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美珍
(中共永修縣委黨校,江西 永修 330304)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自己的工作講話中表達了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并指明其作為文化軟實力的靈魂,在我國打造特色文化、實現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中的積極作用。不論是現在還是過往,社會的基本情況可以反映出構建核心價值觀的深遠影響,其不僅能夠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還能推動我國綜合實力的發展進步。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當今世界上存在的兩種制度。這兩種制度雖然在內容上都有講“自由、民主”。但是從價值觀念上來看,這兩種制度是對立的,它們所強調的價值內涵不同。但正是因為這兩種價值觀念的不同,資本主義社會國家會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分化。而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需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各行各業都經歷了改革,并且以迅猛的勢頭實現了經濟和科技的大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在這四十年中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改變。習近平主席也不斷在宣傳和強調核心主義社會價值觀的重要性。例如在2014年的時候,習近平書記講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擁有受全社會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因此避免不同格局的變化所帶來的思想對立,使社會紛雜的思想整合成社會思想意識。讓不同的思想達到相同的價值認知,而作為社會價值認同核心價值觀,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要努力進行培育和踐行。如果這個思想工程沒有牢固的銘記在人們的心中,那么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就無法凝聚[2]。
核心價值觀在國家“軟實力”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軟實力”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國家中公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相對來說我國軍事、經濟實力較強,但是文化的影響力與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還不能夠持平。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底蘊,理應可以在國際文化格局上占有一席之地,但西強我弱的局面還沒有被打破。正因為如此,一些西方國家,總是以文化為外交載體,大肆宣揚自身的價值觀念。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實質上就是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中國要想在世界上成為一個真正的超級大國,那么就要堅定的秉持具有世界意義的核心價值觀,構建和發展屬于本民族特有的、具有生機和活力的文化軟實力。中國的復興,離不開核心價值觀的支撐[3]。
十八大用三個倡導區分了價值的三個類別,一是作為價值目標的文明、富強、民主和諧,對其他價值觀念起著統領的作用。其中富強的含義是我國千年以來的愿望,中華兒女奮發圖強,建設了一個又一個的盛世,祖國的強盛和繁榮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發自內心的渴望與夢想,也是現代“中國夢”的核心內容。而民主,是政治的追求,不論是我國還是外國,都將民主作為政治的奮斗目標。文明是人的精神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一項準則。
二是作為價值含義的自由、公正、平等、法治。這一類別是社會的價值取向,是對美好社會的表述。不論是人自由還是公平正義,都是人類的美好向往。能夠讓一個人自由的言論,自由的做事,公平的受到對待,這是我國家首要價值。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而依法治國,更是中國特色社會的基本目標。它約束人的行為,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
三是作為價值行為的愛國、誠信、敬業、友善。公民的道德規范,包括了對社會、家庭、國家以及自身的德行。愛國主義是一個國家的思想基礎,它是一個民族對公民的核心要求,它關乎著一個國家的興敗衰亡。敬業精神決定了一個對事業,對勞動的使命感,如何對待自己的工作,態度十分重要。誠信是我國的傳統精神。我國自古以來有“一諾千金”這樣的典故,這樣的故事能夠流傳千年,其原因就是人們心中對誠信的渴望。城實守信是做人的基礎。而友善來源于我國豐富的文化中。
習近平總書記說,每個人都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象化、日常化。每個人都要將其內化成精神追求,感知它,領悟它,要努力做到知與行結合。首先要讓大家內心認同“知”,為了能夠解決好“知”所產生的問題,大家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認知。國家要在大家的認同上下功夫,通過大力推廣和普及,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大家所知道所認同。要做到這一點,宣傳教育非常重要。
堅守社會價值體系發揮文化對大家的作用。第一,要采取滲透的方式。在教育中逐漸提高人的素質,改變一個人內心的精神面貌。為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更好發展,要充分利用文化產品來開展宣傳工作,如,可以將我國的優秀文化與產業產品制造結合起來,合力推出更多能夠體現我國文化特色和內涵的產品,在其中融入社會價值的內容,用高質量、高水平的文藝作品,表達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使其不斷的影響人們的思想。第二種是在實際生活中感知,認同社會核心價值觀。將價值觀發揮出真正的作用,使其能夠融入到社會的生活中。
劉云山同志曾經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離不開持續的灌輸,宣傳教育是一項最基本的工作。”因此在弘揚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考慮群眾的接受能力,采取社會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身的心理規律。
作為信息時代,我國的網民的數量龐大,大多數網民接受的信息都來自網上。雖然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有好有壞,它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為此將網絡作為宣傳的陣地之一,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但是網絡宣傳不同于現實生活中的宣傳,網絡世界中的信息過于龐雜,因此如何在網絡上進行有效的宣傳,為新時期的宣傳和培育工作提出了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就針對互聯網問題講過,在互聯網這個陣地上,是否頂得住,打的贏,關系到國家意識形態的安全。因此網上傳播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我們要將它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只放在嘴上,要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道不可坐論。”要想將社會主義核心內化成人們的精神追求,人們必須自覺的進行行動實踐,我們黨的干部要發揮領頭羊的作用,為社會起到楷模的效果[4],在此期間,我們不僅要注重個人實踐,還要注重制度的保障,將國家的治理能力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將思想建設放在重要的地位,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加強黨的建設。黨和國家要從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主動的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作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工作的思想指導,不斷提高我國國民的思想認知水平,增強國際影響力,基于此,我們必須要理解核心價值觀的意義,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一份力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