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教育大會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征程的特殊時間節點和歷史方位,對江蘇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吹響了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省的號角。要辦好人民滿意的高質量教育,努力走在全省全國教育現代化的前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重點圍繞三個方面發力,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牢牢把握新時代的教育使命,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保證正確辦學方向,著力培養時代新人,推動教育在新的起點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是抓牢教育發展之“根”。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引導師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二是鑄好教育發展之“魂”。強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興校辦學、教書育人的各方面各環節,培養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三是夯實教育發展之“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地位,做到規劃優先安排教育,把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充分引領和保障教育優先發展。
統籌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聚焦供給側改革,健全現代化的教育體系,推動教育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適應、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相適應,推動“學有所教”轉向“學有優教”。一是提高普惠優質水平。統籌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到2020年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省定辦學標準,力爭50%的縣(市、區)建成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二是促進產教深度融合。服務支撐產業強市主導戰略和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做精職業教育,優化職業教育布局。三是打造精湛教師隊伍。把教師作為立教興教之本,完善教師編制管理,探索義務教育學校事業編制標準核定、單列管理,推行公辦幼兒園人員編制備案管理,加快配齊配足學校教師。
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創新發展,加快更新教育觀念,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模式,破除不合時宜的做法和體制機制弊端,增強內生動力,走出一條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一是大力推進減負提質。集中開展義務教育學校違規辦學行為專項治理,推動“擇校”降溫,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治本舉措。二是鼓勵學校創新發展。實施高品質學校建設工程,完善以教育內涵建設為重點的教育投入機制。三是強化關鍵領域改革。把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作為突破口,實施重點攻堅突破。加快落實市級統籌、以縣為主、縣鎮共建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