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孫彬 鄭鵬 賀金海
摘 要: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廠城壕作業區地處隴東東北部,勘探開發于1971年,生產區域橫跨華池縣城壕、柔遠、山莊、悅樂4個鄉鎮15個自然村,下屬基層井區7個,機關組室及后勤附屬單位8個,用工總量491人,管理班站16座,油水井722口。
一、數字化班站“三標”管理推廣與完善實施的背景
近幾年來,隨著油田數字化建設的全面完成,采油作業區由傳統的井隊管理模式轉變為 “井站一體、電子巡護、遠程監控、自動生產、智能管理”的數字化管理新模式。站庫數字化設施、設備已全部配套到位,以全面質量管理為龍頭的班站管理構架已初步形成。基層班站在日常運行管理中,如何適應數字化給班站管理帶來的巨大變化,控制作業過程中的違章作業,強化安全生產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城壕作業區通過現場調研與分析研究,決定推廣數字化班站“三標”管理方法,目的在于解決管理中的突出問題,使班站現場標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崗位標準作業程序符合實際和執行規范,員工個人行為得到規范統一。
二、數字化班站“三標”管理推廣與完善的內涵與主要做法
(一)管理內涵
結合基層班站實際情況,城壕作業區將前期在西259綜合站總結提煉出的班站“三標”管理方法(即:上標準崗、干標準活、交標準班),通過對 “人、物、技”的研究探索及形勢宣講、心理疏導、技能培訓、氛圍營造、方法改進等工作的開展,推廣到作業區其他各班站,完善班站崗位標準作業程序、規范統一員工個人行為、提升現場標準管理水平。完善推廣數字化條件下特有的班站“三標”管理方法,體現了油田管理現代化的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1、不斷總結,推廣方案更加嚴密。作業區成立領導小組,深入生產現場,與各班站崗位員工、班站長實地交流,對比舊標準,了解崗位工作情況,明晰崗位工作,確定工作周期,并根據崗位員工的具體操作意見,詳細討論制定《數字化班站“三標”管理推廣與完善實施方案》,使活動實施方案更加系統、嚴密。
2、不斷創新,管理內容更加豐富。在原有“三標”管理(上標準崗、干標準活、交標準班)的基礎上,班站整理出簡單、明了、符合現場工作實際的標準管理巡檢要點、管理方法,并經過反復討論、分析、修改,最終總結歸納成巡檢要點;即 “一看二練三查四回顧”的綜合巡檢方法。一看:每天看標準操作程序一遍;二練:將每個標準化的操作動作做到班中演練,班外演練;三查:作業區抽查、井區督查、班站自查;四回顧:總結、分析、改進、效果評價。
3、不斷完善,執行標準更加規范。每日班前,班站長和崗位人員按照規定路線一同進行巡檢,指導員工巡檢要點和識別不安全因素;工作期間,崗位員工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規范操作;班后,班站組織認真講評當班存在問題,提出下步改進方法措施。與此同時,班站還制作了巡檢掛圖、安全提示、安全標識等物件,對班站巡檢路線過程中涉及的點位及崗位具體標準操作程序進行了統一規范。
4、不斷豐富,工作成果更加有效。結合實際情況,各班站新增了 “一日主管”、“人人都是講解員”、 “親情家書寄安全”、 “行為規范安全文化”等豐富有特色活動載體,有效的提高了崗位員工標準操作能力。
“一日主管”:通過當“站長”,讓員工們身體力行、自覺志愿的成為日常工作中的管理者,增強大家對班站工作的預見性和統籌安排能力,在提升崗位人員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綜合素質的同時,也達到了為井區、作業區培養人才的目的。
“人人都是講解員”:采取現場觀摩、禮儀培訓和“傳、幫、帶”等方式,讓員工能夠熟練的掌握講解班站的生產任務指標、重點工作狀況、崗位工作職責,設備管理運行、隱患風險識別等內容,切實提高全員綜合素質,轉變員工崗位技能和隊伍精神面貌,助推基礎工作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對抗來演習”:以現場“我問你答”、“一人操作大家評”等演練方式,讓員工能夠在每天工作之前,認真準備,仔細對待,嚴格執行,很好的積累了員工的業務理論知識,豐富了工作實踐經驗,提高了崗位操作技能,夯實了安全生產基礎。
“家書寄安全”:特殊的禮物,人性化的管理,更容易被員工所接受;班站員工發揮聰明才智,制作安全樹,懸掛親情信,以真情呼喚安全意識的方式,將個人的人身安全、家庭幸福與企業的安全生產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
“安全故事會”:班站在班前會上集中組織員工講形勢、學文件、說體會,讓員工將自己看到、聽到、遇到的各類安全事故進行講述和共享,有效的激發了員工“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會安全”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行為規范安全文化”:員工通過動手動腦,用自己的語言編寫淺顯易懂的安全警語,繪制寓意深刻的安全漫畫,打造班站“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行為規范安全文化,讓員工充分的意識到日常工作中“人的行為規范要明白,物的不安全因素要清楚”,更好地提升了班站的整體安全管理水平。
三、數字化班站“三標”管理推廣與完善效果
1、提升了班站基礎管理水平 。通過實行“三標”管理推廣與完善活動的開展,基層班站在四個方面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一是思想認識上,員工對什么是標準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并能在本職崗位上積極實踐;個人的一言一行能融入到實現“三標”管理四個“零”目標當中,員工團隊意識增強,崗位自查自改積極。
二是日常管理上,班站設定了統一的巡檢路線,消除了巡檢露點漏項、不到位等情況;對關鍵設備動態數據進行定時錄取,使生產動態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完善了交接班考核內容,嚴格按“十交五不接”進行交接班,提高了交接班質量。
三是崗位技能上,員工對站庫的基本操作掌握熟練,在沒有班站長,井區干部的監督下能夠自覺的執行標準操作,并通過“今日我是主管”、“一查二練三查四回顧”“安全操作順口溜”、“三常”培訓,增強了責任意識和對標準化作業區程序的掌握、運用;且能對設備的一般故障進行判斷、維修、排除。
四是自主創新上,員工自主管理、用心改進的能力增強,養成了學習、鉆研、總結、改進的良好習慣,能從一點一滴做起,對生產現場簡單、細小的問題改進;并將標準與學習、創新、團隊、和諧四個實踐相結合,與“6S”管理、“五型班組”建設、“綠色班站”管理相結合,提升了班站管理水平。
2、提高了安全環保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三標”管理推廣與完善的實施,統一了全區基層班站崗位員工的操作標準,增強了員工事故分析能力,有效避免了現場巡回檢查露點漏項、不到位等情況,降低了安全風險,同時也提高了設備運行的使用周期,節約了成本費用。例如西259綜合站45套設備自該方法推廣后未出現因巡檢不到位而造成機械故障,全年僅材料損耗一項節約26000余元。