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 巖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孩子的個性分先天形成和后天形成。所謂的先天形成便是孩子的本性,后天形成則是通過家長、學校、社會環境對孩子的約束影響而成。幼兒園便成為除家以外的第一個幼兒個性培養基地。幼兒園既是學校與家的橋梁,又是幼兒與社會接軌的第一站。它對幼兒個性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以知識技能和非智力因素對幼兒進行個性培養和影響,促使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
學前教育是一個社會百科園,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不管從智力教育,還是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動手能力等多方面都有襄括。例如:在幼兒園里孩子們不光能學到很多必備的基礎知識技能,還能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如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買東西做游戲要排隊等。這充分說明了學前教育在幼兒成長時期的重要地位。學齡前的兒童年齡都比較小,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只要我們的學前教育工作,在注重幼兒智力教育的同時,注重其他教育。對于幼兒形成良好個性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的,對于幼兒全面發展也是有所幫助的。
學齡前的兒童大多都是呆在爸爸媽媽的身邊,對于社會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而學前教育正是這個時期連接家與社會的紐帶。既消除幼兒對社會未知的恐懼,又能學習進入社會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這就要求學校從各方面對幼兒進行能力培養。從基本事物認知到能力表達,再到智力開發等方面都要概括到,為幼兒對社會認知度的提高提供先決條件。通過對社會事物的逐步認知來影響和塑造幼兒的個性發展。例如,通過游戲方式進行教學影響,老師們可以在學前教育中引進游戲,以游戲帶動幼兒成長,通過游戲來展現自我個性。學齡前幼兒普遍自我意識較強,在家大多以自我為中心,進入幼兒園后還會存在這種現象。以排隊玩滑梯為例。在游戲開始之初,部分幼兒根本沒有排隊意識,只認為我要玩滑梯,自顧自地便搶先登上滑梯;還有部分幼兒因為同伙的擁擠或對陌生事物的害怕而嚇得哇哇大哭;還有部分幼兒因為個性強而對同伙大打出手等。這些行為都是不對的,這就需要老師們對幼兒進行耐心講解、安撫。要讓幼兒們明白規則的重要性,應該遵守規則次序,與人相對不能隨意而為,朋友之間需要友愛互助等。對于依賴性較強的幼兒,老師們首先要鼓勵他們,讓他們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個人也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并逐步地給他們分派適當的任務。通過完成任務來建立信心,從而促使自己獨立成長。此種教學方法,是讓幼兒們在社會認知中學習新事物,從而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能,為自我良好個性的形成奠定基礎,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
性格影響人生,學前教育期是幼兒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我們的學前教育老師不光要重視幼兒們的知識技能認知;還必須要重視幼兒們的心理認知,對幼兒們進行情感培養。讓幼兒們身處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正確引導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促使幼兒們形成健康的人格。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想法,幼兒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孩子們的性格特征,從實際出發,不同個性的幼兒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待。讓每一個幼兒都得到重視感和滿足感,讓幼兒身處于一個自信滿滿的氛圍中,從而促使幼兒人格促良性發展。例如:一個班里有活潑好動的孩子,也有安靜如水的孩子。老師們對他們就要區別對待。老師提問就可以多讓平時不愛說話的孩子來回答。通過回答問題來鍛煉孩子們的膽量、信心。而活潑好動的孩子們,老師們則要和他們多交流,引導他們多和其他小朋友們溝通交流。以好動的孩子去影響和帶動內向聽孩子。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鍛煉孩子們的溝通交流能力,對于內向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有助于這兩種類型的小朋友共同進步發展,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提升教學品質,為我國人才的培養做出應有的貢獻。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在幼兒時期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良好的學前教育不僅有利于幼兒們對社會認知能力的提高,還有利于幼兒們良好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同時還有利于幼兒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學前教育是幼兒們進入小學時代的過渡地帶,也是幼兒個性塑造的最初期時期,對于糾正引導幼兒良好個性發展非常必要。故重視學前教育,重視幼兒個性發展。對于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為幼兒良好個性形成奠定了基礎,也為我國優良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