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翠,吳月紅,于珍妮
(北侖區人民醫院 手術室,浙江 寧波 315800)
國家癌癥中心公布的《2017中國最新癌癥數據報告》[1]顯示,肺癌在全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到第一位,手術治療仍是目前臨床治療肺癌的主要手段,能夠顯著提高早中期肺癌的生存率和生存周期。電視胸腔鏡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肺癌根治術是近年來肺癌微創外科手術的經典術式,也是難度較高的一類腔鏡手術,具有切口小、康復快、術后并發癥少及死亡率低等眾多優點[2-3];但該術式對圍手術期內的護理工作亦具有較高的要求,優質的綜合護理模式對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的影響[4]。我院自2016年1月開始對行VATS輔助小切口肺癌根治術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收治行VATS輔助小切口肺癌根治術患者232例,術前均經影像學、纖維支氣管鏡、病理學檢查等進行病情評估,且符合VATS輔助小切口肺癌根治術適應癥;排除:伴有其他部位腫瘤、嚴重臟器功能損傷、血液系統疾病等手術禁忌證,臨床診斷為Ⅳ期肺癌、且已廣泛轉移者,患有精神類疾病,無法配合完成調查及治療者。其中,男124例,女108例,年齡48~77歲,平均62.4±5.2歲;病灶位于右肺74例,左肺66例,雙肺92例;參照國際通用的TNM腫瘤分期標準,Ⅰ期64例,Ⅱ期108例,Ⅲ期60例。
1.2 預后 232例患者均手術順利,術中未輸血,術后恢復良好,住院時間7~16 d,平均11.58±3.14 d。出院前,患者的SAS評分(48.22±3.67分)和SDS評分(46.15±4.32分)均小于 50分,患者情緒狀況良好;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比率為90.5%。術后發生肺漏氣2例,切口滲血1例,經對癥治療及護理后均得到緩解并治愈,無肺出血、肺水腫、感染等并發癥,患者均臨床治愈后出院。出院后隨訪6~12月,均未見復發,且無死亡,末次隨訪時以肺癌患者生存質量測定量表FACT-L(中文版)評價患者的生存質量,量表評分均值為90.54±7.54分,患者的生存質量良好。
2.1 術前護理
2.1.1 舒適護理 責任護士需言語溫和、態度親切,時刻保持輕松、樂觀的態度,可在晨間及午后適時播放輕柔溫和的音樂,為患者營造輕松的氛圍和舒適的病房環境。
2.1.2 健康宣教 為患者發放健康手冊,責任護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畫報、視頻方式進行肺癌相關知識的宣教,為患者耐心講解肺癌的致病原因、VATS手術的治療優勢及術后的各種注意事項,重點強調吸煙的害處及對術后康復的影響,指導協助患者術前禁煙至少2周。
2.1.3 心理護理 對癌癥的天然懼怕和對手術結果的擔憂,使患者術前易產生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責任護士需加強術前巡視,及時發現患者的情緒問題并進行心理疏導,并以成功醫治案例對患者進行鼓勵,增強患者康復的自信心和治療的依從性,保證患者術前擁有較佳的心理狀態。
2.1.4 呼吸道準備 術前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呼吸功能鍛煉,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進行散步、慢跑、深呼吸、上下樓梯及吹氣球等鍛煉方式,以增強患者肺部功能和對手術的耐受力,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同時,指導患者在術前掌握正確的咳嗽、排痰方法。
2.2 術后護理
2.2.1 呼吸道護理 術后定期監測動脈血氣分析,給予吸氧至少48h以避免低氧合度,同時,囑咐患者多飲水,或給予蒸餾水霧化吸入,以防止氣道干燥引發肺部感染。鼓勵患者早日咳嗽、排痰,以促進肺復張。
2.2.2 飲食護理 術后囑咐患者加強營養,多食高蛋白、高熱量、高鈣食物,飲水宜用吸管,以降低吸入性窒息風險,告知患者術后禁煙、忌飲咖啡、酒、茶等。
2.2.3 疼痛護理 術后24 h,麻醉護士回訪、評估患者蘇醒情況,指導患者正確合理使用PCIA泵,并對患者進行VAS疼痛評分,評估鎮痛效果和鎮痛期間不良反應,及時告知醫師給予針對性處理。責任護士指導患者以按壓術側胸壁或冥想、肌肉放松等方式減輕傷口疼痛。
2.2.4 康復指導 引導患者盡早進行上肢康復,如進行術側上肢梳頭、摸耳或轉肩等運動,以促進上肢肌肉、神經功能的盡早恢復。在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指導協助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促進心肺功能的恢復和增強體質,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由于患者對癌癥的天然懼怕和對手術結果的擔憂,加之VATS手術的費用較高,大多患者術前會產生一定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手術的效果及術后的康復[5],因此,手術期間患者的心理問題是臨床護理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此外,手術前后良好的呼吸道管理、術后的疼痛護理、飲食護理及良好的術后康復等,均會影響到患者的預后,這些都是需要著重關注的護理問題。基于此,本研究針對232例VATS輔助小切口肺癌根治術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旨在為患者營造一個易于康復的最佳環境,責任護士要以親切良好、積極主動的服務態度在術前給予耐心的講解和鼓勵,術后給予及時的溝通和指導,對患者生理上的不適和心理上的問題逐一給予針對性的積極處理,以消除患者顧慮,穩定情緒,激發患者治療的自信心和依從性,促進術后康復[6]。結果顯示,本組患者均手術順利,術后恢復良好,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患者均臨床治愈后出院,出院時的情緒狀況良好,出院后隨訪6~12月,未見復發、死亡病例,患者的生存質量較佳,該結果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7-8]基本一致。
綜合顯示,VATS輔助小切口肺癌根治術圍手術期實施綜合護理,具有較好的干預效果,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高,是一種優質的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