義的創新論點,也為我國在新世紀揚帆起航提供了行動指南。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深化改革的進程進一步加快,經濟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如何又好又快地發展成為了當時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整個全球范圍內,環境問題也備受關注,于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成果誕生,即為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解決了中國社會如何發展的問題,在發展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大眾的主體地位,科學發展觀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中的發展觀具有內在的聯系性。科學發展觀是針對于當時中國的實際國情以及整個世界發展潮流而提出的,為當時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由高速度逐漸轉向了高質量,互聯網在我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整個世界的大環境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會議上由習近平同志所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馬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環境等眾多領域,當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我國所取得的發展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同時我國在當下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會越走越寬,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可能會充滿荊棘,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條道路將會是無比寬廣、充滿光明的。該思想對于中國目前所面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回答,同時也對中國未來如何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回答,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高度的現實指導意義,其在深化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升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成果以及拓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具有高度價值,具備高度的創新性、前瞻性和指導性,展現出強大的真理穿透力、價值感召力、實踐引領力、文化自信力,進一步筑牢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內涵極為深刻,并且與中國目前的實際國情以及整個國際的形勢都密切相關,該思想體現出以習近平為中心的新一代領導集體的智慧與大局觀,為中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以及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