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顏悅
(中共丹東市委黨校, 遼寧 丹東 118000)
科學社會主義是中國在關鍵危難時期所選擇的一條道路。經過歷史和人民的檢驗發現,科學社會主義是適合于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的。不同于俄國的實際國情,中國人數眾多且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并不適用于中國的小農社會,因此,我們選定社會主義作為我們的發展制度;從另一方面來說,近年來中國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正是因為選對了正確的發展道路,既選擇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一)科學社會主義創新的本質
探究科學社會主義創新的本質,從中國發展階段特性即可得出。在中國的不同階段,科學社會主義經歷了幾次不同的突破性進展。在這幾次的突破性進展中都體現著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既時代性和民主性是各個時期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所共有的特點。除此之外,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毛澤東思想是在實地考察和與不斷改進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它也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第一次創新成果,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性更加鞏固了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發展道路上的穩定性,使中國堅定不移地沿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發展路程。
(二)科學社會主義創新的目的
中國之所以選定由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們指導思想,是因為科學社會主義擁有持久的活力和創新力,它能夠根據不同的時代特色和特點,經由中國人民的努力與創新,發展出一套適合于當代中國發展的制度和理論。因此我們對科學社會主義進行創新,是為了中國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能夠更好地發展、使中國共產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讓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黨的一切工作的推進都是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因此,我們必須創新科學社會主義,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地位。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新時代背景下由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科學命題,他是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的繼承與創新。除此之外還需要重視的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及經十九大修正后的黨章均列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其的繼承與創新,他的思想精華是中國特色理論體系的核心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科學性和時代性,它是根據時代不斷變換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創新的,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一個開放的科學的理論體系,而并非是自我封閉的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中國歷史上階段性成果。恩格斯曾說:我們只能在我們的時代背景條件下去認識,而這些背景條件達到什么程度,我們才能認識才能達到什么程度。換言之,就是我們的認知受到時代背景的制約。處不同時代的中國,人們的認知水平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但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始終不變的堅定信仰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不例外。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八個明確目標、十四項基本方略,它是科學社會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從世界高度和人民角度來提出八個明確,十四項堅持的方針、它具有中國特色化的思想內涵,并系統地回答了中國在整體進入小康社會以后未來中國社會發展趨勢和目標定向。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它系統地回答了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法和途徑以及我們要在以后的發展中要堅持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除此之外,習近平還提出,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以前的矛盾了,其矛盾轉化的提出是基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和我國已總體進入小康社會的基本國情提出的。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人民主體的地位,它的提出為中國未來發展方向和黨以后工作的重心作出了總體的指導。
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創新與發展體現在中國特色社主義理論體系和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從他們的理論和思想中,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出是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的,它們不論怎么變化都是為了適應當代中國發展特色與時代特色。我們對科學社會主義進行創新發展也在實踐中表現了出來,其中最明顯的是,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前提并結合中國發展實情來制定適合我們發展的制度和策略。因此,科學社會主義和馬思列寧主義是中國一切指導思想的核心和重點,在中國今后發展的道路上,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并在科學社會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思想下不斷創新發展,促進中國更好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