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莉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提到理想信念教育,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理想信念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目前,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學生黨員仍存在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的問題。
缺乏對理想信念的正確認識。在實際學習中,許多學生黨員受到自身學習理解能力的限制,對黨的理論知識的深度學習能力較弱,因而會將馬克思主義當做一種純粹真理或知識體系,僅從科學理論層面理解,缺乏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在面對迅速發展的社會、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時,他們往往會迷失自我,面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生活中的不適時,不能及時調整心態、正確對待并解決問題,出現迷茫和不自信的情況,以致于在理想信念上缺乏方向,難以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現實的社會環境所帶來的挑戰。“95后”甚至“00后”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主體,他們具有思想活躍、敢于競爭、平等交流、勇于創新,挑戰權威等特點,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由于他們所處的成長時代文化更加多元化,因此這一群體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更為明顯,在價值觀念上表現得更為多元化。學生黨員是高校學生中思想覺悟較高的學生,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社會思潮激蕩、蔓延,社會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如像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高校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強、接受、運用新鮮事物能力強,因此決定了其必然成為社會思潮的重要受眾,網絡在幫助高校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帶來了這些西方價值觀,以此出現個別學生黨員入黨功利性、目的性傾向明顯,忽視自身使命的現象,動搖了學生黨員對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
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隊伍薄弱。高校一線輔導員和思政教師是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力量,但是在實際教育過程中,由于一線輔導員工作任務瑣碎且繁重,思政教師課時數少,對學生的了解程度較低,很難完全解決學生理想信念的困惑。
關工委全稱為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主要是由各部門的退休老同志構成,由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組成的“五老”隊伍。主要任務是建立老一代與新一代的溝通,通過老一代來關心、教育下一代。關心、教育好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是全黨、全社會的一項系統工程,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工程,是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工程。高校關工委是高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建立之初就是為了培養和關心下一代青年學生,逐步完善學校的青年學生教育工作。
高校關工委是從事學生教育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有其獨特的教育優勢:首先,他們受黨的教育多年,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和正確的政治方向,能夠勝任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其次,他們思想先進,有許多老同志親身經歷過豐富的革命斗爭,他們都擁有優良的革命傳統,傳承著革命精神,可以感染熏陶學生黨員。再次,關工委的老同志對學生的教育工作經驗充足,時間充裕,精力充沛,為關工委開展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高校關工委老同志與大學生之間有一種長輩與晚輩之間天然的親情優勢,這種親情優勢可以使老同志取得大學生的信任,從而更深入的關心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便于溝通和交流,有利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開展。
面對當前高校黨員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高校關工委作為學校的重要部門應當發揮其育人功能,利用自身的優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展工作范圍、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建設,行使自身使命,配合學校其他部門共同完成對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探索創新中提高關工委工作的認可度。
有效、規范的制度是督促人民更好的完成工作,組織機構管理的重要保證,能夠使人們在制度的約束下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目前,關工委對高校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機制尚有欠缺,應當構建行之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機制,規范關工委對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使關工委對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更具實效。
構建目標管理制。高校關工委構建目標管理制度就是為了促成目標的實現,提高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效果。目前高校出現學生黨員入黨動機功利化、目的性強,黨員政治信仰不堅定,個人理想至上的種種問題,教育學生黨員端正入黨動機,對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十分緊迫。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經成為高校黨的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關工委有豐富的教育經驗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應該利用自身優勢,對新時代學生黨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配合學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其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構建保障機制。經費和場地的保障是開展活動的必要保障。高校關工委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時候,高校應當做好場地和物質的保障,鼓勵老同志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高校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專門的活動場所,充分利用起來,做到關工委對高校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活動長期化、常態化。與此同時,關工委老同志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給予一定的補貼措施,確保老同志在勞心勞力后不再有其他的經濟負擔。在他們的工作中,學校相關部門應當對此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表達對他們工作的肯定。對于工作優秀,有突出成效的老同志,應當對其進行表彰,讓老同志分享教育經驗,使老同志能夠享受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完善理論學習機制。關工委老同志應善于用科學的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自己,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此促進對高校黨員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高效完成。不斷地學習不僅能夠使關工委老同志理論知識與時俱進,接觸到最新的政策文件,并且能夠使關工委老同志的思想觀念緊跟時代發展,接觸到新型的教育理念。關工委老同志的學習應包括自我學習和集體討論式學習。健全關工委老同志的理論學習機制,高校應定期舉辦報告會和培訓會,以集體學習的形式,將最新的政策和理論傳授給老同志。理論學習后,應留足夠的時間,讓實戰經驗豐富、理論知識豐富的老同志開展討論活動,各抒己見、思想碰撞。
學生主體性教育。學生黨員是高校學生中較為優秀的學生,更應該加強教育。新時代,高校關工委更要與時俱進,針對學生黨員的特點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教育的各個環節,使關心下一代工作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賦予鮮明的時代氣息和學校特色,有效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先以訪談的形式,了解高校學生黨員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程度、思想的深度,以此確定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內容的深淺程度。高校學生的三觀尚未完全形成,關工委老同志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應當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每個學生因其成長環境和知識背景的差異,需要關工委老同志進行針對性的教育。關工委可以與高校學生黨員進行交流,老同志可以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從思想、生活等多個維度,幫助學生黨員以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對社會主義的理解,抵制各種不良誘惑,促進學生黨員成長成才。比如,學生黨員在入黨前以小組的形式分給不同的老同志,關工委老同志對他們進行談話和教育,引導學生黨員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時,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釋問題。以關工委老同志的優勢,將教育內容和形式更具親和力,更具吸引力,使老少同志能夠在生活中相互關心和幫助。
多樣化教育。關工委應當配合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讓理想信念教育具體化、生動化,避免抽象化、說教化。高校關工委應當進一步開闊視野、開拓思路,創造更加貼近學生黨員實際的新形式,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俗化,使社會主義深入人心。在學校建立“五老”宣講團,回顧歷史、講解黨的理論知識、講解親身經歷,通過宣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關工委老同志帶學生黨員尋訪革命遺跡,充當講解員,將自身精神傳遞給學生黨員,也使得學生黨員更好的理解自身使命,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奮斗。建立學生黨員與關工委聯系的紐帶,從學生黨員中選出幾名積極優秀的學生黨員,建立一個連接部門,定期組織一些黨內活動,使學生黨員與關工委的老黨員可以深度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