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蓉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387)
古云“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些詩句很形象的反映了微博傳播速度快這一特點。2009年微博初登網絡,但是影響范圍卻非常廣,2010年就登上了我國政治舞臺,微博以其自身的這一優勢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政治,多種輿論交織在一起,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簡稱,也是博客的一種,是一種集成式的、開放式的、互動式的互聯網社交服務,可以通過文字、音頻等進行信息的匯總傳播并隨時更新,是一種新時代的社交網絡平臺。
國內和國外學者對于政治傳播的定義各有千秋,政治傳播是上到國家、政府機構內部或者政府、政黨以及某些利益集團,下到社會民間鄉鎮組織,通過某種媒介與公民彼此之間進行的政治傳播,其中有關政治組織、公共政策等,與權力和權利的運用與獲得有關的政治信息。
微博時代的到來正好順應了民主政治的要求,為人們解決我國社會政治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溝通途徑和利益訴求渠道,能夠使政府決策更好地下達民意,更好地推動了我國的民主化進程。
1.微博對公民政治參與的促進作用
在傳統媒體的情況下,政府信息不能及時到達民眾手中,民眾的意愿訴求也不能及時反饋到上級部門中,這就導致了公民參與政治的熱情和積極性不夠,而微博時代的來臨,使得民眾可以隨時查看國家、社會發生的大事,也可以通過關注相關的官微來評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提高了公民政治參與的主動性,有利于公民與國家社會融為一體,使得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有更光明的前景,也使得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的積極性不斷提高。
2.微博對我國協商民主的促進作用
協商民主,顧名思義就是要實現和推進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公民通過微博發表言論,參與相關投票活動,體現了民主精神,這是民主和法治的重要內容。協商民主旨在引導群眾以理性正當合法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解決矛盾沖突,號召民眾共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之前我國的政府是全能政府,一切包辦,而現在國家提倡服務型政府,大力推行簡政放權,為了讓民眾參與到政府政策的制定過程中,既能幫助政府制定科學的決策,又可以更好地監督政府工作,防止滋生腐敗,微博搭起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
1.有助于政府科學執政、民主執政
在傳統媒體情況下,官方與民眾相互博弈,結果只能是豐富了更多民眾的語言,使用權力去封堵消息,結果不僅信息攔不住,并且以某種方式進行擴散,這就對政府官員運用政治權力產生影響。而微博傳播則超越了傳統政治傳播的間接遲緩、不及時、不通暢的劣勢,使得政府與民眾之間的聯系更加直接、高效、便捷。領導干部可以通過微博這一途徑獲得更多的民意支持,保證社會的穩定;民眾更是借助這一契機對政治生活更加充滿熱情。公眾通過微博互動可以為國家政府的政策提出建議或更有效的措施,幫助執政者制訂有益于社會的政策規章條例,使得政府決策更加科學,渠道更加民主,微博為彼此搭建了互通消息了解民意的橋梁,促使國家政治穩定與社會健康發展。
2.有助于政治主體平等化
中國的政治制度框架諸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民族區域制度、群眾自治制度等特定的機關和層級在微博里都逐漸被隱沒了,這些機關組織在網絡世界里都成為平等的主體,所有的人都從制度框架的束縛中走出來,進人了一個全新的政治世界。所有人包括國家領導人等都失去了原來的政治身份,也淡化了原本的社會地位,大家都能在平等的情況下進行交流、博弈,所有的網民都是面對面的。那些政治家、經濟學家、學者、貧民、富翁在這個網絡舞臺中成為自說自話的個體,他們盡情地去表演和展示自己的長處和優勢,他們希望其他人能夠注意到自己并關注自己。
3.有助于抑制政府系統內部的腐敗行為
當今社會,政府系統內部結構復雜,各級各部門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權力也逐步擴張,因此,對權力進行有力的監督尤為必要。國家權力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當中,有可能出現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濫用職權等現象,微博曝光了身邊的社會問題,對于貪污腐敗的真相深入挖掘,使得下級干部不敢欺瞞上級,也使得上級領導干部受到下級以及社會的監督,有助于抑制腐敗行為,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促進社會的健康永續發展。
微博自身的特點也會給民眾和社會帶來一些影響,如同“雙刃劍”一般,既要充分發揮其優勢,又要看到其不足,追根溯源,找到問題關鍵所在,方能更好地使微博在政治傳播中發揮作用。
微博碎片化可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形式碎片化即形式的自由多樣。一方面,從微博網站自身來講,雖然微博是博客的一種類型,也可以認為是博客的衍生品,但和博客使用的傳播媒介并不一樣。微博以手機為主,博客以網絡為主。另一方面,從信息發布來說,首先對于信息發布者,微博門檻很低,對于發布信息的人員基本上沒有學歷等要求,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開通微博,闡發自己的觀點或者關注他人;第二,內容碎片化。民眾都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去尋找信息,并進行交流,他們不會去對信息進行整合匯總,只是去瀏覽獲取信息,這就涉及到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各個方面,尤其是關于人們生活方面更是有數不盡的煩惱和繁瑣小事,這就促使微博在政治傳播中內容冗雜、繁復,不能很清楚地表達某些意思。
當一個人在微博發表言論時,會引起與他志同道合的人的共鳴,他們這種語言上的結盟會形成一種輿論導向,這種力量往往勝過政府部門發布的一些公告,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正好有人道出了他們心中所想,這種輿論可以影響政府決策,影響其政策的制定、修訂和實施的過程。當某一大事件發生時,微博會開出有關這一事件的專欄,供大家討論,人們可以在專欄下暢所欲言,會形成幾個分派陣營互相討論,各執己見,這些言論會影響到這一事件的發展以及后續的相關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在這方面采取措施促使輿論向好的方向發展。
微博作為新媒體界的翹楚,在網絡這方面對政治傳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微博效應,必須針對這幾年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來規范微博,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政治傳播。
媒介素養的提升需要跟著時代的步伐,不能用僵固的思維活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應充分認識到,當下社會,信息雖以碎片化流行,但不能在海量的碎片化信息里迷失,了解社會事件特別是對自己感興趣、促進社會建設的熱點事件,不能停留于微博碎片化的信息領域,應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畢竟各媒體間在融合,公眾也應該學會整合地使用媒體資源。對于官方微博發布的信息要進行整理歸類,分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等多個方面,便于用戶檢索,尤其將國家發布的信息放在置頂位置,便于人們及時掌握正確的信息,增強政府信息的威信力。對于娛樂方面的信息要開辟專欄,網站管理人員要對一些虛假冒充的人員開通的微博予以警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方面的互動量很大,因此必須做好整合,對不正當的信息進行刪除,對于相似信息進行版面的合并,便于用戶查找,尤其要把通過多人認證的微博也就是開通大V的用戶發布的信息放在首要位置,在檢索欄里也要進行相關的設置,保護這些人的合法權益,防止被他人盜用。
政府部門可以在比較有影響力的微博網站上開通政務微博,通過建立出一個常態的信息發布機制,讓公眾可以及時的了解黨和政府的最新決策,以此來滿足大眾的知情權的同時為網民答疑解惑。與政府部門的其他門戶網站相比較,政務微博的信息發布要具有更強的主動性,公民有更便捷的渠道來獲取信息,這就對于發布微博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和更高的能力需求。因此在建立政務微博之前,就應當針對微博時效快等特點先組織并培養出一個高效的、負責的微博信息管理團隊,這個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要盡心盡責,要職能清晰、權責分明,明確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把自己職能范圍內的事情盡全力做到完美,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要具有應對突發事件并解決矛盾沖突的能力。
政府通過微博傳播政治信息,不但能夠將其當作一個與公眾相互溝通的平臺,同時政府官員和領導干部應當好好利用微博信息量大和傳播速度快的優勢,深入微博進行信息搜集,做好輿論的調查分析,特別是要及時地對微博上出現的一些駭人聽聞、危言聳聽的假新聞通過考察辨別真偽,予以糾正,以免引發不良后果。王立江曾經提到過“注重發揮微博影響的‘正能量’”。這個就更充分的說明了微博是用來傳遞正能量,正確的輿論的,而不是來誤導民眾給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通過正能量的發揮,能夠使民眾更有責任意識,更能增加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注。
微博作為社交網絡是一種情緒度高而理性度較低的社會精神載體,或許這更能激起精英們介入其中的努力。要做好政治傳播,使政治健康發展,根本的層面還是要依賴于長期的思想啟蒙,使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都能對這個社會和這個時代有自己的基本價值判斷,而這些價值判斷在多大程度上合乎人類文明的標準,合乎人性的標準,這才是我們今天要關注的更重要和更核心的命題。但是,微博至少開辟了一個公民表達、參與和互動的新領域,培育了一批具備現代公民意識的群體,也塑造了一個相對令人欣慰的政治傳播公共空間,更重要的是,它為中國政治領域的改進留下了值得遐想的一絲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