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臣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初等教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學前教育在我國的蓬勃發展,幼兒園教師的師德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學前教育的發展與成熟需要幼兒園教師師德為其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撐與社會輿論導向。因此,幼兒園教師師德問題應當成為全社會關注學前教育的重要切入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印發《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1]中規定:“本辦法所稱幼兒園教師包括幼兒園、民辦幼兒園的教師”。
縱觀大部分世界發達國家,它們對幼兒園教師師德的關注是長期而持久的,無論是從對幼兒園教師的選拔與培訓還是對幼兒園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都對幼兒園教師師德進行了重要的職業規劃與實施。
我國幼兒園教育發展起步較晚,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較相對落后。我們應該在關注學前教育發展的同時對幼兒園教師師德予以關注。
20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頒布《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是對幼兒園教師師德的定性、定量處理。同時,幼兒園教師師德無論是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還是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具體表現如下:
(一)幼兒教師師德對幼教事業發展意義重大
幼教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幼兒教師師資隊伍建設,而教師的師德建設是幼兒園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一環。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以德為先,以德為重。幼兒教師職業是在幼兒教師師德前提指引下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的,這也就是說沒有幼兒教師的師德作為基礎素養要求,幼兒園保育和教育都缺乏行動上的指引。例如:幼兒園保育工作中的很多細節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幼兒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
(二)幼兒教師師德對教師素質提高意義重大
幼兒教師素質提升一直是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核心因素。幼兒教師師德被列在幼兒教師素質提高的基礎和核心位置。在幼兒教師素質提升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師德始終伴隨左右,是決定其提升層次的核心要素。幼兒教師的師德建設是幼兒教師保育、教育素質在幼兒園工作運行過程中得以體現的載體,如果沒有教師師德做支撐,那么教師的專業技能也只是空中樓閣。
(三)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有助于教師與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園教師師德建設從教師層面講可以促進幼兒教師人格的健全,心理素質的提升。師德建設的內容基本是從教師職業要求的基本完善人格出發的,這也就是說明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有助于幼兒教師本身構建良好的人格與職場心理。同樣,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會在幼兒園工作中通過保育和教育的各個環節影響到幼兒,從而為幼兒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養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幼兒在幼兒園受到幼兒教師良好心理的熏陶與浸潤,與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同時對原生家庭關系的融洽度也有了新的要求,從而促進親子關系的良性改變。
(四)幼兒園教師師德提高教師與幼兒的情緒管控能力
幼兒教師有一項重要的素質要求就是個人的情緒管控能力。這項能力不但影響教師的職場發展而且影響人際交往成果,更進一步來說還間接影響幼兒,也就是說幼兒教師的情緒管控能力會直接影響幼兒對幼兒園環境內許多情境的認知。這種情緒管控的影響力會耳濡目染影響幼兒合理處理自己的情緒。
我國幼兒園教育的根本方針和目的是使幼兒在德、智、體、美等諸方面都得到發展,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教育[2]。幼兒全面教育需要具備健全教師素質的幼兒園教師,同時從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目前發展的現狀需求來看,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是大家應該予以高度重視的幼兒教師硬件指標。鑒于以上觀點,建議在今后的幼兒園教師師資課程建設、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過程中適當增加幼兒園教師師德培訓與測試的相關項目與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