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祥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廣東 東莞 523000)
工作管理創新,顧名思義,是指在工作管理方面的創新,當然,它首先是一種在特定思想下的一種實踐。不過現在這種特定思想已經被確定為關于如何去提高學生工作管理的能力。現在,對于教育行業來說,管理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教育,教學以及管理。所以,現在各個高校需要做的創新便是對這三個方面去進行創新。在教育上,高校管理者應該提高教育的品質;在教學上,高校管理者應該對老師的一言一行都給予督促,在保護學生基本人格的條件下,進行高質量的教學;而在管理上,管理者應該更新管理方式,建立適當的管理制度,從而做到更加有效且更加科學的管理。
如今的社會發展已經越來越快了,什么東西都在與時俱進,所以,即便是教育這種德高望重的行業同樣也受到了阻擾。如今,學生的管理觀念以及教育手段已經變得越來越落后了,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難以滿足當下高校發展的需求。由于現在的高校擴招越來越廣泛了,以至于高校學生管理的內容變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復雜。比如說,許多的學生管理工作都在向服務方面轉變,把管理學生的概念變成了服務學生;大學生在大學畢業之后由原本的學校分配就業慢慢轉變為了自己擇業;除此之外,大學生的思想也由以前的保守思想慢慢的變得開放了,價值取向也與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這些問題,都在阻礙著高校管理者的管理發展。
現在都提倡自由平等,學生與社會之間沒有了“校門”的阻礙,導致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以及學生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更加的復雜。現在,校園暴力已經成為了一個屢見不鮮的名詞了,這種現象發生的原意并非是教育水平下降了,而是學生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再加上少量的規章管理導致了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同時,最主要的還是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還需有待提高,學生對于法律的認知太過淺薄。除此之外,學校同樣要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來進行對學生的教育與管理。
現在已經不像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現在什么東西都已經講究自由、民主了,而對于最重要的教育這一塊,差別無疑是最大的,以前總是以“嚴師出高徒”的教學理念去教育學生,而現在“嚴師”已經越來越少見了,現在教育的核心便是學生自己。“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最關鍵的就是把學生看作主體,不管是在教育還是在管理活動等方面,還是在培養學生的性格,品質等方面。這一理念并不是被突然提出來的,而是經過時間的推敲,歲月的沉淀,并且通過歷史的實踐證明的。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管理好一所學校的關鍵之處。
這幾年,高校里發生的牽涉到學生的法律糾紛已經越來越多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令人堪憂的事實。但是,事情最主要的起因是什么呢?從現在的學生角度來講,他們對于法律的認知實在是太有限了,他們在做出這些行為之前,并不知道已經觸碰了法律的底線,而從學校的角度而言,他們并沒有把重點放在學生的身上,這也側面反映了學校的管理者同樣也對法律的認知不足。由此可見,學校對于法律觀念的樹立應該重視起來,不僅僅是學生,老師同樣也是,因為老師在某些方面,同樣影響著學生,所以,為人師者,必須要做到榜樣的作用。這也同樣說明了,在學生的管理中,法制觀念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如果想要讓一所高校辦的越來越好,不落后于這個先進的時代,就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培養。這不僅僅是指教學人才,還有科研人才。一支好的人才隊伍不僅僅能提高學校的校風,還能夠為其他學生樹立更好的榜樣,讓他們有學習的目標。除此之外,這種人才還能夠促進高校在當今這個新形勢下的發展。通過建設一支有好思想意識,嚴謹的工作作風,精湛的業務能力的人才隊伍,能夠真正的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走得更加的專業化,更加的制度化以及更加的人性化。這樣,才能更加適應新形勢,從而加快學校的工作發展。
要想建設一所好的學校,校方首先應加強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注重人才的培養,從而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另外,還要加強法制觀念的灌輸,只有加強學校管理人才對于法制的認知,才能夠為學生正確認識法律提供保障,最后,還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這是管理好一所好學校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只有做到上述三點,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管理工作專業化、制度化、人性化的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