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晨晨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流行音樂是一種大眾音樂類型,內容豐富而且通俗易懂,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與青睞。伴隨著音樂教育改革的推進,音樂教學當中對于流行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以便進一步提高音樂教學改革質量,最大化的滿足學生的音樂學習需要,讓他們的音樂素養得到發展。作為音樂教師,必須改革教育思想,正確認識到流行音樂教學的意義,并提出改革和創新流行音樂教學的方法,打造高質量的流行音樂教學課堂。
流行音樂是一種深受歡迎的大眾音樂類型,將其引入到音樂教學當中有著突出的意義。第一,有助于推動學生綜合全面發展。在音樂教學當中加入流行音樂元素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于音樂人才的要求,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和鍛煉。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必須要有過硬的綜合素質,而音樂人才的培養注重將審美作為中心內容,關注學生審美素質的發展。通過流行音樂教學的深入實施,學生能夠受到良好的美學教育熏陶,對于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也會增強。于是,流行音樂教學能夠有效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完善,讓學生在流行音樂的熏陶之下獲得更大的綜合發展動力。第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流行音樂是大眾音樂類型,包括的內容豐富多樣,在藝術呈現方面更是給人以獨特的享受。通過對學生進行流行音樂教學可以有效鍛煉與發展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感受流行音樂當中的美感,拓寬學生的視野,助力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第三,有助于促進大眾文化的有效傳播。流行音樂可以說是大眾文化體系當中極具代表性的文化要素,將其引入音樂課堂能夠極大程度上促進大眾文化的傳播,同時也能夠讓中國文化內涵得到更好的傳承發揚。
為了提高流行音樂教學質量,保證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音樂學習需要且能夠適應音樂教育需求是非常關鍵的。在以往的流行音樂教學中,教師不注重對相關作品的篩選,也就是說,雖然選擇的是流行音樂作品,但是并沒有評估選擇的內容是否有利于教學發展以及能夠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起到積極作用。缺乏甄別和選擇的流行音樂作品進入音樂課堂自然難以保證教學質量,也無法讓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對此,音樂教師要重視對流行音樂作品進行甄別篩選,為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和判斷能力的提高提供指導。很多流行音樂作品當中的主題和內容不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所以在作品選擇上要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和促進學生發展為標準。具體來說,要選用積極向上、風格別致、富有時代特色的流行音樂作品,如《青花瓷》、《讓世界充滿愛》等。
就以往的音樂教學而言,教師是教學主體,而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教育觀念和音樂理論。這樣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發展,也影響到了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甚至讓整個課堂缺少生機。為了改變這樣的模式,讓流行音樂教育課堂更加活躍積極,音樂教師要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對于流行音樂的看法,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以及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例如,在音樂鑒賞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輪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作品,說明音樂作品傳遞的主題和思想情感,同學也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學生才能夠成為課堂的主人,并發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就音樂教育而言,音樂教育模式選擇是否恰當將會直接決定音樂教育質量。在流行音樂教學方面,教師更是要關注教育模式的轉變和創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音樂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音樂學習需要。第一,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模式。教師在講解流行音樂的相關內容時,可以有效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輔助課程教學的開展,為學生帶來更加直觀豐富的學習體驗。第二,運用活動式的教育模式。教師要注重在課堂當中,為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踐當中強化理論認識,提高音樂實踐能力。第三,運用小組合作的教育模式。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能夠讓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團結精神得到培養,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
流行音樂教學在學生的學習發展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完善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同時還能夠推動大眾文化的傳播,為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提供有效路徑。在明確了流行音樂教學的意義后,教師必須要加強教學創新,注意在實際教學中精選流行音樂作品,明確學生主體地位,轉變音樂教學模式,為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