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莉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博雅全人教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8)
近年來,在對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統計數據和江蘇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后,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每年在年初都發布該校上一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報告指出了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就業適配性不高
根據該校2017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提供的數據(缺2018年數據),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適配性不高,該專業參加就業的畢業生中,工作與專業的相關度僅為44.44%,低于全校平均值45.31%。另兩個指標,該專業的職業期待吻合度和工作滿意度分別為72.46%和86.96%(均為2018年數據),稍高于全校平均值。雖然就業適配性中的兩個指標較往年有所提高,但總體水平不高,在全校處于中游位置。
(二)就業穩定性較弱
旅游管理專業2017屆畢業生(缺2018年數據)的協議履約率為33.33%,好于學校平均水平(27.2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9.36%),離職率為42.86%,高于學校平均水平(42%)和全省平均水平(34.14%)。兩項數據很顯然反映出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穩定性并不高,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度還不夠,需進一步加深對專業的熱愛,工作中缺乏恒心和毅力。
(三)就業薪酬較低
根據就業質量年度報告,該校旅游管理專業2018屆畢業生的實際平均月收入為4096元,而畢業生的期待月收入為4371元,全校專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075元。從行業來看,該專業大部分畢業生所從事的住宿、餐飲和服務業的平均薪酬為3847元/月,在所有行業中排倒數第五位。顯而易見,該專業畢業生的薪酬較低。
(四)就業地區較為局限
本專業2018屆畢業生中有89.87%在江蘇省就業,其中在南京就業的占所有畢業生的73.24%。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量最多的前五位城市為南京、蘇州、南通、無錫和鎮江,多為母校所在地和經濟較為發達地區。在臨近的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也有較多分布。這些信息反映出了畢業生就業地點的合理性,但也反映出了就業地點的局限性,畢業生就業地區不廣。
通過調查研究和數據分析,造成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原因包括:
(一)總體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雖然國家和行業采取了多方措施促進就業,但由于總體形勢嚴峻,旅游管理領域吸引畢業生就業的高質量崗位增長不多,客觀上造成本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不高。大多數用人單位提供的多為勞動力密集型崗位。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本專業的就業選擇不多,多為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對畢業生的吸引力不大,更不用提高質量就業了。
(二)人才培養實踐教育不夠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也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雖然近年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但對學生的實踐技能要求沒有形成統一嚴格的量化標準。尤其是在實踐中鍛煉學生持之以恒、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的精神不夠。這種能力和精神的缺失使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的具備的優勢有限,就業穩定性差,就業質量提高不容易。
(三)畢業生就業觀念滯后
經過調查發現,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就業觀念容易受到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思潮的沖擊。本專業畢業生有相當一部分在選擇工作單位時,就事論事多,不作長遠規劃,過多考慮待遇問題,缺乏艱苦創業的精神準備。部分畢業生不能全面、客觀、準確地認識自我,盲目樂觀,過高地評估自己的能力,缺乏腳踏實地的就業態度。
此外,還有一些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出現了盲目跟風現象,在選擇就業區域時只看中經濟發達地區,片面追求知名企業或者是熱門崗位。入職后在工作中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對崗位適應力不夠。另一方面,對于短暫的崗位鍛煉也缺乏足夠的耐心與耐力,遇到困難容易退縮,造成離職率高,不能全面考慮自身發展。還需要指出的是,本專業畢業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不夠,學生主動創業的比例較低,對于國家大力弘揚的創業精神認識不夠。
(四)對就業政策了解不夠深入
與許多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一樣,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障礙,如專業學歷條件苛刻、戶籍檔案壁壘、就業歧視等。學校在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對學生的就業政策宣傳還不夠深入,利用多種渠道進行宣傳發動的力度還不夠,許多學生對就業政策等了解不夠。在操作過程中,學校和輔導員要幫助學生熟悉就業過程,鼓勵學生主動就業,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一)加強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和就業指導工作
學校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通過多種途徑加強畢業生思想教育和就業指導,幫助畢業生認清就業形勢,教會學生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就業指導要貫穿人才培養的始終,利用好入學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課程、就業指導講座等多途徑構建全程化就業指導體系。開設好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類課程,幫助學生樹立創業觀念,提高創業意識,了解創業政策,掌握創業方法,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在就業思想方面,要引導畢業生樹立遠大理想和長遠眼光,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提高畢業生為國家服務的自覺性。
(二)加強就業工作管理,幫助學生熟悉就業政策
學校要加強就業管理,規范就業工作的程序,在就業信息發布、就業工作材料整理、就業工作經驗總結等方面有序管理,為學生提供及時準確高效的服務。要想方設法為畢業生提供高質量的就業崗位,要建立穩定的實習就業基地,定期開展專場招聘會。此外,還要做好畢業生就業跟蹤工作,幫助畢業生解決就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做好畢業生與企業的橋梁,將畢業生的真實需求如實反饋給用人單位,為學生提供真正符合需求的就業崗位,提高學生的就業滿意度,降低離職率。要運用線上線下各種途徑將國家的各類就業政策如實傳達給畢業生,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就業政策。運用好畢業生班會和返校的各種機會傳達相關政策的變動,教會他們運用好政策,幫助自己找到滿意工作。
(三)加強校企合作,重視實踐教學環節
就業教育重在平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為學生搭建課堂內外實踐的平臺,建立一批相對穩定的實習和就業基地,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調研、實習等活動。在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要寫入實踐教學環節的要求,鼓勵大學生要積極參加實踐鍛煉。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專業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盡快了解和融入社會,了解面臨的就業形勢,適應工作環境,為優質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加強就業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就業與擇業是人生面臨的重要轉折,學生由學校走上社會,他們將要面對前所未有的環境與形勢,接觸形形色色的社會人。學校和老師要做好就業心理健康教育,主動深入了解和關心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心理咨詢,幫助學生開展自我心理調適。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也就有利于促進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提高就業質量。
總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存在著一些問題,畢業生就業質量總體不高,這既有宏觀大環境的原因也有學校和學生自身的原因,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就業指導和管理,全力提升本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