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鵬,姜 強,陳 武
(南寧局集團公司 計劃統計處 1、2工程師 3 高級工程師 廣西 南寧 530029)
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簡稱“南向通道”)是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框架下,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四川、甘肅為關鍵節點,中國西部相關省區市與新加坡等東盟國家通過區域聯動、國際合作共同打造的,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各項協調和建設工作有序推進。2017 年3 月南向通道建設正式啟動;2017 年9 月28日,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海鐵聯運常態化班列(北部灣港-重慶)首發儀式在欽州港東站舉行。該班列的成功開行標志著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海鐵聯運班列正式進入常態化運行階段,也標志著我國西部地區第一條南北縱向國際貿易物流大通道正式運行。2017年12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召開推動南向通道建設工作專題會議,通過了《工作方案》;2017年12月3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西加快推進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工作方案(2018-2020年)》(桂政辦發〔2017〕197號),把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全面推向實質性實施階段,將意味著一條新的國際發展經濟帶在廣西悄然形成。
南向通道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國際國內新形勢對廣西、貴州、重慶等西部地區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實施南向通道建設,是有機銜接“一帶一路”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必然要求,是完成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的重要抓手,更是提升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水平、打造北部灣港為千萬標箱國際大港的重要支撐。南向通道建設既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區域、區位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還是西部省市,尤其是廣西與東盟國家聯合發展的交通運輸藍圖。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國家建設“一帶一路”的規劃和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廣西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和“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作用,建立健全跨區域合作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加快開放開發和政策創新;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破解發展瓶頸;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建立陸海國際貿易物流新規則,實現西部地區從產業驅動物流發展到物流驅動產業發展的模式轉換;打造對內連接西北和西南地區,對外連接中亞、西亞和東南亞,并通過中歐班列連接歐洲的南北大動脈,實現“一帶”和“一路”的有機銜接。
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關鍵基礎設施、大眾化交通工具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是地方重要交通運輸服務支撐,是區域貨物流通、人員往來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運輸骨干,也是典型的基礎和服務行業,具有中國特色的特殊屬性。同時,按照“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國家交通發展戰略,2018 年中國鐵路總公司提出了“三個世界領先、三個進一步提升”的目標任務,意在充分發揮鐵路在國家、地方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南向通道建設亦是如此。
3.1 完善鐵路路網基礎設施 完善路網基礎設施是建設南向通道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因此,鐵路干線路網建設方面,將加快南昆鐵路百色—威舍段擴能改造、焦柳鐵路懷化—柳州段電氣化改造、黔桂二線等重大項目建設;區域路網建設方面將加快推進欽州東—三墩鐵路支線、欽州港—大欖坪支線聯絡線、南防線南寧—欽州段電氣化改造等。通過干線路網的擴能改造,打開長期制約區域貨運物流的運輸瓶頸,進一步提升廣西與周邊省市鐵路交通的運輸能力,形成運能更強的南向運輸通道;同時,進一步強化區域支線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暢通鐵路運輸“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發揮區域鐵路的運能地位和區位優勢,最終實現廣西貨運物流從南向通道起航,通往新加坡及其他南亞國家,延伸走向世界。
3.2 提升鐵路港口和口岸建設 港口和口岸是多式聯運和綜合交通銜接的重點基礎設施。通過建設欽州和防城港兩地的港口,如欽州港20萬噸級集裝箱航道碼頭、防城港40 萬噸級散貨碼頭、延伸鐵路最后一公里進港,形成水鐵無縫銜接,充分發揮水鐵聯運大噸位、重載運送優勢;同時,加快憑祥(鐵路)口岸升級改造,推動設立和建設南寧(鐵路)口岸,形成強有力的貨運物流周轉渠道及提升流通速度,實現貨運物流增量增效,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3.3 逐步完善鐵路物流基地建設 2015 年,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的統一工作部署和推動區域物流的發展,南寧局集團公司規劃三年建成1+9+13鐵路物流基地,即一級物流基地1 個(南寧沙井鐵路物流園)、二級物流基地9個(柳州南、桂林西、玉林、百色東、湛江北、貴港、茂名、雒容汽車物流基地、憑祥進境水果鐵路口岸)、三級物流基地13個(岑溪貨場新建集裝箱堆場、柳州北快運貨場、廉江家電物流基地等)。截至2017 年年底,上述物流基地除南寧鐵路物流中心外,其他項目大部分均已建成并陸續投入使用。2018 年起,將推動南寧沙井鐵路物流中心、玉洞鐵路貨運站、憑祥友誼關—友誼口岸國際貨運專用通道升級等一批新鐵路物流項目建設,特別是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南寧局集團公司一起合作建設的南寧鐵路物流中心,研究設置沙井“一關兩檢”臨時監管區、冷鏈(上1線備1線)、海關保稅作業區等布局工作。并在利用南寧局集團公司現有開行冷鏈班列的經驗和既有設備設施條件上,在資源充足情況下將沙井、防城港、崇左(憑祥)、百色列入寧哈鐵路冷鏈通道,納入全國冷鏈物流規劃。通過建設逐步打造功能強、運量大、具有現代多式聯運的綜合性物流基地。
3.4 充分發揮鐵路在多式聯運中的作用 鐵路在中長距離運輸中具有得天獨厚優勢,運能大且受天氣和環境影響較小,此外,集裝箱在未來鐵路運輸中,將是實現鐵水、鐵公聯運的最好方式。因此,南向通道將以中歐班列運行模式為參照,推動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常態化運行和中越跨境集裝箱班列運行,充分發揮鐵路優勢。通過與南向通道沿線的甘肅、重慶、四川、貴州等西部省市共同打造經北部灣的海鐵聯運線路,形成穩定、快捷、成本低、規模化、進出平衡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北部灣港—重慶班列、北部灣港—新加坡、北部灣港—香港班列3個“天天班”運營。
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既是廣西“十三五”補充規劃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持續推進國家“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的重要補充,更是廣西“構建面向東盟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三大戰略定位的重要體現,還是繼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后國家強力推崇和建設的另一條鐵路運輸大通道,這一項目實施意義十分重大。隨著該項目建設進程的持續推進,將為整個西部地區貨物出海打通瓶頸,為西部各省市物流通過湘桂鐵路流向東盟各國提供很好的運輸平臺,推動廣西及西部各省市貨運物流質的飛躍,必將掀起一場交通融合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攻堅戰,前景極為光明。
5.1 區域鐵路運輸“一公里”建設需持續加強 南向通道的建設不是簡單的干線路網的建設和貨運物流的流通,要形成強有力的大運輸通道需要區域支線、鐵路專用線的支持。是實現鐵路進港、進園、進廠的重要運輸方式,是實現鐵水和公鐵聯運、節約企業運輸成本、加快貨物流通的有效手段。但從南寧局集團公司2016、2017 年分別受理新建、改擴建鐵路專用線31、35 項項目來看,項目規劃和建設以地方企業個體行為居多,很少有政府行為。其實,建設好鐵路運輸“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實現區域物流的快速發展和區域經濟的有效增長,首先是需有政府部門的合理規劃、正確引導和政策性支持。只有在政府部門的總體框架下,在政府部門創造的良好投資和建設環境下,專用鐵路才能健康持續地建設,才能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其次是政府部門需與鐵路部門多加強路地溝通和合作,最終實現陸地雙贏,為企業創收創效。如柳州雒容汽車物流基地建設項目就是路地雙方高效合作的典型,項目征地、審批、建設、投產等環節都體現了路地雙方在項目建設中的努力程度和所作出的貢獻。
5.2 建設和運營政策還需進一步落實 有了好的工作方案是全面推進建設的基礎。南向通道的建設不是政府部門提出一個口號后就能馬上實現的事情,建設和運營都需要有科學、合理的政策支持。鐵路路網及港口、碼頭的建設都需要有大量資金的注入,通道的運營需要有口岸、檢疫、補貼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因此,無論是從國家層面看,還是從各省市層面看,都需要給予有利于通道建設和運行的政策支持,如鐵路建設投入、運價補貼及建立綠色通道等。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區域鐵路、公路、水運等運輸企業的積極性,激活區域物流資源的有效流通。
5.3 后期持續建設和運營大環境有待完善 南向通道的建設是一個宏觀、長遠的綜合性項目,是區域綜合交通融合發展的重要體現,涉及范圍廣,參與部門較多,實施環境較為復雜。建設目標和建設方案的確定,為未來三年的建設工作確立了奮斗目標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而,有了較高的站位還需有連續、持續性后序配套、機制、協調、管理的跟進。逐步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立長效實施機制,融合參與協調能力,形成高效科學的管理,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建立起科學、和諧、良性的大環境,才能把南向通道做實、做大、做強,為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服務。
南向通道的建設已經從最初的區位需求上升到國家戰略,最終會形成國際合作戰略,對廣西、西部各省及國家經濟的發展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也是一次檢驗綜合交通大發展框架下鐵、水、公、航等各運輸體系怎樣實現相互合作和促進的發展平臺。南向通道建設戰略是宏偉的,意義是深遠的,但一切建設工作剛剛起步,后序推進工作需要跟進和完善的方面還很多,最主要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要發揮領頭作用,協調好與南向通道相關的省市,要規劃和協調好鐵、水、公、航空等幾大交通運輸體系,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補短板,促融合,形成強有力的大交通建設和運行環境,并建立良好的運輸發展機制,形成強有力的國內、國際“一帶一路”交通運輸大通道,最終帶動區域經濟持續、穩步、高效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