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力木格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音像、動漫、傳媒、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服裝設計、廣告裝潢、軟件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近幾年獲得蓬勃發展,并形成了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等文化藝術產業園對社會進步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產業資源,在新時期,發揮文化創意產業獨特的魅力和優勢,解構文化的價值內涵,從通過跨界融合的手段中推動社會的整體發展。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從文化創意產業的社會價值著手,在認識其價值的基礎上闡述其存在的問題,試圖通過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的發展模式助力社會的前進步伐。
文化創意產業不僅是一種新興產業,同時也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是當今社會的主流產業,在實現了傳統產業升級的基礎上,成為社會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據統計文創產業在全球的增加值達2.25萬億美元,占GDP的3%,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2950萬個就業崗位,占全球就業總數的1%,這對加快社會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在我國,尤其是北京,上海,成都,廣東和浙江等經濟發達的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新動能,新方向。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回報較高,受政策和稅收等方面政策的影響,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投資熱將會持續存在。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帶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并影響了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便是社會影響的具體體現,比如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業的融合,使旅游產業擺脫了傳統的粗制濫造,在原本旅游資源的基礎上賦予其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實現了旅游產業的升值和升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經濟的同時給社會群體提供了商業發展的可能和文化旅游的空間,提升了社會生活水平和社會整體素質,文化創意產業在促進消費的同時提升了品質。
文化創意產業是以文化為基礎,以創意為源泉,以產業為形式的一種新興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文化創意發展中人才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根本,同時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動力,文化創意產業在充分發揮人類的智慧的同時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文化創意人才,又通過產業模式使社會人才獲得就業崗位和價值認同,是社會進步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文化創意產業離不開文化,創意,知識和科技,向社會提供精神文化,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借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態勢,傳承和創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實現文化和產業的雙贏。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典型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經濟環境不理想,消費總量過低,社會環境不穩定,產業基礎薄弱,規模小、層次低、不高、競爭力不強,缺乏核心競爭力,擴散效應沒有充分發揮,缺乏完整的產業鏈,科技支撐作用還不明顯,科技投入明顯不足,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高新技術裝備,投融資體系還不健全,國家并沒有真正放開管理權,導致籌集不到急需的資金,帶來了不利影響,文化創意產業人才不足,人才的極度匱乏,創意不足,無法與世界其他的創意企業競爭。
文化和價值視角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環境,是環境、生產、文化和創意的集聚,是激發并實現創新、創造和創意的場所。具有空間和地域的開放性、要素的集聚性、資源的共享性、產業的輻射性。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吸引大量同類產業形成聚集,實現規模性擴張,促進區域整體的快速發展。文化創意聚集區被定為產業園,目前國內典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有北京798藝術區、深圳大芬油畫村、上海田子坊、F518時尚創意園、遼河國際藝術區等,這些文化創意產業園不僅向我們呈現著獨特而有魅力的藝術文化,更培養了大批的文化創意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城市發展動力源泉,影響著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也帶動了社會其他產業的發展,文件創意產業同互聯網,同商業、同制造業、同農業、同旅游業、同城市等不斷走向深度融合,實現了跨界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經濟的產業類型,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在發揮文化價值的同時,挖掘中華文化的深層次價值,對于中國的進步和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