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昭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當前學前教育領域的諸多問題,其中圍繞“普及普惠”備受矚目,引起了眾多的探討。那么如何實現學前教育的普惠性是目前各個國家都在關注的話題,特別是我們國家是一個幼兒數量眾多,學前教育基礎薄弱,公共教育資源稀缺的國家,如何實現普惠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教育部發布截至2016年我國民辦幼兒園17.10萬所,占幼兒園總數的53-54%。雖然民辦幼兒園具有辦學理念先進,機制靈活等優點,在教育服務方面更具有優勢。但是,部分民辦幼兒園過度逐利,不斷爆出的虐童丑聞更是引起激烈的探討。社會的普遍共識就是,市場化的學前教育對教育公平無裨益,也保證不了教學質量。所以,普惠性學前教育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趨勢,普惠性將作為促進學前教育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手段。
普惠性幼兒園,是一個新生概念,就是指接受政府價格執導的面向公眾開放的合格幼兒園。宋偉,袁愛玲認為學前教育普惠性是指普及學前教育,針對學前教育領域,普及惠及所有幼兒的一種受教育權利。我國近年來頒布的一系列文件法規充分體現對普惠性幼兒園的高度重視。這些文件特別強調了發展學前教育的核心就是使學前教育惠及全體幼兒,特別是處境不利的幼兒,從而減少社會的不平等,減少社會矛盾。
國家在《意見》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要求普惠性幼兒園紅線是80%,其中公辦園比例必須在50%以上。為什么我們要強調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呢?
幼兒園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教育的起點,更迫切地需要教育公平。接受早期教育有利于孩子未來的學習,尤其是社會經濟地位弱勢的兒童從中獲益最多,普惠性幼兒園極大地讓更多的孩子能夠上起幼兒園。兒童最初6年的經驗會影響兒童的身體和大腦發展,進而影響人生后續階段的認知和社會情感發展。學前教育的機會不均等會導致后期成就的不均等,表現在受教育程度,事業和收益等方面,甚至會形成潛在的社會破壞性行為。因此,幼兒的早期教育無論對個人還是整個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國家將兒童早期發展的扶持作為發展的核心,積極地發展學前教育。在中國,恰恰是學前教育問題被忽視得比較嚴重。學前教育資源總體處于短缺狀況,特別是普惠性幼兒園,造成學前兒童特別是農村弱勢群體享受學前教育資源的公平性被弱化,被忽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對于兒童早期發展和教育的投資其回報率(7%-18%)遠遠高金融資本的回報率(低于7%)。諾貝爾獎獲得者赫爾曼認為,對兒童早期發展和教育的投入可以獲得最高的經濟回報率。并且在美國的一個研究中得到學前教育的投資回報率已經達到了1:17.07。這樣一個投資回報率經常被用來說明幼兒早教的重要性。實驗選擇了123名出身于低收入非洲裔家庭的美國兒童。從中可以看出,優質的幼兒園教育其實對于貧困群體或者說社會弱勢群體的意義更大。很多的研究得出的結論都表明學前教育的回報率相比于其他階段的教育是最高的,尤其是對于貧民子弟而言。
在當代中國,學前教育仍然是教育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尤其是當前存在的“入園難”“入園貴”的現象。民辦幼兒園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收取的費用,于是導致中國家庭中教育支出所占比例非常高,甚至很多家庭占到了70%。民辦幼兒園的高收費目前是促使很多缺乏足夠經濟支付能力的家庭無法得到學前教育的主要障礙。公辦園稀缺化,民辦園兩級化嚴重,唯有公益普惠,才是滿足人民對學前教育需求的重要之法。
由于學前教育普惠性不足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與矛盾都需要通過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來確保。我國應該加強法律監管,設置相關法律對地方政府規定并承擔相關責任。我國目前普惠性學前教育尚處在初步探索階段,除了推廣地方性的成功實踐經驗以外,法制,規范的建立都是空白,全國還沒有一部通用的法律來支持。要知道,法制管理的建立是我國學前教育走向普惠性道路的一個重要且必要的保證。很多國家都推出了相關的法律來保障國家的學前教育發展,比如英國的《確保開端兒童中心法指導方針》,要求地方政府必須擁有充足數量的兒童中心來滿足本地區兒童及家長的需要。發達國家在早期教育領域,通過立法和政策制定,有效的保障了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持續性投入和發展性規劃的有效實施。我國對于學前教育的管理體制尚未梳理,普惠性幼兒園在我國還處在初級階段,于是造成了混亂,通過立法可以確保最需要這種教育的社會競爭中處在不利地位的弱勢群體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獲得資助。
高質量的學前教育越來越得到人民群眾的重視,隨著心理學,早期教育研究不斷推出的新成果,極大地扭轉了國人對早期教育的傳統觀念,意識到早期教育對嬰幼兒的一生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于是對幼兒教師的要求逐漸增加。美國制定早期教育專業從業標準,要求學前教育從業人員要達到本科學歷等舉措,我國需要借鑒發達國家早教行業標準,制定出符合我國的學前教育從業要求,有效促進我國早教機構的規范發展和質量的提升。比如,幼兒園的基礎設置建設要求,園舍,教具,玩具要達到國家標準;幼兒園要配齊專業人員;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師資水平。而我國幼師學歷普遍偏低,從業之后也缺乏專業成長的渠道,幼師的質量良莠不齊。國家應該依托師范院校和相關研究機構,加快師資隊伍的培訓,提高教師質量。
我國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大,教育也同樣出現區域不均衡的現象。尤其是農村學前教育更是教育的短板。政府應該彌補市場缺陷,通過資源的分配縮小差距,推進學前教育普及尤其是弱勢兒童享受平等的學前教育權利。比如農村中心園的建設,改擴建幼兒園,配備必要的玩教具和設備等。教育的公平也包括了起點的公平,但是社會經濟的不均衡,導致所受的教育資源出現了不均衡,就需要政府的調整和傾斜,這樣可以解決起點的不公平,保障農村地區的孩子有幼兒園可上,有助于社會的穩定。比如這次《意見》提出的重點發展農村普惠性幼兒園,給予弱勢兒童免費,減費和資助等,在相當程度上有效解決了因貧困導致的教育不公平的現實問題。
民辦幼兒園在解決當前學前教育的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可通過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緩解當前的學前教育緊張狀況,提高學前教育的供給能力。但是將幼兒園全部公辦化對目前的國家來說還是不現實的,也不符合人民對于學前教育多樣化的需求。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出臺了各種扶持政策探索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發展,例如重慶按照幼兒園等級給與500-900元/生/年的補助等。這些政策使幼兒園變得質優價廉,從而為人民提供普惠性服務,實現教育公平。
我國極有必要在長時間內普及學前教育,因為它能夠均衡機遇,并提高國家的未來競爭力。總之,《意見》針對當前學前教育現狀做出了一次重要的調整,加大公共投入,重視發展普惠性幼兒園,考慮對弱勢幼兒的扶持,實現教育起點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