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風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8)
跳起單手肩上投籃簡稱跳投,已成為現代籃球運動普遍運用的主要投籃方式。高校教師通常在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學習之后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一般先介紹動作概念及運用時機,然后講解動作方法和動作要點,再逐漸從徒手到持球,從模擬投籃到投籃,分步講解與示范帶領學生練習,在教學中強調重難點知識。
體育課的傳統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師們在長期的課上實踐和課下總結過程中形成的理論體系,它不僅具有科學的理論價值,同時還具有很大的實踐價值。傳統的教學模式處于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學生模仿練習的狀態。這種模式下的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具有權威性,學生們按照老師設計好的學習路線按部就班。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避免學生走彎路,使大多數學生能夠按照課時計劃完成學習目標。與此同時,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高校籃球教學中同樣存在一些弊端。體育教師通常采用“講解-示范-練習-糾錯-鞏固-練習”的方式教學,較固定的學習方法容易讓學生失去練習的興趣。
由于學生現有水平參差不齊,在通過固定時間的教學實踐后讓不同性別、不同身體條件、不同技術水平的學生統一完成課程目標的教學任務是廣大體育教師共同面臨的一大難題。體育鍛煉對于相同難度的技術動作,身體條件較好的學生自然會在學習中占據優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刀切。如果一味的增加練習難度就會使后進生信心全無,如果大量重復基礎練習則會消耗已經掌握要領的同學的積極性。綜上所述教師可以考慮采用“合作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模式”是在教師的組織下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小組成員間的討論互動,取長補短,最后小組成員按照一定要求合作學習,通過互相間的促進作用,達成學習目標。以“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學生掌握技術,改善師生關系,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另外,分組教學還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的籃球教學模式中教師很少使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導致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感到枯燥無味,不能集中注意力,影響學習效果。籃球技術復雜多樣,跳投技術更是讓學生難以掌握。因此一些體育教師提出一套符合現代教學理念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模式”來滿足教學需求。
多媒體教學是將教學內容中的文字、圖片、動畫、視頻、聲音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制作出多媒體教學課件。籃球跳投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有幾個優點:首先,多媒體模式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籃球的基本理論知識。其次,教學中可以通過錄像、慢動作回放等技術手段,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跳投技術的魅力所在。再次,圖形處理可以在學生的大腦中樹立正確動作的表象,相比語言描述和簡單動作示范在教學中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運用表象訓練教學模式進行跳投技術學習的具體方法如下:
教師先通過示范、講解或播放多媒體素材等方式,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建立初步的跳投視覺表象。接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觀所想和理解嘗試用語言將跳投的視覺表象描述出來。在這個時候,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口述進行分析判斷和正確引導,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跳投視覺表象。
實踐證明表象訓練模式在高校籃球跳投教學中學生掌握情況要好于傳統教學模式。使用表象訓練法后,教師更容易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將視聽信息轉變為技能信息,把想與練結合到一起,形成認知到動作的轉變。
在使用表象教學模式時,學生應注意將視覺表象與潛意識中的跳投動作進行對比。通過觀察和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出潛意識跳投動作的不足,建立有效的跳投技術表象。建立有效的跳投動作表象后,學生要通過實踐練習將其轉化為實際跳投動作。在練習時,學生應該依據大腦中跳投技術動作的分解動作和排序進行實際投籃操作,從而建立起動覺到運動的條件反射。此時,學生要學會將實際練習中的身體感受及時傳向大腦,修正以后形成最適合自身素質的運動表象。在一定課時的跳投練習后,學生更容易將運動表象、跳投動作和思維有機結合,建立起穩定的具有個人特色的跳投風格。
針對授課對象水平參差不齊,體育教師可以嘗試合作學習模式教學。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針對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常感到枯燥乏味的情況,體育教學可以嘗試多媒體教學模式。帶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豐富自身教學資源庫;針對抽象和較難掌握的教學內容,教師可嘗試表象訓練教學模式從心理層面幫助學生攻破難題。創新不是否定傳統,是對知識的重新組合力求產生更適合當下環境的全新概念。不會改革變通的教師又怎會教育出具備創新精神的學生,體育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從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學習逐漸形成一套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