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磊
(作者單位: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
讀者服務工作是圖書館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聯系圖書館讀者和工作人員的紐帶,圖書館所有工作最終目的是服務讀者,一切工作成效是要靠讀者服務工作來體現。隨著時代進步,電腦、移動終端的普及,數字圖書館大力發展,讀者閱讀習慣也有很大改變,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相應地也有了變化。與其他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相比,黨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有共性的一面,又因為黨校圖書館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其讀者服務工作也有差異性。在時代大潮前,黨校圖書館要滿足讀者新需求,展現自己的作用和重要性,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就必須有所改革和創新,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一方面以新的手段、新的人性化、個性化服務,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另一方面,圖書館工作人員同時也要積極主動,滿足讀者需求,把服務送到讀者身邊,真正做到“哪里有讀者,服務就在哪里”。
服務方式單一,服務時間短。傳統黨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往往局限于提供圖書借閱、報刊閱覽服務。不主動問詢老師學員需求,坐等讀者上門。很多黨校圖書館實行行政班,中午晚上不開館,周末節假日更是空無一人。這就造成了很多時候服務沒法到位,讀者沒有辦法享受到應有的服務。
對外宣傳力度不夠。在整個學校,圖書館基本是邊緣部門,圖書館同志和其他部門同志少有接觸,其他部門同志基本也不了解圖書館工作情況。圖書館購買了哪些數據庫,進了哪些新書,讀者們了解甚微,就更談不上利用圖書館的資源了。這既造成了圖書館資源的浪費,又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圖書館在學校中的地位,使得圖書館更加邊緣化了。
個性化、知識化服務欠缺。各黨校圖書館目前發展層次差異較大,大部分還是以傳統的服務模式為主,有一部分黨校館開展了讀者薦購,主動征求教師和學員的書刊需求意見,但對教師科研教學的個性化和深層次需求了解不夠,更無法滿足師生對個性化服務和知識化服務的需求。
新形勢,新挑戰,面對問題,黨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創新轉型勢在必行,這既是時代發展的需求,也是黨校工作發展對圖書館提出的新課題。
時代發展的需要。隨著以數字化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大數據時代”帶來的各項變革正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樣也深刻改變了圖書館讀者的閱讀需求和閱讀習慣,讀者對對圖書館的使用方式也產生了極大變化。傳統的“以館藏為中心”的建館理念,“為人找書”“開門迎客、關門送人”的傳統服務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讀者日益豐富的閱讀需求。因此,圖書館界同仁們紛紛探求圖書館讀者服務的新模式,加快了服務創新和轉型的步伐。
黨校發展對圖書館的要求。黨校圖書館是黨校文獻信息中心,是黨校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在2015年12月召開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緊緊圍繞黨校姓黨這一原則,精辟闡述了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重大意義、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事關黨校事業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大對黨校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的經費投入,健全黨校經費保障機制,要建立健全質量評估評價體系,定期對各級黨校辦學水平進行評估和考核,促進黨校系統辦學水平整體提高。這些舉措意味著黨校事業又將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迎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對黨校教學科研和人才隊伍的建設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那么,黨校圖書館作為服務保障部門就要跟得上,要服務有力、保障到位。如何在黨校事業快速發展的新時期找準黨校圖書館的功能定位,直面挑戰、緊跟潮流、革舊鼎新、迎難而上,適應黨中央和黨校事業發展對黨校圖書館提出的更高要求,服務于黨校科研工作,為黨校智庫建設提供文獻服務和信息保障,做好黨校馬克思主義輿論宣傳陣地建設的后勤保障工作,為完成黨校思想引領的戰略任務添磚加瓦,是各級黨校圖書館面臨的戰略性挑戰,也是各級黨校圖書館加速轉型面臨的最重大的任務。
在新形勢下,黨校圖書館紛紛探索讀者服務轉型的新路子。四川省委黨校就從業務流程重組、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空間服務、加強主動服務、拓展深層次服務五個方面入手, 實現讀者服務的轉型升級。
加快黨校圖書館業務流程重組。業務流程重組概念本是針對企業而言,是指對企業業務流程的基本問題進行反思并對它重新設計,以便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衡量企業業績的這些重要尺度上取得顯著進步[1]。圖書館講業務重組,簡單講是指改革舊有的工作流程,依托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根據讀者需求變化,對傳統業務部門重新組合,分工,設立新的業務部門。 傳統圖書館一般是以文獻資料為核心,設立有采訪、編目、流通等部門。這種劃分也是傳統黨校圖書館“重藏輕用”觀念的體現。這種業務劃分,是以采訪和編目為核心,對文獻信息的開發利用,對讀者的宣傳和指導都在業務部門功能上未能體現,這樣就造成了圖書館讀者服務處于一個低層次。基于網絡化、數字化的飛速發展,圖書館打破舊有模式,轉變觀念,以用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整合傳統的流通服務部門和數字服務部門,設立參考咨詢部,建立學科館員制度,加強個性化和知識化服務[2]。四川省委黨校將原來的流通部、期刊部合并為讀者服務部,將典藏、借閱、檢索、咨詢、管理五大功能合而為一;中午、晚上、周六周日都派人值班開放。并在2015年新設立學科參考部,增強了和系部教師的聯系,隨時吸收、反饋教師購書意愿,第一時間和采編部門溝通,及時采購分類編目,送到教師手上。
多種方式加大黨校圖書館宣傳力度。《中共中央黨校關于進一步發揮黨校圖書館功能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黨校圖書館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移動服務平臺、網站、手冊、展板等多種途徑,主動宣傳與推薦圖書館各類文獻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對黨校圖書館的宣傳推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3]。
圖書館的宣傳工作,直接關系到圖書館采購的多方面的信息資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能否讓資源“活”起來,圖書館的重要作用能否充分得到發揮。如何借助現代媒體、平臺將圖書館各方面情況全面立體地展現給讀者,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做了以下一系列工作:
編寫新的讀者手冊。每期學員報到后,第一課由圖書館員參與,為新學員講解圖書館的基本服務項目,教他們如何使用圖書館,并現場發送讀者手冊,讓學員們對圖書館有一個初步和直觀的印象。
裝LED顯示屏,隨時公告圖書館的服務及活動。通過LED顯示屏及時將圖書館的活動、新鮮事推送給讀者,讓讀者第一時間掌握圖書館的資源和活動信息。
重視每年的423讀書日活動。每年的活動日,圖書館職工群策群力,采用多種方式來宣傳、推廣圖書館服務。主要有:請校領導參加開幕式并講話;教職工為圖書館留言、寫寄語;圖書館免費贈書;開展知識游園活動,通過知識問答推廣圖書館各項業務,讓廣大教職工、學員進一步了解圖書館;借助智能手機,邀請讀者在朋友圈為圖書館打CALL(如發送:“423日,我在圖書館,你在哪里”等文案配合圖書館的照片至朋友圈便可抽取小禮品)。利用讀書節形成的規模效應、口碑效應,黨校圖書館利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推廣自身資源,把圖書館展示給更多的讀者。
創新手段,拓展圖書館宣傳渠道。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緊跟數據化時代步伐,創新服務舉措,優化服務手段,通過講座、展覽、電影放映等吸引讀者的宣傳手段拓寬宣傳渠道。與此同時,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還大力推進新媒體宣傳,充分利用社交軟件、直播平臺等新型宣傳手段進行宣傳。多種多樣的宣傳手段提升了圖書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來了很好的效果。
對空間進行再造轉型升級。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絡的普及,數字閱讀時代的到來使隨時隨地閱讀成為可能。數字閱讀具有跳躍性、快餐式、碎片化的特征,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閱讀方式的變化在提高了閱讀的效率、互動性和參與性的同時也對閱讀空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作為信息交流中心、文化機構的實體空間特征不會改變,但是隨著讀者閱讀方式的不斷更新,對圖書館空間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基于此,國內外的圖書館都在進行“空間再造”轉型,即將圖書館的空間功能從以閱覽為主轉向以學習和交流為主,將圖書館打造成為讀者學習、研討、分享、交流的場所。
黨校學員學習周期短,輪換快,要吸引他們利用圖書館,需要圖書館為他們打造出溫馨、舒適的學習空間和氛圍。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對原來的閱覽室進行升級改造,裝修新書墻,安裝地毯,選擇美觀的座椅、臺燈,力圖營造出一個溫馨安靜的閱讀和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對虛擬空間和實體空間都進行了改造升級,在虛擬空間方面,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購買和自建數據庫,滿足讀者信息需求,提供無線互聯網接入技術,使整個圖書館區域實現了WIFI全覆蓋,方便讀者使用移動終端。在實體空間方面,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設立多媒體閱覽室和專題討論室,更是與國家行政學院出版者合力打造了“國正書吧”,轉變空間功能。多媒體閱覽室為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視頻學習環境,專題討論室可供讀者進行十人左右的小型學術討論。“國正書吧”更是深受讀者歡迎,讀者可在里面看書、閱覽報刊,喝咖啡,還可以參加每周一晚上與學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合辦的“黨校悟思沙龍”,充分實現了圖書館的空間轉型。
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圖書館不僅僅要把讀者請進圖書館來使用資源,更重要的是要將圖書館的資源主動推送到讀者身邊。
因此,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專門設立了文獻開發部,定期跟蹤時事熱點和理論前沿,將相關資料編制成冊,向所有學員推送和發放,主動將相關資源送到讀者手中。
與此同時,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為主體班學員開通了移動圖書館及中文在線電子圖書移動終端終身閱讀賬號,讓學員們不僅僅是在黨校學習期間能利用圖書館資源學習提高水平,工作中也能隨時進入圖書館平臺學習,深受學員歡迎和好評。
開展深層次知識服務、目前,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手段也不斷增多,信息保有量呈現爆炸式增長,這也造成了人們的知識碎片化,因此,如何幫助讀者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找到有用的信息,需要圖書館人做好先期工作,深入推進深層次的知識服務。
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設立了學科參考部,主動跟蹤教師申報的科研課題,為教師科研課題查詢、提供相關文獻資料,開展更深層次的知識服務,得到了教研人員的充分肯定。
相對于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黨校圖書館具有自身特有的優勢,肩負著服務黨校教學科研,引領思想建設的重任。在新形勢下,黨校圖書館面臨著從“傳統手段”向“現代手段”,從“被動式等候”向“嵌入式服務”,從“以物為本”向“以人為本”方向進行轉型升級的重大挑戰和課題。因此,黨校圖書館必須摸索出一條創新型的讀者服務路徑,四川省委黨校圖書館在業務流程重組、宣傳、空間再造、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方式轉型等五個方面進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為后來黨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轉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