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科
(山東現代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0)
伴隨我國社會經濟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不僅學生們的具體需求方面,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且,另一方面人們對于學校教學管理的實際運行過程,也是提出了更為高標準的要求。而由于現階段我國學生管理工作,尚處于較為落后的發展階段。因而,為了能夠盡可能地擺脫傳統教學管理的束縛,當前最為關鍵的即是如何在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中尋求這兩者的動態平衡,并實現其更為進一步有機融合,以及促進其達成更為多元化與多層面全面發展。
長期以來,傳統學生管理工作所運用的強制性及單一性管理模式,往往過多地注重于理性因素,而忽略了人為因素。因而,這一管理模式雖然可以使各級管理職責明確化,管理工作有序化,但其同樣也使得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實施,日漸趨向于機械化與死板化發展。因此,在其日常管理之時,只有更好地發掘和培養學生的潛能,并針對于不同學生采取相應適宜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證真正地從根本上為其具體的教學管理,起到一定的保障性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應用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最終目的,均是為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人員、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與此同時,換個角度來看,為了實現學生管理工作進一步發展的教學目標,堅持規章制度執行更具靈活性與原則性,則可謂是具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其次,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改革和創新,適度制度管理與人性管理結合的呼聲也是日益增長。對此,這既可以說是大勢所趨,也可以說是今后發展的必然選擇。
就現階段而言,由于我國目前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是以,難免會存在部分學生個性、以及自尊心過強,不懂得換位思考,缺乏足夠的承受能力與實踐能力。因而,這也就意味著,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早已無法適應、或是滿足當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本質要求。為此,為了能夠由過去過于強制性管理的工作模式,轉換為現在更具服務性特質的管理模式,除了應從根本上轉變相應教學管理人員的思想理念以外,同時還應采取一定的措施,而進以著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事實上,雖然制度化管理是學生管理工作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但人性化管理作為科學、合理管理的依托,同樣也是不容忽視的。因而,為了充分地表達出學校結合應用制度化管理、及人性化管理的具體要求和態度,建立科學、規范與完善的管理體系和制度,進以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營造更為積極、寬松的學習氛圍,則可以通過采取執行嚴格又不失合理、公正又不失平等、以及更具原則性又不失自主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來實現這一管理目標。
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意義,即是因為許多學生在其自身實際的學習、或生活中,仍然還是缺乏了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是以,相關教學管理人員只有通過實施更為多角度、多方位、及多樣性的行為規范管理教育,并通過采取相應有效的應對措施,才能保障充分地激發、以及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另外,教學管理人員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管理,培養學生自律能力,尊重學生自主意識,而更為有助于將學生內部教育管理、及外部制度管理有機地融合。
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實際過程中,由于教學管理人員主觀能動性的強弱,對于其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的高低,均有著一定的影響力。是以,想要真正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則務必應不斷地完善、亦或是優化其相關管理工作隊伍的整體質量與綜合素質水平。為此,則可以采取開設專業講座、會談、調研等形式,而加大培訓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力度。進而,有效促使其理論知識更為扎實、業務能力更為良好和管理經驗更為豐富等等。
綜上所述,縱然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適用于兩個不同層面的工作管理。但與此同時,一方面由于制度化管理作為人性化管理的發展基礎,另一方面又由于人性化管理作為制度化管理合理建設的重要保障。因而,就當前我國各教學院校管理現狀而言,只有將這兩者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并充分地發揮出這兩者各自的優勢,才能確保在更為全面完善教學管理的同時,而推進我國教育教學事業實現更為良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