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婷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俗語說得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快速向前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穩步的提高,國人的素質也相應的整體提高了很多。然而,這些都掩蓋不了我國基層教育的貧乏,特別是農村小學的現狀,本研究以柞水縣為例。柞水地處陜西南部、商洛西部,總面積2332平方公里,總人口16.5萬,轄13個鎮,共120個村居,2個社區,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貧困人口較多。柞水縣擁有小學43所和52所初級小學,在校學生10324人。經過調研得出柞水縣農村小學的現狀如下幾點: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為主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太多優秀的師資力量都去到了薪資待遇較高,生活環境相對較好的城市學校。就算一些原本從基層走出來的師范類院校畢業的優秀人才為了謀求更多的經濟利益及更好的發展前程也都不愿意回到原來的基層進行任教,這就導致了留在基層任教的師資力量得不到更好的補充和提高。甚至一些原本基層的優秀工作者也為了尋求更多的利益及更好的發展選擇離職外出,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流失對于原本就貧乏的基層教育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加之大多留守基層的教育工作者肩負著教學和農活雙重工作,導致課前準備不充分、課上疲勞教學等,滿足不了學生求學的需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交流的頻繁,我國的教學理念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開始的寒窗苦讀到現如今的多元化教學,從最開始的書本知識到現如今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無不昭示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但基層教育的發展相對還是比較緩慢。教學理念的落后必定是其中緣由之一!雖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電子設備、信息化設備的普及、整個社會各種援助、國家針對基層支教的相應政策所帶來的一些先進理念和教學方法,對于基層教育水平提高來說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現如今的基層教育工作者大多是憑經驗和書本相結合的理論教學,為了考試而針對性的教學,學生采用更多的也是死記硬背,為了考試而學的學習方法,沒有更多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與方法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和應用知識于實際生活中。所以,基層教育水平提高不僅僅是靠某一個時間段、或者某一個特定的過程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持久的戰略。如何整體提高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理念,也包含在我們的課題研究中。
雖然基層的一些小學部分教室里配備了多媒體設備,但相比較而言比較陳舊。總體而言,農村小學的經費較少,教學設備有限,所以一般只會給高年級的學生使用,或者只給一些教室安裝多媒體。現在已經進入了社會信息化時代,教學技術的先進化已經融入到教學的各個方面,以前的教學設備陳舊必然阻礙基層教學水平的提高,學生也將不能接受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再加上陳舊的教學設備,將無法滿足農村小孩對教學資料和教學理念共享,也將沒法與城里小孩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這必然影響小孩未來的發展。
教育部門應該定期舉辦各種教師培訓,有目的、有機會的對基層農村小學教師進行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培訓,也要加大農村小學一線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們的科研意識和教學水平。教師培訓也要按需施教和學用結合的方式,注重效益和質量,充分體現農村小學教師教學的實用性、基礎性和實效性,也要注意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的結合,也為全面提高小學老師專業業務能力。同時也要大力鼓勵城市專業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援或支教,通過結對子的形式,做到農村小學與城市小學之間有互幫互學互助的學習,來提高農村教學教師能力和素質,從而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同時也全面提高農村小學的教學水平。
農村小學應該竭盡全力改善教學多媒體等設備,還應配備電教設備,實驗室設備等教學條件,再一步一步實現小學課程設置和教學的規范化,實現在小學全面的課程目標。
制定專門有效的教學評價方法來評價農村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特別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生參與、合作等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同時教師也應該把教學設計的層次化、趣味化和生活化一點,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讓課堂活躍起來,這樣學生才會愛學習,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本上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