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明池 袁德棟
摘 要:伴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大學教育的普及,中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逐步向“大眾化”轉變。獨立院校在緩解人民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容量不足的矛盾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是高等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轉型的必要條件,也是獨立院校突出專業特色、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雙創”人才的可靠標準。本文主要進一步界定“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的素質結構和認定標準。
關鍵詞:獨立院校 “雙師雙能型” 教師結構 標準
教育部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教發〔2015〕7號)中強調要加強“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自上個世紀90年代末獨立學院創辦開始,近20年來獨立學院在規模上和數量上獲得高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獨立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變,對于如何構建獨立學院“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成為了熱議。但是由于獨立院校發展歷史不長,“雙師雙能型”教師最先來源于高職高專,這一師資隊伍還處于基礎性研究,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教師隊伍素質結構和認定標準進行界定清楚。
1.獨立學院“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素質結構
目前,學者對“雙師雙能”的概念界定不一,概括來說主要有“雙證書說”指同時具備教師資格和行業技能等級證的老師;“雙職稱說”指同時具有教師系列和非教師系列的教師;“雙能力說”就是要求教師既具有專業知識理論領域的科研能力,又具有專業知識實踐領域的應用能力;“雙來源說”是指教師隊伍構成來源的要求,高校教師隊伍中既要有來自于學校的“理論型”專任教師又要有來自于實踐部門的兼職教師[1]。由概念可見,“雙師雙能型”教師不同于傳統的理論教學教師,教師必須既有堅實的理論知識同時又具備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既有傳統理論教師的一般素質,也有應用型教師的特性
素質。
1.1一般素質
1.1.1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素質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的一項基本條件,教師作為專門人才的培養人,是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素質是師德的核心。擁有良好師德的教師對待事業躊躇滿志、忠誠敬業;學生一視同仁、滿腔熱忱;對待同事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對于自己為人師表、嚴格自律。
1.1.2全面的教育科學知識
在高校任職應該考得高校教師資格證,這說明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應該懂得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還有上課、備課需要用到的教學方法、技巧、現代教育技術。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把理論知識深入淺出地娓娓道來,才能更好地做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轉換。[2]
1.1.3扎實的專業理論素質
扎實的理論功底是“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專業基礎,也是其構建系統專業學科的關鍵。術業有專攻,學科專業知識包括本學科的專業理論基礎、專業發展史、專業研究方法論等,這是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知識體系中的主干部分。教師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了解本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才能及時把新知識、新方法、新成果介紹給學生。
1.1.4較強的教學能力
“雙師雙能型”教師應具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和較高的教學技巧,對課堂有較好的掌控能力。具有全面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實踐操作技能,能將理論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解清楚,能夠承擔一門及以上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主講輔導工作,能夠完成規定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以及和教學有關的工作量,教學效果達到良好及以上。
1.2特有素質
1.2.1豐富的實踐操作素質
“雙師雙能型”教師區別于高校一般理論教師在于他們有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他們一般在企業或政府工作多年,或者在任教期間到企業掛職。所以他們在傳授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進行技能操作示范,教會學生掌握技能絕活。
1.2.2理論結合實踐及教育轉化能力
“雙師雙能型”教師除了有扎實的專業學科理論知識、豐富的社會實踐和操作能力。他們作為不同于傳統理論的教師還應該具有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和技能通過教學方法和技巧在課堂上指導學生的實際技能的能力,包括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編寫專業教學方案的能力。要理論聯系實際講解行業實踐的案例,讓學生真正了解行業前沿的技術和理論。
1.2.3就業指導和創新創業教育能力
目前,獨立學院轉型成為社會培養大量的應用型人才的學校,因此,“雙師雙能型”教師在培養學生方面要加強對學生就業指導和創新創業教育。隨著高校擴招和入學率升高,大學生的就業狀況日益嚴峻,國家也在號召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獨立學院教育不僅承擔著學歷教育的任務,還擔負著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的任務。“雙師雙能型”教師可以利用企業平臺指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以適應我國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
2.獨立學院“雙師雙能型”教師認定標準
建立健全“雙師型”教師認定的標準和流程是獨立學院進行“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前提。[3]目前大部分學者研究“雙師雙能型”教師都是針對高職院校,關于研究獨立學院“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的文獻更為鮮見。在認定標準方面,我國還沒有關于“雙師型”教師認定的國家標準,而獨立學院基本是參考《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中提出的“雙師型”教師應具備的條件,再結合獨立學院教師實際情況,制定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雙師型”教師的認定標準。從出臺“雙師雙能型”教師認定標準的獨立學院看來,認定標準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2.1 師風師德認定標準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師風師德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雙師雙能型”教師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對自身的師德修養做一定的要求,如一些學校出臺認定標準的基本條件就是要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師德高尚。要熱愛教育事業,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積極參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實踐,教學觀念先進,教學實踐和教學管理能力強,教育教學成效顯著。“雙師雙能型”教師應該擔任起立德樹人的大任,堅持以德修身、以德立人、以德施教。
2.2教育教學認定標準
作為“雙師雙能型”教師必然擔任著本科教學任務,因此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具備高校教師資格證。按照教育部規定,高校教師應具備扎實的教育理論專業知識并獲得《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等教育基礎理論的合格證書。如某學院出臺認定標準里就提出“雙師雙能型”教師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取得講師及以上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稱。近兩年內, 每學年承擔一門及以上技術性課程或實踐課程(課程設計、實驗、實訓、畢業實習指導等)的教學工作,并能結合所承擔的理論教學課程,能獨立承擔實踐教學指導。
2.3專業技能認定標準
獨立學院在培養目標方面要加強專業特色化的培養,這就要在專業技能上突出教師的實踐技能標準。因此在“雙師雙能型”教師認定標準上,要求取得與本專業實際工作相關的非教師系列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職務或與本專業實際工作相關的行業資格證書。譬如:工程師、審計師、經濟師等。或具備省轄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與專業相同或相近的教師專業技能培訓結業證書譬如:會計師證、人力資源管理師證等。或具備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資格證書且在有效期之內或執業資格證書且在有效期內。
2.4專業實踐認定標準
“雙師雙能型”教師的認定并不能單從教師取得職稱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來看,例如法學教師通過司法考試獲得了從業資格證書,但實際上他可能因為缺乏實踐經驗而在法庭論辯上無法適從,因而他不一定是一名合格的律師。“雙師雙能型”教師區別于傳統的理論型教師在于其實踐性較強,在行業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理論知識更新很快,教師若局限了理論知識的講授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只有深入實踐,在實踐中讓自己的理論和知識處于不斷的更新才能不斷進步。
2.4.1參與行業實踐認定標準
專業教師近5年在地方(企業、行業、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一線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時間在24個月以上(可累計計算),可以作為認定條件之一。當然,不同的學院在時間規定方面有不同的標準。
2.4.2指導技能競賽認定標準
“雙師雙能型”教師應有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指導學生的能力,這是教學輸出的體現。因此“雙師雙能型”教師認定可以是近5年內指導學生參加應用型學科競賽(指面向具體生產設計、開發類的學科競賽)先后2次獲得省級二等獎以上成績或1次獲得國家級二等獎以上成績。
2.4.3主持應用型技術研究項目認定標準
若不具備指導學生參與技能競賽,獨立學院“雙師雙能型”教師也可以近5年主持或主要參與了2項以上(含2項)應用技術研究項目,其研究成果已被企業(行業、政府)使用,效益良好,達到同行業中先進水平。[4]
3.結語
目前,獨立學院“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的認定標準多樣化,基本參照著高職院校的認定標準,缺乏獨立的體系。要打造一支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必須要界定“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內涵和認定標準,投入時間、資金和精力去發展師資,將產教研結合起來,政府、企業、學校之間通力合作,從而構建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這是也是獨立學院轉型時期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林麗麗.“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模式的建構與優化——以新建本科院校為視角”[J]莆田學院學報2017(6):100.
[2] 劉子真.“雙師型”教師的內涵維度與素質結構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8(8):102.
[3] 潘慎 韓衛群.獨立學院“雙師型”教師的認定與培養策略研究[J]科技視界2016(13):181.
[4] 張建芳 虞曉君.民辦高校“雙師雙能型”教師內涵和認定標準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6(31):149.
作者簡介:鐘明池(1989.08—),女,漢族,廣西玉林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專任教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袁德棟(1981.03—),男,漢族,河南潢州人,研究生學歷,碩士,講師,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思政部主任兼外語與經管系黨總支書記,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黨建和文化哲學。
【基金】本文是2017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一般項目《獨立學院“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7JGB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