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穎恒
摘 要: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學為研究視角,針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地理課外作業設計展開分析討論。期待為進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水平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地理 課外作業
前 言
新課改背景下,教育教學實踐中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實施教學中不僅需要傳授專業學科知識,同時需要對學科的核心價值以及思維方式等整合其中,從而實現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基于人地協調觀的作業設計
(一)概述
人地協調觀是地理科學研究中的核心價值理念,是地理核心素養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對學生人地協調觀的培養。人地協調,顧名思義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探索一條可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辯證關系,使得生態環境變得更加美好。引導學生樹立人地協調理念,也就是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形成正確自然觀、認知科學發展觀等,進而清晰而深刻理解可持續發展理念?;谂囵B人地協調觀的地理課外作業設計,要集中針對某種地理現象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展開,使得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中發現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1]。
(二)案例
作業設計:在我國24節氣當中,驚蟄是第三個節氣。在驚蟄之后,氣溫將會逐漸回升,春雷將會開始,自然中的萬物都會被雷聲驚醒。圖1為1971-2000年全國初雷的分布圖,結合圖1回答以下兩個問題:第一,結合圖1對我國初雷的分布規律做出概括,試著分析原因。第二,古詩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倍谖覈鴤鹘y諺語當中也有“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的說法,試從農作物生長的維度解析驚蟄節氣之后開始春耕的原因。第三,通過書籍、網絡等渠道查找關于24節氣的資料,選擇其中組感興趣的節氣,搜集相關詩詞、諺語等,并運用地理學科知識對其進行解釋。
評析:在博大精深的詩詞歌賦當中,蘊含著諸多地理現象,可以找尋的地理規律。在上述地理課外作業當中,不僅可以使得學生加深對24節氣的了解,掌握地理現象分布的規律,進而培養學生從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用地理角度看世界的基本能力,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形成人地協調的觀念。
二、基于綜合思維的作業設計
(一)概述
綜合思維是高中地理教材當中體現最多的學科核心素養,其是指將地理環境當中所囊括的全部要素整合起來,進而從地理學科的角度去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以及能力。在學習中,不僅要掌握基礎知識,更應該習得其思維方法,學會從多維度去探索、解析問題?;诖?,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綜合思維的培養,進而使得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地理科學,掌握地理知識[2]。
(二)案例
作業設計:據新聞報道稱,隨著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珠江三角洲內的諸多城市,如廣州、佛山等,都出現了招工困難的問題。對于這一現象,一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在中國勞動力的廉價性已經不再是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中國市場經濟發展中將要迎來“劉易斯拐點”。第一,在網絡、書籍上查閱相關資料,簡述你對“劉易斯拐點”的理解。第二,以“劉易斯拐點”為話題,撰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論文,題目自擬。
評析:撰寫小論文是對學生綜合思維的訓練與考察。在上述案例中,將熱點話題作為基礎,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課外作業的效果。通過主動探索社會熱點問題,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在完成作業之后,教師對論文進行展示,引導學生的討論與交流,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使得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
三、基于區域認知的作業設計
(一)概述
區域性是地理學科最顯著的特點,所以區域認知也是高中地理教學中需要集中關注的學科核心素養。在培養學生區域認知素養的過程中,能夠使得學生對地理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認識的更加深刻,進而利用相關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二)案例
作業設計:搜集相關資料,請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角度對自己所在學校選址的合理性做出分析。
評析:該作業設計將學生最熟悉的環境——學校作為評價對象,要求學生對學校所處環境的各項因素進行綜合性思考,與由近及遠的認知規律不謀而合,為學生對其他區位的認知提供了思路,是培養學生區域認知能力的有效訓練。
四、基于地理實踐能力的作業設計
(一)概述
地理科學是人類是長時間對于地球探索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所以地理教學中,不能僅僅讓學生淹沒在浩瀚的理論知識當中,還要逐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诖?,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各類型的地理資源,為學生設計和布置有利于鍛煉實踐能力的課外作業,最終實現知識、能力、情感價值“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
(二)案例
作業設計:對所在城市人口遷移情況進行調查研究。要求:以學習小組作為單位,設計關于人口遷移的調查問卷,利用課余時間發放并回收調查問卷,之后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在調查報告中需要包括人口遷入的比例、來源,人口遷出或者遷入的原因等。
評析:調查是科研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該作業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開展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對學生組織協調、溝通表達能力的培養。
結 語
綜上所述,課外作業的布置是教學的關鍵環節。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若想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必須要認識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理解學科核心素養,充分挖掘教材以及區域內部的資源,為學生設計有利于核心素養形成的課外作業。
參考文獻:
[1] 董志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地理課外作業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7.
[2] 滕之燕.基于多元智能培養的高中地理課外作業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