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互文語篇理論視域下的語篇副文本系統研究
——以學術著作語篇副文本系統為例

2019-01-15 08:20:58王志軍
當代修辭學 2018年3期
關鍵詞:文本

王志軍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上海 200433)

提 要 近年來,語篇的副文本研究成為文學、翻譯學、語言學、符號學諸人文學科關注的熱點。但副文本的研究仍存在概念混淆、系統性研究薄弱、理論支撐乏力等問題。本文在互文語篇理論視域下對副文本系統的語篇地位、層級關系、系統配置及其與主文本的互涉結構進行了分析和重構,區分了互文語篇研究中的嵌套互文和耦合互文,并以學術著作語篇副文本系統與主文本的耦合互文為例考察了副文本在學術語篇意義生成和理解過程中的功能作用。

一、 引 言

本文立足于互文語篇理論,探究語篇副文本系統在語篇系統整體中的地位,考察副文本系統與主文本系統之間的互涉結構和互文范式,剖析語篇副文本系統與主文本耦合互文的認知釋義機制,深化對副文本系統在語篇整體意義生成和理解中的功能作用的認識。

1. “副文本”的概念

“副文本”概念由法國文論家熱拉爾·熱奈特(Gérard Genette)1982年在《隱跡稿本》(Palimpsestes)中提出。熱奈特曾在《廣義文本導論》(Introductionàl’architexte,1979年)中指出,詩學的對象不是單一的具體文本,而是廣義文本,即每個具體文本所隸屬的一般類型和超驗類型集合,包括言語類型、陳述方式、文學體裁等。他在《隱跡稿本》中重新審視了詩學的對象,“廣義上講,詩學的對象是跨文性或文本的超驗性”,即“所有使一個文本成為與其他文本產生明顯或潛在關系的因素”,主要研究文本與其所處的最直接背景之間的關系(熱奈特1997[1982]:1;又見熱奈特2000)。熱奈特(1997[1982]:2-4)根據形式的抽象程度、蘊含程度和概括程度區分了五種跨文關系:(狹義)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副文性(paratextuality)、元文性(metatextuality)、承文性(hypertextuality)和廣義文本性(architextuality)。我們把這五種跨文關系概括為圖1:

圖1 熱奈特區分的五類跨文關系及跨文性連續統

熱奈特(1997[1982]:3)這樣定義“副文性”:“副文性是指文學作品整體構成單位主文本部分與只能稱之為‘副文本’部分之間所維持的關系。副文性相對互文性更含蓄、疏遠。副文本包括標題、副標題、互聯型標題,序、跋、告讀者、前言等,旁注、尾注,題詞,例證、圖解,簡介、短評、封面、封底、護封以及其他許多附屬標志,包括作者親筆或代筆留下的標志。副文本為文本提供了變化的氛圍,有時是一種官方或非官方的評價。即使是那些宣稱自己是單純的、對外圍知識不感興趣的讀者也會輕而易舉、不知不覺地占有副文本。”熱奈特(1997[1982])界定的狹義互文性(共現引用關系)、元文性(評論關系或批評關系)、承文性(改造或摹仿派生關系)和廣義文本性(體裁等同類關系)四種跨文關系內涵都相對明確(承文性的進一步研究參考姚遠2017),而對副文性的意義互涉關系的內涵界定則較為模糊,只說比互文性更“含蓄、疏遠”。熱奈特(1997[1982]:4)坦承:“副文性是有待深入挖掘的重要寶藏”。

隨著熱奈特“副文性”和“副文本”概念和跨文性思想在文學批評領域影響力的擴大,副文性的研究范圍也從文學領域擴展到語言符號學領域、翻譯領域和其他人文科學領域(殷燕、劉軍平2017),副文本的外延也從文學語篇擴展到了其他類型語篇,如電影語篇(Gray 2016)、新聞語篇(鄧雋2011;董育寧、黃小平2015)、學術語篇(張虹倩2015;黃小平2016)等。

據我們研究,語篇研究中不能把與語篇相關的所有文本都稱為副文本,“如果把所有相關的文本都稱為副文本的話,那么副文本術語從本質上來講是無用的”(Schmitt 2012:21)。結合熱奈特以及后來修補者(Schmitt 2012;金宏宇等2014:4)的定義,我們對“副文本”的基本認知是:副文本與主文本(正文本)①是語篇范疇中一對相輔相成的概念,副文本是物理形態上和語義內容上依附、穿插、區隔、映射于主文本,對主文本意義的生成與理解起積極或消極作用,使語篇成為語篇的文本要素。但并非所有語篇都有副文本。在一些語境下存在只有主文本的簡單語篇,如圖書館閱覽室墻上的“靜”文本。

2. 國內副文本已有研究回顧

近十年來,語篇的副文本成為文學、翻譯學、語言學、符號學諸人文學科關注的熱點。學界對副文本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文學批評視域、翻譯視域、語言學—符號學視域、互文語篇分析視域。

2.1 文學批評視域下的副文本研究

蔡志全(2013)詳細分析了《作者,作者》語篇的副文本,認為副文本充當著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交易媒介;王蕾(2014)指出小說選本的副文本對小說的經典化建構具有重要作用;柯彥玢(2015)考察了小說副文本的文本語境重構功能;金宏宇(2012)、金宏宇等(2014)對中國現代文學作品的副文本(序跋、題辭、圖像、注釋、廣告、筆名、標題和版權頁)作了全面的考察,充分肯定了副文本的史料價值、文本闡釋功能及其在文本經典化中的重要作用。

2.2 翻譯視域下的副文本研究

翻譯視域下的副文本研究主要是運用翻譯理論和接受美學理論對經典名著的譯文副文本進行批評分析,分析源文語篇和譯文語篇間副文本的關系以及翻譯家的翻譯觀、文本觀和主體觀(見耿強2016)。如倪蓓峰(2012)對辜鴻銘《論語》譯本語篇的副文本的歷史價值、文本價值和史料價值進行了剖析;王琴玲、黃勤(2015)指出林太乙譯《鏡花緣》語篇的副文本體現了譯者簡潔、忠實的翻譯思想、譯者對目的語讀者的責任感、作為離散譯者的主體性等;葛校琴(2015)比較了《當中國統治世界》英文本和漢譯本的副文本,發現譯者會通過對副文本內容進行刪舍、添加、重排、突顯以使目的語國家的讀者能夠更好地接受正文本。

2.3 語言學--符號學視域下的副文本研究

語言學--符號學視域下的副文本研究角度大致可以歸為兩類:系統功能語篇分析和批評話語分析。1)系統功能語篇分析視角下的副文本研究關注副文本本身的語法結構特點與功能適應關系,如韓禮德(2010:446-451)在分析“小語篇”的語法特征時提及我們稱之為“副文本”的對象,指出一些小語篇是長語篇的附屬部分,它們的功能受限于語篇構成的長度;劉云(2005:4、102-125)明確提出“篇章化”概念來分析篇名語句和自然語句(正文中的句子)之間的關聯并總結出了篇名篇章化過程中常用的手段和策略。2)批評話語分析視角下的副文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遮蔽在副文本中的社會文化、政治和意識形態因素,如李瑋(2014)考察了新聞語篇伴隨文本中的普通副文本(媒介機構、文本作者等)和特殊副文本(報刊新聞文本的版面位置、次序、空間等)負載著的社會、政治、文化等意義對正文本的價值產生的影響。

2.4 互文語篇分析視域下的副文本研究

“嚴肅的批評話語分析,有時容易被無處不在的文字游戲所欺騙,陷入文字游戲之中,去盲目追求其背后并不存在的深度所指”(郜元寶 2007)。不同于批評話語分析,互文語篇分析視角的副文本研究更加注重考察語篇副文本與主文本或語篇世界的動態互涉空間的建構,更加注重分析副文本在語篇成義過程中所起的促進作用或阻礙作用。

目前大多數互文語篇分析視角下的副文本研究皆著眼于某一類具體副文本。如儲丹丹(2010)考察了學術語篇摘要副文本與正文本之間的互文關系和類型;鄧雋(2011)就新聞主文本和解讀性副文本的導入互文本——指稱和引語等進行了形式和功能上的探討;宋姝錦(2014)對作為語篇副文本的關鍵詞在語篇建構和理解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郭夢音(2014)以及董育寧、黃小平(2015)對報紙新聞語篇的常見副文本進行了考察,指出報紙新聞語篇副文本具有層級性、依附性以及內部地位的差異性;陳昕煒(2015a, 2015b)對作為古典小說語篇副文本的序跋與正文本的互文關系進行了分析;張虹倩(2015)從歷時的角度考察了作為科技語體的文學教材語篇的目錄副文本的歷時動態建構過程,發現文學性導向和革命性導向在中國當代文學史語篇建構中此消彼長的關系;黃小平(2016)對作為學術語篇副文本的注釋和參考文獻與論文正文本之間的種種互文形式和互文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邵長超(2016)將部分副文本與正文本的互文結構范疇化互嵌超文本結構來對副文本進行系統分析。

3. 副文本研究可拓展的空間

雖然副文本研究的范圍漸廣,視角漸多,成果漸碩,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副文本的研究依然有可拓展的空間:

1) 副文本和副文性的概念混淆。副文本是物理存在于主文本周圍的客觀文本,副文性是通過副文本與主文本互涉而建構的一種抽象的跨文關系。副文本可以表現副文性信息,同時還可以傳遞和標記除副文性以外的其他跨文關系。許多研究斷章取義,將副文本和副文性二者等同或不加區分,基于此模糊性概念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的科學性可想而知。

2) 副文本和“副文性”的系統性、整體性研究薄弱。多數基于副文本的副文性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副文性本身,是孤立的、點的研究,而沒有將副文性納入整個跨文性系統或語篇系統整體,即立體系統中去考察;副文本的系統性還表現在其組構的層級性、異質性和多元性,以及不同類型語篇副文本配置的差異性,熱奈特(1991:269)指出:“副文本的功能只能在不同體裁和不同種類中進行歸納式研究”,而許多研究忽略了語篇類型的差異性。

3) 副文本研究理論支撐乏力。立足何種理論進行副文本研究最具解釋力?許多研究并沒有前沿的理論和方法意識,而是就副文本而研究副文本。有的研究干脆將副文本或副文性本身作為一種理論,稱作“副文本理論”或“副文性理論”,其理論內核和基本觀點就是副文性本身,此種研究往往會陷入循環闡釋論證的圈套。

鑒于此,本文將立足前人和時賢的研究成果,在互文語篇理論的視域下從語篇系統的層級與關系出發,整體地考察副文本系統在語篇整體系統中的地位及其層級性,重新分析和范疇化語篇副文本與主文本的互文關系。并以學術著作語篇為例,考察學術著作語篇副文本與主文本的互涉關系,分析其在學術語篇意義生成和理解過程中的功能作用。

二、 互文語篇理論視域下的語篇副文本系統

1. 互文語篇理論

互文語篇理論是語篇語言學吸收互文性理論、符義分析理論、現代修辭理論等理論方法而發展出的一種從語篇宏觀、中觀結構出發探索語篇意義的理論(祝克懿2010, 2012, 2013)?;ノ恼Z篇理論內涵豐富,其核心觀點可以概括為:

1) 語篇—語境—社會歷史文化觀?;ノ恼Z篇結構研究以文本的交互性為核心,研究跨越靜態的句法領域,進入到動態語境下的語篇領域。研究不僅重視語言的工具性的交際功能,而且重視語言在社會歷史文化中的建構性功能。文化、社會和歷史語境嵌入語篇,同時語篇也塑造語境、塑造主體的社會身份、認同和權力。

2) 文本(主體)異質觀和意義的多元觀。任何復雜語篇都由異質文本相互作用而構成,異質文本的背后是“陌異”的主體。人是具體的、有知覺的、活動著的、協調著的主體,語篇的互文性和主體間性存在必然的聯系。人與人相互依存,人類生活本身充滿對話性,人的意識、思想無不帶有這種相關又獨立的特征。“人的思想總是指向他人的,指向他人思想、他人涵義、他人意義。人的思想實際上總是顯示兩個方面的雙重特性,兩個主體,說話者和應答者;出現兩者相互之間的動態的復雜關系,評價、應答、反駁等”。(巴赫金1998:59)

3) 非線性和多維語篇網絡系統觀。互文語篇分析激活了文本的時空結構意識和關系意識,“突破了語篇研究的傳統范式,它以立體空間的、文本縱向聚合的語篇結構關系沖擊了傳統文本線性橫向組合的語篇結構關系,關注語篇要素以互動方式生成語篇的動態過程”,“突破了文本是以線性方式組構的傳統思維,文本組構不僅僅包括傳統微觀研究中由小而大的組合思維。宏觀和中觀互文研究中由大而小的分析思維,更強調綜合運用發散思維、平行思維、交叉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等語篇分析立體空間的復合功能”(祝克懿2010)。

互文語篇理論作為一種大視野的理論方法,可以從宏觀和中觀的角度揭示互文語篇或文本空間的互涉關系和謀篇策略以及語篇意義動態生成和理解的規律。

2. 互文語篇理論視域下的著作語篇系統整體

語篇不是信息文本的簡單疊加或集合,雖然某些語篇看起來像是一些基本信息的集合,比如說電話簿或年鑒。但即使是電話簿、年鑒也是經過合理組織(well-organized)以使讀者或使用者能夠更好地使用和理解(Bazerman 2013:123)。

作為語篇的著作的物理形態是書(紙質書或電子書),我們稱之為“物理語篇”或“物理文本”,可以捧在手中,陳列在圖書館或書店的書架上,顯示在電腦屏幕上,儲存在硬盤和云盤中。物理形態的紙質書一般由封套、護封、腰封、封面、封二、封三、封底、扉頁、勒口(包括前勒口和后勒口)、環襯、夾襯、書芯、書脊、正文等物理形式構成。

任何著作語篇系統整體都是由正文本系統和副文本系統兩部分構成,二者相輔相成。從副文本和正文本的物理空間位置來看,副文本可以出現在書芯或正文本之外的任何邊緣空間,不排除部分副文本也可以出現在正文本的“字里行間”。從著作語篇系統整體來看,標題副文本和作者姓名副文本屬于完整性語篇的必需副文本。如果一種副文本是使某種類型的所有語篇完整的文本,我們稱之為構成性副文本(constitutive paratext),其他不屬于語篇構成性副文本的,我們稱之為策略性副文本(strategic paratext)。構成性副文本和策略性副文本之間存在一定的互蘊關系,策略性副文本是相對語篇所屬體裁整體的構成性副文本系統而言的,策略性副文本在具體語篇中也屬于構成性副文本;從修辭言語行為的角度來看,構成性副文本也是策略性和調節性副文本,構成性副文本只是更加側重其語篇形式組織性。

一種體裁的構成性副文本可能是另一體裁的策略性副文本,如注釋副文本在專門學術著作語篇中屬于構成性副文本,在文學作品語篇中則屬于策略性副文本。如果只注意一種體裁或文體的語篇就會出現類似熱奈特(1991:269)指出的“無法識別副文本是否屬于主文本或語篇”的情況。區分不同體裁、不同語體的語篇類型及不同副文本屬性(構成性和策略性)是考察某類副文本系統的具體語篇功能的第一步。

3. 作為語篇邊界的副文本系統的層級建構

副文本系統在語篇系統整體中的地位是考察副文本系統在語篇系統和語篇意義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繞不過的問題。陳昕煒(2015a)將副文本在語篇系統整體中的地位定位為語篇邊界文本。我們認同陳昕煒對副文本系統語篇地位的定位。作為語篇邊界的副文本溝通和聯結主文本或語篇的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邊界的本質決定了副文本同時隸屬于邊界兩邊符號域的性質。邊界文本的活躍可能壓縮和擠占主文本或中心文本的空間,實現從邊界到中心的跨越,如序跋副文本有時可以升格為語篇。但不是所有的邊界文本都有足夠強大的能力和功能擠占主文本的中心地位,更多的是加強和催化主文本的意義表征。

處于語篇邊界的副文本系統建構具有層級性。一方面副文本聯結和區隔著語篇世界中相互交織的不同語篇,另一方面在語篇內部構成“{邊界-[邊界-中心-邊界]-邊界}”的互涉空間格局。研究副文本系統必須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要研究語篇的副文本與同類型語篇和語篇世界之間的復雜互文關系;二是研究語篇內副文本系統和主文本之間的互文關系。主文本與層構性副文本組成一個“辯動”(cogency)②的、復雜的語篇整體。本文主要討論語篇內副文本系統與主文本之間的互文關系。語篇副文本與語篇世界的互涉關系和空間結構另文詳述。

4. 語篇內主文本和副文本之間的耦合互文及耦合度控制因素

薩莫瓦約(2002:20)認為“熱奈特界定的(狹義)互文性,終于解決了其概念含混不清的問題”,“分清了過去被混淆的兩種關系:互文性(共存關系)和承文性(派生關系)”。但是熱奈特對副文性并沒有清晰界定。這為后來副文本的互文性研究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和研究范式的不統一性。并且隨著副文本概念的外延從文學語篇領域擴展到其他語篇領域,熱奈特(1997[1982])所建構的跨文性系統的可操作性和解釋力受到了一定的挑戰。

為使語篇主文本和副文本的互文關系便于被語言學者和修辭學者認知和操作,一些學者(鄧雋2011;管志斌、田銀滔2012;陳昕煒2015a, 2015b;邵長超2016)在其語言學化和修辭學化方面做了許多努力。但大多描寫范式仍然傾向于“形式—意義指向”的語言研究范式,而不是“意義—效果指向”的修辭研究范式(參考劉亞猛2017)。如何從修辭研究范式出發用一種較容易操作認知又切實妥帖的概念來范疇化主副文本之間的互文關系呢?

我們認為,主文本和副文本的互文關系是一種相互擴展(coextension)的耦合互文關系。

“耦合”(coupling)最初是物理學術語,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系或運動形式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致聯合起來的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16:968)。近些年來,有學者(祝克懿2006;王艷萍、賈德江、余衛華2009;劉大為2017)嘗試把耦合概念引入語言學和修辭學來分析和解釋各個層級上的語言和修辭現象。耦合強調兩個或多個事物或系統之間并非一個導致另一個的單向因果關系,更不是一個與另一個的簡單相加或疊合關系,而是二者或多者之間“互為因果”“相互決定和塑造”的雙向互文關系。

根據源文本或前文本與主文本之間的離散程度,可以區分兩種基于文本(語篇)實例的互文性:一種是嵌套互文(Embedded Intertextuality),一種是耦合互文(Coupling Intertextuality)。嵌套互文是指一個或多個源文本嵌套或合并到主文本當中而形成的在場投射性互文關系,耦合互文是指兩個或多個相對獨立的、離散的、“粘貼”于同一物理空間的文本或語篇之間,比如主文本和副文本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塑造的跨文本或跨語篇互文關系。傳統修辭格“對偶”則是一種最為典型的耦合互文,對偶的兩個句子相互獨立,表現在物理形態上可以是一組對聯,上下聯存在一定的物理空間距離,對聯的意義是在二者相對相成、耦合中產生的。如果把詞語意義的耦合(劉大為2017)和對偶語篇意義生成中的耦合(祝克懿2006)稱為對稱性耦合互文的話,那么副文本與主文本之間的耦合互文屬于非對稱性耦合互文。

根據副文本提供信息的內容能否在場以及在場性強弱和類型語篇建構必要性可以將主副文本之間的耦合互文區分為直接耦合互文和間接耦合互文兩類。直接耦合互文是指內容直接在場和語篇或主文本建構必需的副文本與主文本之間建立的耦合互文,間接耦合互文是指那些形式上可能為語篇建構策略性成分、內容在場或僅表現為外指標記,有時甚至只是語言或心理印跡標記的副文本與主文本建立的耦合互文。直接耦合互文和間接耦合互文處于耦合互文連續統的兩端,在兩端之間還有多種直接和間接糅合的耦合互文次類。語篇副文本的具體類型不同,互文實現方式不同,其互文耦合度即兩個文本之間的耦合程度也不相同。

參照Chandler(2007:207)對制約和控制“嵌套互文”的互文度的因素或特征的分析,我們認為制約和控制語篇主副文本之間互文耦合度的因素或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

1) 副文本與主文本的互文本接口的復雜度和可及度,或者互文本結構有無邊界性;

2) 副文本與主文本的生成主體的一致性,或者主體間性;

3) 副文本對主文本的控制模塊或互文本標記的多少;

4) 副文本對主文本相關命題、意義或話語的互文本的激活和調用程度;

5) 副文本對主文本傳遞的信息量或數據量;

6) 副文本與主文本的物理空間分布及二者的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

另外,嵌套互文和耦合互文的識解對讀者要求是不一樣的,雖然互文意義的得出都要求讀者同時閱讀兩個文本(克里斯蒂娃2015[1968]:215),但嵌套互文的內嵌共存性決定了讀者可以借助實示閱讀呈現一個完整的互文結構空間(管志斌、田銀滔2012),而耦合互文的副文本與正文本的相對獨立性決定了其讀者更需要的是“釋義的讀者”(釋義的讀者參見薩莫瓦約2002:85-86)。主副文本的耦合互文需要讀者付出心力識別副文本、找出互涉的互文本、研究互文意義,即把兩個或多個相關、共現、組合、重現、重組、互涉、對話的副文本和主文本放到一起來確立在兩個或多個文本之間流動的、動態的語篇或文本整體意義。

三、 學術著作語篇副文本系統中的耦合互文

學術或科學語篇是科學活動中各研究主體或學術共同體展示和交流學術思想、研究成果的重要載體和物理空間,涵蓋不同的學科及分支,包括科學進程中不同參與者形成的語篇。李熙宗(2010:150-151)將科學語體下分專門科學體和科學普及體兩個次類。專門科學體包括學術論著、教科書、科技報告和科學考察報告等。本文僅考察以書面著作形式作為傳播載體的學術語篇,稱為“學術著作語篇”③。

圖2 學術著作語篇主文本和副文本耦合空間結構④

學術著作語篇的構成性副文本有標題、作者主體名稱、目錄、注釋、參考文獻,其與主文本的耦合互文大致可以歸納為直接耦合互文,策略性副文本有題辭獻詞、前言后記、簡介、型文本⑤等,其中一部分與主文本的耦合互文可以歸納為間接耦合互文,而另一部分則介于直接和間接耦合互文之間。我們構擬了學術著作語篇主文本系統與副文本系統之間的耦合互文層級結構關系(如圖2)。下面根據耦合互文的強度分別選取典型類別副文本來說明學術著作語篇系統整體中主副文本耦合互文的互文方式、互文效果和識解機制。

1. 學術著作語篇副文本與主文本的直接耦合互文

1.1 標題副文本與主文本的直接耦合互文

辛斌(2013)從標題和正文的互涉關系角度將新聞語篇標題中的轉述言語分為警示引語、直接引語、間接引語和“假設引語”,分析了轉述修辭言語行為的修辭效果。我們沿此思路來分析學術著作語篇的標題副文本和主文本的耦合互文關系。不同于小說和新聞語篇標題副文本與主文本的可分離性,即同一個主文本可以有不同的標題,如嚴歌苓小說語篇《床畔》標題曾為“護士萬紅”,新聞語篇易題的情況更為常見,如例(1):

(1)伊朗總統魯哈尼與敘總統阿薩德通話:譴責軍事干涉敘利亞行徑

央視新聞客戶端4月14日消息,伊朗總統魯哈尼當地時間14日與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通了電話,在通話中魯哈尼強烈譴責美英法軍事干涉敘利亞的行徑……(原題為《伊朗總統魯哈尼與敘總統阿薩德通話聲援敘利亞》)(澎湃新聞,2018年4月14日)

例(1)中澎湃新聞在轉述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聞語篇時變更了原新聞標題,而學術著作語篇的標題副文本與主文本的粘合程度更高,這從側面反映了學術語篇系統的整體性更強。

標題副文本是語篇邊界或閾限特征最明顯的副文本,其出現的物理空間也是讀者最容易接觸的封面和書脊。學術著作語篇標題副文本是主文本的“眼睛”,是傳主文本之“神”的窗戶,其內容一般傳遞兩個信息:主文本的研究對象和核心論點。不同于教材語篇,教材語篇的特點是平行羅列式的,學術專著語篇則是向前推進式的。因此研究對象的范圍和核心論點是最為突出的信息。借鑒信息結構中的“話題”和“述題”概念,可以將學術著作語篇的標題副文本分為話題標題副文本、述題標題副文本和帶體裁標記標題副文本。在此僅以話題標題副文本為例來分析學術著作語篇標題副文本和主文本的耦合互文。

學術著作語篇的話題標題副文本由學科領域內所共知的現象、理論或關系的詞語或短語構成。以學術語篇《名詞和動詞》(沈家煊, 2016年,商務印書館)標題副文本“名詞和動詞”與主文本耦合互文為例,沈家煊擺脫印歐語言學眼光的束縛,從漢語事實出發,對“名詞”和“動詞”范疇及其關系作了大膽的重構,提出漢語詞類系統中名詞包含動詞,動詞是名詞的一個次類,是動態名詞?,F代語言學是基于印歐語言而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knowledge system),其核心概念術語是西方的知識體系,沈家煊在主文本中建構的名動包含說并不是套用西方的知識體系,而是結合漢語相關語言事實而建立的、新的知識體系。因此通過讀者閱讀主文本之后,標題副文本“名詞和動詞”與主文本“名動包含說”之間形成一種相互成就的耦合關系,其語篇意義構建是在兩種知識體系的對話中產生的(曲衛國、陳流芳2017)。

在互文語篇理論視域下縱觀語篇或文本成義或表意的全過程,標題副文本與主文本的耦合是一個動態的互文建構過程,不僅僅是單向指引,而是一個動態協商和辯動的過程。每一次閱讀都是對認知框架或認知預期的調整和適應。重復閱讀行為本身對語篇意義的動態建構和生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抽象的科學語篇和情感的文學語篇。標題副文本本身是一個具有內指和外指性的關聯優化器(relevance optimizers)。每次閱讀都是在為標題副文本本身附加主文本的意義從而“打包”和構建著語篇整體的語義。

1.2 注釋、參考文獻副文本與主文本的直接耦合互文

注釋副文本與主文本物理距離最近,共現于同一頁面空間(文內注或腳注)或附于其后(尾注)。從注釋副文本的主體來源看,可以把注釋分為作者注、譯者注、編者注等;從注釋副文本所注對象來看,可以把注釋分為補充說明注(分擴展補說注,包括內涵補充說明式和外延補充說明式以及強調補說注)和解釋注(解釋某些正文本內容)。注釋副文本與正文本耦合互文通常有顯性互文形式標記,如在主文本中相關的主體、概念、思想觀點、語例等內容文本的右上角或右下角標注的數字“1”“①”。如:

(2) 主文本:當代口語里被動標記的使用情況調查:現代漢語的語法著作所談到的語法標記有“被”“讓”“叫”和“給”4個?!韵聝蓚€文獻都是1992年出版的,應該可以代表當今北京話口語1的使用情況。

注釋副文本:1.我們是把北京話作為普通話口語的代表。北方話內部的被動標記也有很大的差異。(石毓智《語法化的動因和機制》,2006年32頁,北京大學出版社)

例(2)中作者主體注釋副文本與正文本的互文本是“北京話口語”,據上文可知語篇要解決的是當代口語里的被動標記問題,而此處調查的對象卻是北京話口語。當代口語和北京話口語間存在不一致性,如果沒有副文本明示轄域的范圍就會造成邏輯上范疇不一的情況。

參考文獻副文本是主文本生成所立足的“前文本(語篇)”的在場指稱表征集合。從范疇分類來看,參考文獻副文本可以分為閱讀型參考文獻和引文參考文獻兩類。閱讀型參考文獻副文本不一定顯性出現(有互文標記)在正文本當中而構成強制性互文。任何科學的發展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一步推進和深化人類的認識、擴大人類的“知識圓”,學術主體可以承認、借鑒、繼承、修正、反駁、批判前文本思想、觀點、方法或向讀者提供進一步的前文本參考線索等,從而建立起作者在語篇世界和學術共同體中的獨特學術地位和身份。

參考文獻副文本中各著錄項往往反映作者作為讀者主體所涉獵的相關問題的范圍和相關文獻的掌握情況,這會對讀者解讀和理解主文本產生一定的導向(譚學純2017)。具體來講,參考文獻信息源責任主體的學術權威地位和責任程度、題目的新穎度和熱點度、信息源的出版者的知名度和可信任度、信息源的出版時間都會對主文本的理解產生耦合互文作用,加強或削弱主文本的意義的生成與理解。參考文獻副文本的條目并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參考文獻,容易稀釋和淡化作者主體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也容易給讀者帶來閱讀負擔。

黃小平(2016:189)曾對學術論文語篇的參考文獻副文本和主文本在文本嵌入層面的互文耦合進行了詳細地分析,指出“學術論文(正文本)與參考文獻的互文本表現在觀點、理論、事實、案例、數據、圖表、方法、思路等方面,(主副文本)形成共存和派生互文形式結構”。以上分析在學術著作語篇的參考文獻副文本與主文本之間的耦合互文中同樣適用。

注釋副文本和參考文獻副文本通過增添說明、例證、解釋、引用、評價、反駁、否定、修正、批評等互文方式建構起與主文本的直接耦合互文和互涉空間。注釋副文本和參考文獻副文本在一些語篇中可以相互轉化,二者也可以交替互補出現,“征引文獻在注釋中已注明的,不再出現于文后參考文獻中”。注釋和參考文獻副文本與主文本的互文,由于科學語篇本身的內在要求,往往具有強制互文標記性。從這個意義上講,注釋副文本,特別是參考文獻副文本與主文本的互文是介乎嵌套互文和耦合互文之間的一種互文。

2. 學術著作語篇副文本與主文本的直接—間接耦合互文

學術著作語篇的簡介副文本內容一般包括主文本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譯者簡介和叢書簡介等,一般分布于讀者容易接觸的勒口和封底上。簡介副文本與主文本具有分離性,一個學術語篇主文本由于版本、媒介等的不同可以有多種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副文本。這里主要分析內容簡介副文本。內容簡介副文本的作者主體與主文本的作者主體、翻譯主體、出版主體之間存在著微妙且復雜的關系。儲丹丹(2010:12-13)對學術論文語篇的摘要(abstract)和提要(summary)副文本作了區分,摘要關涉主文本的觀點、方法、結論,具有內生性,提要涉及主文本的思路、總體脈絡、價值、評價,具有外生性。學術著作語篇的內容簡介副文本與提要副文本較為相似,但又有其特殊性,它的廣告推銷功能更為明顯。因此內容簡介副文本總體上是一種讀者導向的導讀性文本,對主文本核心思想的建構作用較為間接。如例(3):

(3) 《語篇和話語的語言學研究》語篇封底內容簡介副文本

a[本卷側重于系統功能語法在語篇分析中的應用……為描寫和分析在具體情景語境下使用的語言提供了理論框架],b[當我們對語法創造意義的理解越深入,對語法家的研究愈發感激,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探索尋求例證,以便能夠更好地對語篇進行闡釋]。c[本卷的最后一句話:“每一個符號行為都會或多或少地讓世界發生改變”]。d[這就是本卷語法的力量,用這樣的語法,我們可以創造意義,可以改變生活,不管是好是壞]……(韓禮德著,2015年,潘章仙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例(3)中,a主要是對主文本的思路方法、總體脈絡進行的客觀總結,而b、d則是對主文本及主文本作者主體的價值進行的評價,具有一定的主觀性,c是對主文本觀點的客觀直接引用。從例(3)可以窺視學術著作語篇的簡介副文本與主文本的耦合互文方式和效果,簡介副文本可以通過約縮、引用等互文形式與主文本建構直接--間接耦合互文,此耦合互文過程可以引導讀者把握主文本的思路脈絡和激發讀者對主文本核心思想觀點的認知期待。

3. 學術著作語篇副文本與主文本的間接耦合互文

抽象型文本與主文本的耦合互文是一種間接耦合。抽象型副文本嚴格來講,是一種準文本或廣義文本,包括體裁、語體、風格、寫作框架、認知框架等,抽象型文本常常無結構邊界,但會在副文本中或顯或隱地留下標記或痕跡,從而對當下語篇主文本的理解起導向和約束作用。如帶體裁標記標題副文本“論……”“研究”“探微”“觀照”,或在封面或封底上其他副文本中有所暗示或明示,如“上架建議”、出版單位相關信息副文本、叢書副文本等。

(4) 上架建議副文本:語言學(劉大為《比喻、近喻和自喻》)

出版單位相關信息副文本:學術沃土·思想搖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二維碼副文本)

叢書名稱副文本:同濟外語學術論叢(張德祿《語篇分析理論的發展和應用》)

語篇的解釋依靠語篇與文化的關系,依靠體裁、語體等引導讀者與文化簽下“寫法和讀法”的契約(張德祿2012:305;趙毅衡2016:139)。不同體裁滿足讀者的不同的需求,情感需求、認知需求或知識需求。體裁意義潛勢具有強大的力量,同樣的文本在不同的體裁下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意義。學術體裁型文本會將主文本的意義導向信息性、系統性、事實性、概念性等理性知識意義方向。學術著作語篇的副文本中常有“研究”“理論”“學術”“科學”等詞語來激活讀者對主文本的體裁認知和解讀框架,如例(4),通過或顯或隱地提示抽象型文本的存在,從而型文本-副文本與主文本形成間接耦合互文,制約著主文本意義的生成和理解。

4. 副文本設置的修辭動因和耦合互文的識解機制

任何修辭行為都是一種意圖性言語行為過程,學術或科學語篇也不例外,是認識主體對社會或物理現實的修辭建構或重構的結果(曲衛國2008)??死锼沟偻?2015:144-146)從符號類型學的角度將符號實踐分為三類:系統型、轉換型和復量型。學術語篇屬于系統型符號實踐。系統型符號體系保守、受限,其內容引向指涉物,是邏輯性、系統性和解釋性的,是一種消極修辭。因此學術著作語篇的副文本設置及其耦合互文形式和效果受到系統型符號實踐的意圖或消極修辭行為的題旨情景的制約。學術主體或學術共同體的科學活動是以生產、創造和傳播系統性知識為目的(參考??塑?014;曲衛國、陳流芳2017),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抽象性、概念性、明確性和客觀性是消極修辭記述境界的題旨和情景要求。注釋副文本和參考文獻副文本正是學術著作語篇本身系統性表現,是作者主體的一種強制性互文建構修辭策略,它們與主文本的耦合互文體現和加強著主文本的概念、思想、方法等的系統性、明確性和客觀性。同樣標題副文本和內容簡介副文本通過提取主文本的核心對象、理論觀點和主要關鍵詞等互文方式實現與主文本的耦合,從而使主文本的主題、表意更明確。

學術語篇是一種書面語篇,書面語篇閱讀和認知具有跨時空性、非線性和反復性,其認知機制有別于瞬時性的交際話語,在書面語篇理解過程中,“人的認知傾向于追求最大關聯”(斯珀波、威爾遜2008:19)。與主文本同處于同一物理時空的副文本是認知主文本的重要認知資源,由于其空間距離的相近性及其本身作為語篇邊界的地位,使得讀者在進入主文本之前或在認知和理解主文本過程中副文本表征或建構的概念、思想、觀點、感情、身份、體裁信息的心理可及度更高,更容易實現其與主文本之間的直接或間接耦合互文。

四、 結 語

本文立足互文語篇理論對副文本系統的語篇地位、層級關系及其與主文本的互文范式進行了分析和重構,是對熱奈特“跨文性系統”思想,特別是副文性的繼承和突破。

任何復雜語篇系統整體都是由正文本系統和副文本系統構成,副文本在語篇系統中處于溝通和聯結語篇內部空間(主文本)和外部空間(語篇或文本世界)的邊界。副文本本身構成具有層級性。不同體裁的語篇在構成性副文本和策略性副文本的類別選擇和配置上存在差異?!扒短谆ノ摹焙汀榜詈匣ノ摹钡膮^別是語篇互文研究和副文性深化研究中切要的區分。

通過對學術著作語篇副文本系統及其與主文本的直接或間接耦合互文的考察可以看出:具有異質性的副文本可以通過截取、提煉、約縮、增添、說明、例證、解釋、引用、評價、反駁、否定、修正等互文方式與主文本建立起互涉結構空間,從而實現與主文本的耦合互文,參與語篇整體意義的建構;學術著作語篇的副文本的設置及其耦合互文受到系統型符號實踐的意圖或消極修辭行為的題旨情景的制約,如系統性、邏輯性、明確性、客觀性等意圖;書面語篇閱讀的跨時空性、非線性和反復性以及人們追求最大關聯的認知傾向是識解耦合互文的認知基礎。

副文本現象復雜,在互文語篇理論指導下對副文本系統化研究是個不斷探索和深化的過程。不同類型語篇的副文本的配置有哪些系統性差異?不同類型語篇的副文本和主文本的耦合互文效果及其背后修辭動因能否進行統一描寫和解釋?這些都是有待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注釋

① 本文“主文本”和“正文本”概念相通,內涵一致,可互換使用,文中不作區分。均譯作“central text”。

② “辯動”概念參考劉亞猛(2017)的定義,辯動意為“共同驅動”,引申為“具有迫使(接受主體)同意或信服的力量”,用于判斷語篇是否按照事先其總體效力或整體效果需要而組織起來的適當語言的選擇。

③ 本文擷取語言學、文學學術專著語篇作為共時考察對象。這些專著語篇出版于2000年以后,出版單位為著名學術出版社。本文所指的學術著作語篇若非特殊說明,均指作者主體獨著的學術專著語篇。

④ 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越近,越靠近互文空間的內層,耦合互文深度越深。

⑤ 型文本(語篇)是指同一語篇類型,分具體型文本和抽象型文本。具體型文本是指同一作者、同一主題、同一出版單位或同一叢書的其他語篇,抽象型文本是指同一體裁(語類)、同一語域、同一語體等抽象語篇類型(參考張德祿2012:304-313;趙毅衡2016:142)。

猜你喜歡
文本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重點:論述類文本閱讀
重點:實用類文本閱讀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
藝術評論(2020年3期)2020-02-06 06:29:22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文化傳承與理解”離不開對具體文本的解讀與把握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從背景出發還是從文本出發
語文知識(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av毛片| 99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一级|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亚洲美女操|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久久6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九九久久99精品|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日韩av无码DVD| 久久semm亚洲国产|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亚洲天堂2014|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精品福利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久久公开视频|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91激情视频|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国产91导航| 亚洲啪啪网|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青青草综合网|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欧美国产中文| 色综合五月婷婷|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亚洲激情| 色婷婷视频在线| 五月天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99热精品久久|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免费激情网址|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亚洲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久一在线视频|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欧美成人区|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