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鵬程
(長春建筑學院,吉林 長春 130607)
單語語料庫創生于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在過去發展的三十年里,世界上的眾多國家意識到的語料庫的重要性,并且相繼建立了各種單語語料庫,而又根據翻譯的實際發展需要,促使雙語語料庫應運而生。英漢雙語語料庫對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研究對比、對雙語詞典的編寫以及對英語和漢語翻譯的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平行語料庫是通過使用不同的語言類型進行編輯,使其相互之間具有相應的翻譯關系,而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指的是使用英語和漢語進行編輯,使其二者具有翻譯關系。平行語料庫為語料庫的一種,主要特點為具有較大容量的儲存功能,可以客觀、實際地表現出原文與譯文的相關含義,為翻譯工作者提供便捷的翻譯平臺。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英漢雙語語料庫對各種語言學的學習和其相應的應用研究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價值[1]。
(一)檢測組合的準確性
學習英語過程中,學習如何對所記憶的英語詞匯進行正確搭配組合比較重要的一步,在日常的翻譯教學中加入索引功能對學生進行檢測英語詞匯組合準確性,進而提高學生組合英語詞匯的能力。相關研究者認為作為學生,應該接觸語料庫的原始語料,并且出現了“數據驅動學習”的概念,在學生處理相應語料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觀察,假想,實驗”的學習模式,通過對各種語料的實際理解,總結歸納出相關英語詞匯的常用釋義以及相應詞語的詞匯搭配,并且傳統類型的翻譯教學法采用“講解、練習、產出”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如若將索引功能引入課堂,可以讓學生真實感受相應的語言環境,檢測相應詞語組合的準確性,進而提高其詞匯組合選擇的能力。語料庫在實際的翻譯教學環境中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真實的語言環境,可以使學生在語言的學習之中驗證翻譯中所用的組合搭配是否正確。
例如:在漢語中,“知識”這個詞匯和“文化”,“學問”,“學識”,“閱讀”等詞語具有同義性,在一些語言環境之中可以交替反復使用。“知識”可以與“積累(accumulate)”,“消化(digest)”“吸收(absorb)”,“學習(study)”等詞語搭配,但是一旦這些詞被翻譯成英語,某些程度上會顯得缺乏語言的針對性,并且導致語言詞匯搭配不準確。通過英漢雙語語料庫的索引,學生可以切實理解英語詞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的差別,增加了其對于英語詞匯搭配的感性認識,對學生掌握典型的英語搭配,提高翻譯能力以及強化語言記憶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二)學習詞匯的不同譯法
學生在翻譯初期大多數只關注對于詞匯的學習,進而忽視了詞語所處的不同語言環境和不同文體。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可以提供在不同語言環境和不同文體之中的大量語例,從而幫助學生在翻譯學習當中的理解詞匯釋義在不同情況的使用差異,掌握基本翻譯技巧[2]。
例如:“預示”這一詞匯,通過檢索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可以使學生發現并總結出“預示”這一詞匯在不同文體環境中的釋義,在科技類型的問題中可翻譯為“signal”;在新聞文體中可以翻譯為“forecast”;在文學體中可以翻譯為“threaten”。
(三)提供詞典外的其他譯法
部分特殊詞匯在詞典中有其對應的英語,但是通過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便可以得到不同的表達含義,使詞匯的選擇變的更加符合語言情景,或者更加簡練。例如:“自己笨,怪刀鈍”這種英漢詞典未收錄的特殊詞匯,通過英漢雙語語料庫的檢索可以得到“A bad workman always blames his tools.”的結果,還有“人多好辦事”這個英漢詞典未收錄的詞語,通過漢雙語語料庫的檢索可以得到“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的結果,明顯較傳統詞典收錄較為全面。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對全篇的翻譯對英語文章進行全面的理解認知,并且教師也可以從中挑選出適合與學生理解的例句,有利于翻譯教學工作有效開展。
(四)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對于英漢雙語語料庫的使用,可以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一詞多義可以增強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使其體會不同的翻譯風格,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給教師翻譯教學工作提供了便利性,它可以檢測組合的準確性、學習詞匯的不同譯法、提供詞典外的其他譯法,并且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據此可見,英漢雙語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上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開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