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斌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散打教學,不論對高校發展還是對學生進步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散打進入高校的時間并不長,存在著諸如發展時間短的問題,因此校園發展易受到很多限制的情況的影響。首先就傳統的教育理念來說,學生對于武術的認知就是兩個字:暴力。更不要說是在課堂上開展散打課程了,學生和老師們想起來的可能就是打架,存在斗毆等影響校園和諧的因素;其次,散打等武術訓練需要有專業的訓練場地,對于訓練的器械也有著專業化的要求,很多高校根本無法滿足這些發展需要的硬件設施;最后,要講求學習東西的實用性,那么就必須要對所學的東西進行使用,這樣才能做到有效驗證,散打的實用性還是體現在一個“打”字上面,這樣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長此以往,就導致了我國的高校散打課程僅是留存于形式,缺乏全面深度發展。
散打這一武術流派的傳播是近些年才全面展開的。在此之前,跆拳道和空手道等外來的武術流派對中國的武術市場影響較大,尤其是跆拳道,基本是隨處可見。這就導致了人們對于散打缺乏一個正確的認識,甚至經常會將散打錯認為其他武術。所以在高校的散打教學活動中,教師們首先要對學生們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散打相關知識的講解,包括散打的起源和發展,還有散打區別于其他武術的部分,讓學生明白散打是中國武術的重要流派之一,承載著文化內涵,不是一味地好勇斗狠。可以組織學生們觀看一些精彩的散打比賽視頻,讓散打更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進行一些情景示范,講述散打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不論是散打還是其他的武術,對于增強練習者的身體素質來說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積極開展戶外活動,也有利于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要幫助學生們摘掉以前對散打戴的有色眼鏡,改變老舊的觀念,讓學生能夠從其他角度去正確看待散打,參與到散打的學習中去。
武術的練習,需要專業人員的專業指導,而制約散打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師團隊的不專業。無論是打拳還是踢腿的動作,對于腰部的力量都有著很高的要求,著名武術家李小龍先生就提到了“腰馬合一”的重要性。在不專業的練習中,打拳的重點只放在拳上,而對于扭腰和轉胯的部分不是很重視,這樣會導致打出的拳綿軟無力,不能有效運用腰胯的力量。許多的教師在進行散打的教學時,對于拳法和腿法、摔法等都很重視,但是卻忽略了步伐的重要性。對于散打、截拳道等大多數武術而言,靈活的步伐是進行有效的進攻和防守的基礎,如果步伐亂了,那么拳法和腿法也會隨之變亂,在實戰中將會處于一個劣勢地位。所以,要實現散打教學的良好開展,必須要有人進行專業的技術教學。可以組織體育教師們到專業的武館科學系統地進行散打的培訓學習,在達到全面掌握之后再回學校對學生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細節。因為對于武術而言,簡單的細節問題可能對你所做動作產生重要的影響。比如格斗式,這一基礎動作就該特別關注。首先是兩腳之間的距離要控制好,身體重心合理分配,還有兩只手的擺放位置,要保證有效保護到頭部,又不能讓肋部暴露在敵人的攻擊范圍內,還要保證可以讓攻擊和防守的動作輕松靈活。
在武術中,最具觀賞性的就是對打。無論是日常訓練還是擂臺搏擊,基本都是以兩個人的對打展開的。但是在高校的教學中,這一部分的內容就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主要的原因是開展散打的實戰環節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部分學生在進行實戰的時候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輕的有簡單的皮外傷,嚴重的會發生骨折等傷害。所以在高校散打的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們首先要從硬件設施方面來保證學生的安全,按照專業的武館要求來對學校散打教室進行布置,讓學生在練習和實戰的時候都不會受傷。同時,還應該把一些基礎的自我保護內容教給學生,讓學生在進行實戰的時候有一些保護自己的余力。比方告訴學生在摔跤時對后腦的保護,在受到攻擊時候對下頜骨的保護等。在熟悉了實戰之后,可以開展一些情景模擬的練習,比方學生遇到一個歹徒和多個歹徒該做出的不同反應。由這些方式來實現散打的實際應用。
散打教學不僅有理論的知識教學,還有著重要的實踐內容。散打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參與到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里面,既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還可以在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能夠有效保護自己。高校在體育教學中要關注到散打的重要性,全面開展散打教學,實現學生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