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賽喃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 110159)
隨著新時代經濟飛速發展,大學生受社會風氣影響,很多學生報以坐享其成的態度學習和生活,不愿意上班工作,面對未知的生活迷茫和困惑,不能清晰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因此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力度宣揚艱苦樸素生活作風,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幸福感,使同學清楚自身發展的實際,理性思考問題,制定有效的人生計劃,逐步實現自己的理想。
深入貫徹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樹立好風氣,強化精氣神,進一步在高校中樹立陽光、健康、和諧的政治生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營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生態。將思想政治工作融進課堂教學環節,融入生活,不斷改善教學方式方法,將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實處。堅持科技創新,創造規范有序的學術生態,切實圍繞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展開工作,這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很多高校已經認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未從人文關懷角度出發加以分析,未突顯出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實效性,這樣不利于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發散思維,影響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和情緒,長期下去將對學生個體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目前各高校在展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大多傾向以理服人,學校為保證教學秩序和教學環境,制定出了強硬的規章制度,這種管理模式對學生個人發展起到了消極的作用,且在組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采用單一的宣講形式,未真正認識到融入人文關懷的重要性,難以搭建與學生良好的溝通平臺。
目前很多院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仍只采用課堂授課的單一模式,并沒有進行創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引領功效無法發揮出來,難以滿足當代大學生的訴求心理,無法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停留于表面化。
以人文關懷為著眼點,確切發揮教師的統領權,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積極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充分利用高校里面社團、假期實踐等多種活動形式,正確指導學生,組織學生在各種渠道中充分認識自我,使同學們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加強自我綜合能力的提升,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從而不斷培養對大學生獨立人格的養成。
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要從學生角度出發,發掘問題的本源,做到在思想上尊重學生,生活中用心呵護學生,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最基本最直接的問題。教師要做好指引和監督工作,尊重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滿足學生需求。同時扎到學生中,掌握學生真實想法,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唯有幫助大學生戰勝心理障礙,方能確保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高校應該建立起良好機制,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提供給學生更多幫助,并且及時掌握學生的內心思想動態,讓學生勇于表達內心的想法,持有一副平常心,一個良好的心態將影響學生人生和事業發展。同時,學校應培養學生養成學生自我調節的能力,以及積極的生活態度,以理性的觀點和態度面對社會上的問題,從容的解決未來將要面對的問題。
落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工作,不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思政教學工作,還要在日常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人文關懷真真切切貫徹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關懷視角下,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拓寬思想政治教學視野,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實現個人及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