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娜
(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形體課是一種對學生進行形體藝術教育的課程,其集體育、音樂、舞蹈于一體,旨在促進健美體型的形成,提高審美能力。舞蹈形體教學是高校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被教師和學生所關注。舞蹈形體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還要求其發展扎實的舞蹈基礎功底,促進學生體態美的形成。另外,高校教學培養目標中提到舞蹈形體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塑造體態美,還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藝術情操,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目前,舞蹈形體課教學雖然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視,但其在教學展開過程中仍舊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改進。
一是學生不重視體態美的形成。目前,很多高校大學生還沒有有效認識到什么是形體課,其具備什么樣的作用與意義。因此,很多學生忽視了形體課教學的展開,課堂教學中積極性,使得學生在體型塑造、氣質形成方面存在不足。二是教學內容簡單,不滿足教學目標要求。舞蹈形體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發展程度不高,師資隊伍較為困乏、教學內容、方式較為單調,課堂上多半時間是教師在講解、在演示,學生自主體驗時間較短,難以激發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舞蹈形體課教學的主要內涵就是讓學生用肢體語言去表達情感,以此來促進學生在發展自己體態美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綜合素養。
愛因斯坦曾經提到: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高校舞蹈形體教學展開的第一步驟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順勢而行,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游戲教學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游戲教學方式以其生動的教學內容、靈活的教學形式、有趣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學生知識與技能。高校舞蹈教師在展開趣味教學時,引進游戲教學方式,可以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專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一是教師展開模仿游戲。舞蹈動作與意境本就來源于大自然,教師在展開舞蹈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模仿游戲,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去體會每個動作的意境。例如,教師在展開民族舞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去模仿“花叢中的蝴蝶”,百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學生通過對蝴蝶起舞的想象,很快融入進行教學中。在模仿游戲中,學生將自己幻想成為一只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可以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二是教師展開比賽游戲。高校學生正處于年輕、自信的時期,這個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好勝心強。教師在展開舞蹈教學時抓住學生的好勝心理,進行比賽游戲,可以快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教師針對本堂課內容采取“你說我演”游戲。首先,教師將兩兩分組,讓兩個同學分別根據本堂課的教學動作進行“一說我演”教學,兩兩學生角色互換,誰先完成所有動作誰就贏。比賽游戲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比賽過程中你追我趕,共同提高舞蹈能力,促進學生體態美的形成。
學生進行舞蹈學習,光有學習興趣是不夠的。學生舞蹈能力的提高還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學學習方法。如果學生在進行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只會進行機械的模仿,無法通過舞蹈動作、表情管理去表達舞蹈中所富含的豐富內涵,那學生就難以精確的舞出舞韻,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能、審美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去體驗情趣,逐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一是想象法。教師在舞蹈教學中利用精確的語言,讓學生去展開聯想、在想象中進行模擬,以此來提高學生動作的把握度。例如,教師在以《我與小鳥來唱歌》為歌曲進行舞蹈教習時,讓學生自主將自己想象成一只歡樂的小鳥,對小鳥休憩、飛翔等動作進行模擬。學生在想象中可以自主去探尋舞韻之美,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二是情景法。情景法是一種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教師利用情景法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快速融入教學中。例如,教師講解東北民族舞時,可以在舞蹈室放置一些高蹺、手絹、扇子等,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東北舞蹈文化,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高校教育水平提高。高校教育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發展成為社會需求型人才。舞蹈形體課程已經發展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高校舞蹈教學在展開形體課時應該基于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方式創新,引進游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另外,教師應該把握舞蹈形體課的教學內涵,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學生為主”的現代教育思想,促進學生體驗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全面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