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燕
(黃岡師范學院圖書館,湖北 黃岡 438000)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教學信息、學術活動信息的主要傳遞中心,被譽為高等院校的“第二課堂”,在大學生的課后學習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還是高等院校校園文化的主要建設場所。新媒體時代,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蓬勃發展,這為高等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模式的轉型升級培育了新動能、注入了新活力。
(一)讀者閱讀習慣發生變化
從閱讀形式上來看,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更加傾向于閱讀電子圖書、數字化資源和數據庫資源,圖書資源借閱的主體也從原來的紙質版印刷圖書轉變為數字化圖書資源,像電子書、專業數據庫、線上公開課等數字化網絡學習資源備受現代大學生青睞。從學生的閱讀習慣上來看,“淺閱讀”現象十分顯著。由于新媒體時代下,網絡信息資源體量空前龐大復雜,信息資源的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這致使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能夠深入閱讀、反復思考,過度追求閱讀量,而忽略了“質”的提升。
(二)新媒體技術對閱讀推廣帶來的影響
新媒體技術對閱讀推廣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依托于發達的網絡信息系統,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資源量空前豐富。新媒體時代閱讀資源呈指數型增長趨勢,種類也十分豐富,包括電子書、公開課、音頻、視頻、圖片等,種類繁復,不勝枚舉。另一方面,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官方網站、手機客戶端APP以及QQ、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信息宣傳平臺已成為時下使用頻率較高的閱讀推廣工具,能夠很好地滿足不同讀者對館藏資源的差異性閱讀需求。
(一)完善閱讀推廣機制
各高等院校完善圖書館閱讀推廣機制的重心要放在執行機制和評估機制兩個方面。從完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執行機制上來看,要成立專門的閱讀推廣小組。閱讀推廣小組的成立旨在落實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專人專項化管理,以此來提高其執行力度和精確度。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小組應該由圖書館管理人員、指導教師和學生聯合組成,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其聯動作用。從完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評估機制上來看,應秉承“以讀者實際需求為主導”的工作理念。無論是圖書館圖書資源的采購,還是各類圖書閱讀活動的舉辦,都需要立足于全體師生的閱讀興趣、信息需求、閱讀習慣。閱讀推廣小組應自覺主動地融入到讀者群體中,認真聽取并合理采納讀者的閱讀意見與建議。力求為讀者帶來更加優質的閱讀服務和閱讀體驗。
(二)依托新媒體技術,開辟閱讀推廣新渠道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與交流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信息傳播平臺越來越多,信息交流網絡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高校圖書館在優化升級閱讀推廣服務模式上也應該順應這一發展大勢,依托先進的新媒體技術和網絡系統,發揮其技術優勢,開辟閱讀推廣新渠道。例如,當下大學生都十分習慣于使用QQ、微信、手機APP等軟件,因此,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建立QQ群、開發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軟件用于各項閱讀推廣活動的宣傳。這樣既能夠提高閱讀推廣活動的關注度,也有助于促進讀者之間、讀者與圖書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流反饋,從而全面提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質量。
(三)創新閱讀推廣方式,帶領讀者深度閱讀
筆者根據調查發現,新媒體時代下,很多大學生無形中養成“淺閱讀”的習慣。淺閱讀僅僅停留在閱讀資源的表層,不能夠深度開發挖掘圖書資源的深層含義,不利于通過閱讀帶動大學生有效思考,引發起思維及情感共鳴。不僅如此,淺閱讀還十分容易產生知識漏洞和思維誤區,這些副作用將會使讀者的閱讀體驗大打折扣。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要善于創新閱讀推廣方式,帶領讀者深度閱讀。例如,可以由閱讀推廣小組牽頭,定期發動“讀書會”,本著“自由、自愿、自主”的原則,引導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到讀書會中。每期讀書會的主題要經過閱讀推廣小組精心篩選、反復推敲,各位與會者也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地準備,以便于會上交流討論。這樣一來,便有助于促成“深閱讀”這一良好閱讀格局。
(四)全面提升圖書館員閱讀服務能力
高校圖書館最基本的職能在于為校內各學院各專業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學術研究服務,因此,提升圖書館員綜合素養也是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優化升級的重點內容。首先,要經過宣傳培訓提高各圖書館員的意識,使之清晰地認識到新媒體技術的先進性和優勢所在。其次,高校圖書館應加強館員對于新媒體平臺應用,新媒體技術基本原理的培訓和學習新媒體技術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中的應用是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優化升級的創新之舉,各高校圖書館要予以高度重視。牢牢堅守“以讀者需求為主導”的服務宗旨,深入調研,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